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學堂

字數:3871   加入書籤

A+A-


    “扶水縣書坊這邊招人擴大產量主要是為了供給馬上臨江郡城陰世書局的需求。
    同時支應一下我下一步在臨江郡城陽世的計劃。
    不過這個支應隻是暫時的,我雖能快速往來兩地,但是貨物還是得走水路運輸,為了節省成本。
    郡城陽世那邊後續的需求還是由當地供應為上,所以,接下來,我還要在郡城也開個分坊。
    以後扶水縣這邊的書坊便是總坊。”
    宋玉善又不緊不慢的放出了一個大炸彈,這段時間休養無聊,她已經把後續陰陽兩世產業的發展方向想清楚了。
    雖然扶水縣地處偏遠,但是民風淳樸,她宋家在這裏有人脈,有聲望,有資源。
    這點距離,對能借道陰世的她來說,不成問題,所以距離對她來說不會造成管理上的問題。
    所以考慮過後,她還是決定把扶水縣這邊當做穩定的大後方,主要支撐她在陰世的布局,偶爾支應陽世的其他產業。
    然後用在外地的陽世產業賺錢,供應這邊的消耗。
    或許逐步發展,還能刺激扶水縣的發展呢!
    “分坊需要具備總坊的全部生產功能,但是規模不需要那麽大。
    分坊下麵的工人我打算在當地買一些奴仆,以工代酬以贖身,靠著書坊安居樂業。
    但這些人的管理、教導工作,還需要總坊這邊派熟悉生產流程和管理模式的熟手去做管事,指導下麵的工人,引導分坊步入正軌。
    所以大家招人擴充總部的同時,還需要各位把對管事的培養提上日程,提前儲備人才。
    未來我們不會隻有臨江郡城處的一個分坊。
    我打算撥一筆銀子,把總坊旁邊的那塊地劃出來,開一個專門的管事學堂,各位管事輪流擔任夫子,統一教導。
    坊中子弟優先入學,若當年坊中人數不足,縣中適齡男女童也可報名,擇優錄取,當批學童名額招滿為止。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學堂和蒙學堂一般,都是男孩女孩同堂上課,平等競爭。
    學堂內的學子學有所成後,都會派往分坊做管事實習。
    通過考驗者,可舉家遷入書坊,隻要品性過關,都能分配對應的工作。”
    這才是宋玉善今日開會的重點:扶水縣總坊這邊,日後還得承擔起輸送人才的功能。
    這無疑是個大動作。
    她提出後,馬上有管事表示質疑。
    “小姐,若是招了外麵的孩子到管事學堂,教的還是管理書坊的那些事,那咱們印書坊的技術秘密怕是就藏不住了。”
    “無事,天下讀書人苦書貴久矣,我打算把活字印刷術以低價,公開售賣出去,盡可能的普及這項技術。
    日後,我們書局也要轉型,不再以低價書為賣點,而是靠內容取勝。”
    宋玉善說。
    她這次回郡城後,就會把活字印刷術賣出去,不止賣一家,所有做印書生意的都是她的買家,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等扶水縣這邊的管事學堂開起來後,活字印刷術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
    “小姐,管事學堂,男女同堂讀書是不是不妥?不如分開兩班,分別授課?”
    宋玉善擺了擺手:“必須男女同堂,學堂教出來的學子未來都是要做管事的,到時候可不會隻有女人給你管,所以一開始,就不要男女分開,提前適應。
    若是擔心與男子同堂讀書,影響自己名聲,不好嫁人的,學堂不收。
    但隻要進了學堂,女孩子也和男孩子一樣對待,日後若是不能嫁人,書坊也能養她一輩子。
    況且在郡城那樣修士多的地方,普通百姓對男女大防也看的不是那麽重。”
    大家最擔憂的還是這兩個問題,宋玉善有理有據的解答了,這事兒也就這麽定了下來。
    關於管事學堂的事,宋玉善考慮的最多,拿出了一整套的培養方案和管理條例出來:
    “你們看一看,有不懂的,現在就問清楚。”
    又是一番熱烈的討論,直到中午,用午膳的時候,還沒討論完。
    想起和師姐的約定,宋玉善大手一揮,請在場管事一起去福滿齋用午膳。
    浩浩蕩蕩十多個人出發往福滿齋去了,十分引人注目。
    “宋家玉善不是去臨江郡城去了嗎?這就回來了?”
    “聽說郡城那邊,仙人遍地,宋家小姐去了幾個月,現在瞧著都越發仙風道骨了。”
    “什麽仙人,我可不信,不過就是出家做了道士,宋家就此絕後了,宋秀才怕是死不瞑目了。”
    “噓,小聲點,宋家玉善可不是好惹的,你別看她今日手裏沒棍子,嘴裏就沒把門兒的了!”
    “宋家書坊的管事又集體去福滿齋吃山珍海味去了。早知今日,當初我就該全家賣身到宋家,現在就享福了,一家老少都不用愁。”
    “宋小姐旁邊那個穿道袍,長得很有福氣的姑娘你們認識不?看著有些麵生啊!”
    ……
    長得很有福氣的秦姑娘耳朵動了動,瞟了一眼自以為說話很隱蔽的人群。
    “師妹,你家鄉的百姓,有點‘可愛’啊!”
    可愛兩個字,她咬字尤其重。
    都知道修士耳力非凡,郡城的百姓,可不會當街說這麽大聲的“悄悄話”。
    “師姐別見怪,我拜師前,也從來不知道世上有修士,那時候我以為婆婆是江湖中人,想跟她學兩手防身的技巧來著。”宋玉善說。
    她已經學會了避耳不聽別人的“竊竊”私語,隻要不是真的把她當聾子,挑釁她,她都不會在意,隨他們去了。
    在福滿齋開了個大包廂,一起好好吃了頓午膳。
    下午師姐繼續去看印書,宋玉善和管事們則繼續開會。
    天黑前,總算把管事學堂的事情討論的差不多了。
    散會前,宋玉善讓他們內部選一個管事出來,不久後,隨著金叔他們去郡城,擔任郡城分坊的總管事,把郡城分坊辦起來。
    最後綜合各方麵的條件,選出來,站到她麵前的竟然是馬小茂。
    哭包的印象太炸裂,但是管事們對他的評價竟然都很高。
    喜歡我在聊齋修功德請大家收藏:(.)我在聊齋修功德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