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東吳二代,久經束縛

字數:4588   加入書籤

A+A-


    小霸王孫策的兒子,竟然在宗室之中沒有地位?
    若非親耳所聞,劉芒簡直不敢相信。
    他隻覺得孫權即便再無恥,也不會對侄兒如此苛刻吧?
    若沒有孫策,他們孫家還不知道在哪裏流浪。
    “紹兒……別說跟仲謀之子,享受一樣的教育。”
    “即便是讀書識字,都是我一個婦道人家教導。”
    “若是長卿你不嫌棄,我想將紹兒托付給你!”
    大喬舍不得兒子,可為了孫紹的將來,她能信任的唯有劉芒和孫尚香。
    “姑父……”
    孫紹怯生生地喊了一句,他甚至不敢相信,天下聞名的大漢太子,竟然是他的親姑父。
    “紹兒……你可願隨我前去大漢?”
    “大嫂,不妨你與小喬嫂子隨我一起離開吧。”
    劉芒歎氣道:“孫仲謀妄為人弟,對兄長和忠臣之後都如此苛刻,實在是令人不齒。”
    聽聞劉芒還想著自己,小喬也是點了點頭。
    本以為憑借周瑜在赤壁之戰的功勞,母子二人能夠衣食無憂。
    誰知周瑜之子周胤,同樣被孫權所忌憚,在其看來這些人都是孫策一脈。
    同樣被懷疑的,還有魯肅之子魯淑。
    “子敬當年,可是拿出了所有糧草支援孫家……”
    “如今魯淑這般年紀,沒了爹,還沒有人照顧。”
    小喬感慨萬千,但凡當年與劉芒走得較近的東吳權臣,如今後代的下場都不太好。
    “明日我設宴,煩請二位嫂子帶著魯淑前來。”
    “子敬為了孫劉聯盟,付出了無數心血。”
    “即便孫權不記得這些,但我劉長卿卻始終不曾忘記他們!”
    劉芒每次來江東,都未曾忘記這些故人之後。
    相較於孫權,劉芒更多了濃重的人情味。
    “不知國太身體可好?”
    “國太她老人家想念阿仁……”
    大喬欲言又止,劉芒無奈歎氣,這次他打算跟孫權談一談,哪怕損失某些利益,也要帶走孫策、周瑜、魯肅這些人的後代。
    ……
    吳國,太初宮。
    太初宮的正殿為神龍殿,正中為公車門,東為升賢門、左掖門,西為明揚門、右掖門。
    正東為蒼龍門,正西為白虎門,正北為玄武門。
    孫權有些微醺,今日留下的都是他的肱骨之臣。
    隻是少了一個人,卻讓他心中頗為不滿。
    “子瑜就跟當年的子敬一樣,非要維護那虛無縹緲的孫劉聯盟!”
    “殊不知,朕從不喜歡劉備父子!”
    “大兄當年就是膽量太小,若是與袁術合作,曹操焉能勝之?”
    孫權痛飲一杯,一旁的淩統為其斟酒。
    “陛下,臣有不情之請。”
    “直說便是,當年你父可是大吳功臣。”
    孫權對待淩統依舊賞識,後者此番在合肥抵擋張遼,能與古之召虎強行五五開,已經算是不俗的戰績。
    “臣,請陛下適當照料桓帝、周瑜、魯肅的後人!”
    “聽聞他們的後代,甚至連讀書識字,都沒有被應允。”
    “臣以為,陛下英明神武,更該寬以待人……”
    唰!
    孫權將杯中酒,盡數潑在淩統臉上。
    “公績,朕當你今日喝多了,日後休要再提此事。”
    淩統深吸一口氣,他隻想要一個公平!
    當年父親淩操被殺,他想要報仇,雖然數次被蜀漢擒獲,可對方都沒有害他的性命。
    反倒是眼前的主公,每次都將忠誠擺在口頭上,可淩統唯一一次提出的請求,竟然被無情拒絕。
    “公績啊,你剛才可是犯了大忌!”
    在孫權憤而離席後,闞澤上前提醒道:“你該知道,陛下心結便是其位,傳自於桓帝!”
    “今日礙於劉芒的麵子,才將桓帝追封為皇帝。你又要讓去培養那些人的後代,以後他們萬一支持孫紹公子怎麽辦?”
    淩統搖了搖頭,“隻憑借三位功勳之後,根本折騰不出什麽水花。”
    “我覺得陛下實在是太過敏感……若不能善待功臣之後,試問還有誰願意為陛下效死?”
    闞澤見淩統這份耿直模樣,本不想多言,可一想到淩統父子全都是忠良之輩,還是出言提醒。
    “公績啊,勸諫之事,還是交給文臣。”
    “你身為武將,隻需要帶好兵馬,為陛下南征北戰便是。”
    “要知道,武將最忌諱的就是涉及政事!”
    闞澤言到於此,提醒淩統別以為自己是孫權的近臣,就能提出過分的要求。
    孫權可從來不會慣著所謂的功臣。
    “呼……多謝德潤先生。”
    “無妨,我今日什麽都沒跟你說過。”
    闞澤可怕孫權秋後算賬,穿自己小鞋。
    如今在東吳做官,當真要打起十二分小心。
    ……
    諸葛瑾府邸之內。
    孫紹、周胤、魯淑三人聚集於此,當然還有諸葛瑾的大兒子諸葛恪。
    “子瑜,你當真要將諸葛恪也送到成都?”
    大喬麵露憂慮之色,連諸葛瑾都送子去大漢,可見對於東吳稱帝,有理智的人都不會看好。
    “主母,您要為孫家留下血脈,我也要為諸葛家留下一脈。”
    “喬兒年紀太小,恪兒天資聰穎,善於察言觀色,也好讓二弟照顧。”
    “陛下如今已經稱帝,與其他兩國之間,恐怕會不死不休。”
    諸葛瑾長歎一聲:“本來大漢可以是我們的盟友,奈何陛下作繭自縛!”
    “曹魏從來不可信,誰若是以為曹魏是盟友,那簡直是大錯特錯!”
    “主母放心,劉芒殿下已經答應,他會盡全力去跟陛下談,讓你們也隨四個孩子前往益州!”
    大喬點了點頭,自從孫策故去,孫權掌權後,這如籠中鳥的日子,她實在是過夠了。
    “何況,以我對劉芒殿下的了解,他既然今日趕來,肯定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陛下幾次偷襲荊州和交州不成,試問劉芒殿下又豈會坐視不管?”
    “隻不過殿下擅長隱忍,他在等待一劍封喉的機會。”
    諸葛瑾上前摸了摸諸葛恪的額頭,笑道:“以後爹能做階下囚,還是能從寬處理,就看你小子了!”
    諸葛恪嘿嘿一笑,“爹,你放心吧!我肯定會追隨殿下,成為其麾下張良陳平!”
    “以後提起諸葛氏,我跟二叔必將留名青史!”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