225 國號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無為軍加上淮陽軍主力二三十萬人,在和州至揚州沿長江一帶立寨訓練,聲勢極為龐大。
林建嶽決定先去一次揚州,到建寧去接受眾人的朝拜不急,安排五路大軍北伐的準備工作更重要。
揚子江上,曲尚群為林建嶽特製的座船快速向揚州方向前進,兩岸無數騎兵步卒隨行。
劉秉雲李梓陽劉家豪吳毅等主要軍政大員都在林建嶽身邊,他們今天有重要的事要向林建嶽說。
“殿下,咱們以前一直用的是寧朝旗號,現在要過江了,似乎有些不妥,我等籌備了幾個樣式,但新旗號需得殿下親自決定。”
劉秉雲問的實際上是國號,以前問過,但林建嶽一直沒有想好。
“劉先生有什麽建議?”
“日月臨空,象征上天,乃是曆代王朝的正祀。我等商議日久,覺得殿下秉承天命,當合日月,可稱之為大明!”
話音剛落,天色突變,晴空之下忽然烏雲密布,雷霆似乎在九天之上咆哮。
劉秉雲有些惶恐,難道這個國號不符天意?隻能不停地念叨子不語怪力亂神。
揚子江上狂風驟起,腳下的船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林建嶽站在船頭毫不在意,因為他的腦海裏也是一片混亂,自從劉秉雲的話說出後,他的腦海裏就先出現了異常,許多原本記不清的夢中情景不斷走馬燈似的一一浮現。
原來自己夢中的另一世這麽沒出息,一天想的居然就隻是如何拍領導的馬屁、怎麽偷懶、明天吃什麽要用多少、還房貸的錢夠不夠等等瑣事。
幸好還讀過大學,還模模糊糊知道一些曆史,林建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將那些無關緊要的情景排除腦外,重要的東西如怎麽造槍炮水泥這些一概不知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連名傳千古的詩詞都記不住幾首,真是一個無用之人,但曾經的大明曆史印象還是有用的。
一百餘年後,那個赫赫有名的明太祖同樣完成了驅逐韃虜的偉業,建立了延續二百多年的輝煌王朝,然後又淪入外族之手,實在是讓人感歎。
林建嶽既然知道了,就絕不會再選擇明這個國號,也有信心從此之後不會再讓漢人之地陷入外族之手,他要讓總是受苦受難的族人從自己這裏開始屹立於世界之巔。
傾盆大雨已至,林建嶽依然立於船頭巍然不動,劉秉雲等人有些惶恐地一會看看陰沉壓抑的天空,一會兒偷望林建嶽。
林建嶽不說話不動,他們就更不會也不敢動了。
“劉先生,看來你們商量的國號上麵那個不怎麽滿意啊!看這風雨交加的。不過有什麽關係呢?更不用害怕擔心什麽的,到了今天,咱們漢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要對自己有信心,誰也阻擋不了咱們的意誌,不管是李重山也好還是所謂的上天也罷。”
過了好一會兒後,劉秉雲都感覺有些站不穩了,大風大雨之中的林建嶽才轉頭對著眾人笑著說道。
“旗號什麽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自己怎麽想怎麽做。風雨之中也不好說話,這樣,諸公隨我進艙換衣喝酒,倒也有些想法,今天咱們就好好說道說道。”
眾人鬆了一口氣,林建嶽無怪罪之意就好。
很快換完衣服,林建嶽喝了一碗薑湯,又監督大家都喝了後才說道:“諸公都是飽學之士,應該知道咱們漢人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自稱漢人的吧?”
劉秉雲立即答道:“應是從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朝後的事。”
“那之前呢?”
“周代商以後,姬家王朝雖然是當時的天下共主,但不服或心懷不滿的諸侯很多,為了穩固新建周朝的統治,便提出了華夷之說,均自稱華夏族裔,《春秋》、《禮記》、《周記》、《尚書》等都有記載,孔聖人還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文章,讀書人大多都知道。”
林建嶽喝了一口茶笑著說道:“劉先生說得不錯,這也是咱們數千年以來一直遵從的帝國大一統的源頭,尊王攘夷嘛,秦、漢、唐、寧等朝均有博學之士不斷在補充這個說法。我這段時日看了不少書,發現先秦時期華夷之分主要在於禮儀,比如戰國時期的楚國就自稱蠻夷,學了華夏禮儀與中原會盟後就進入了華夏民族的圈子,《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不過漢唐以來,咱們中原核心之地總是受到外族侵襲,數次處於亡族邊緣,以血緣來區分華夷之分就顯得十分重要,這種劃分可說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咱們漢民族,所以現在自稱漢人。”
華夷之辨自不會這麽簡單,不過大的方向沒有錯,眾人都點了點頭。
說曆史起源不是林建嶽想要說的話,接下來才是重點。
“咱們的先祖提出華夷之辨,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目的是衛華夏,防蠻夷,維持咱們的大一統格局,不過到了如今,我覺得就不一定對了,夏商周時咱們的地盤才多大,才多少人?到現在已經擴張了不止十倍,這個過程中是融入了許多非華夏民族的外族人,也是以華夏民族自居的,這裏麵咱們的文化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後啊,我覺得應該以是否認同咱們的文化來區分華夷,文化嘛自然包括服飾、語言、文字這些。可是,外族人是不會主動來認同的,那怎麽辦呢?隻有把刀槍架在他們的脖子上強迫了,然後再展示咱們優越的地方,認同了,就有好日子過,不認同,那就隻有消失了。”
眾人默然無語,這還是那個溫和仁慈的燕王殿下嗎?他的說法已經有些違背無數年來不斷形成的高道德模式了。
見大家不說話,林建嶽又笑著說道:“咱們漢人總是不斷受到外族侵襲,為什麽呢?因為他們既不認同我們的文化,又想過上咱們這樣的生活,那就隻有打隻有搶了。我林建嶽雖然隻是個土匪出身,但誌向卻不能比前人小,就是要為咱們華夏民族,咱們漢人打下一個永世無華夷之爭世界,大家都是華人漢人了,即便怎麽打,不過是王朝更替罷了,沒有亡天下的憂慮了。”
大家眼睛裏有了異樣的光彩,反駁是沒有人說的,華夷對他們來說其實也不是最重要的,無窮無盡的利益就在展望的未來。
“現在可以說咱們的漢人之地是最富庶的、最優越的,是世界最中央之地,是世界最根本之地,以後建立新朝啊,當為世界之中,也不可忘本,需有華,可稱中華,中華帝國,我喜歡這個名字!”
烏雲散去,雨歇初晴,陽光照進了船艙,照到了林建嶽的身上,顯得如此高大、威嚴而又神聖,眾人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