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滇緬大轟炸4
字數:2602 加入書籤
華夏空軍也不願意在這場大戲中默默無聞,於是乎那位周司令就把兩架繳獲的九七式戰鬥機派了出去,裝模作樣追了運輸機一會兒,嚇得史密斯總督叫嚷著要飛機迫降,甚至看都不看就簽署了數份文件。
一直折騰到7月13日淩晨,眼瞅著油箱都要耗幹了,那架裏-2運輸機才晃悠悠降落在了武漢機場,一直到和不列顛大使見麵,史密斯總督才知道日本人根本沒有發起大規模侵略,自始至終也隻是對緬甸北部實施了轟炸而已。
而在史密斯總督抵達武漢之前,日本方麵也主動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他們已經徹底摧毀了滇緬公路,至於日軍為什麽轟炸緬甸北部,日方也做了解釋,堅稱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轟炸緬甸,因為日本軍事地圖的邊境線也是以乾隆四十年的《乾隆內府輿圖》為基礎的。
如此一來,緬甸北部就成了一個很特殊的區域,在日軍的所謂人認知中這片土地既不屬於華夏,也不屬於不列顛,而是屬於華夏前朝政府的一塊飛地,所以就損失日軍的轟炸對緬甸北部造成了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也隻需要對新京的小皇帝負責。
為了給日本人站台,康德皇帝不得不連夜爬了起來,跑到新京廣播電台發表了一通廣播講話,強烈譴責了日軍轟炸滿洲國“滇南行省”的行為,表示政府將會組成特別調查團,前往滇南行省實地調查,一旦查明那裏出現了人道主義災難,政府是絕對不會坐視的,他和滿洲國軍有決心、有能力扞衛國家,白保衛人民。
隨即,在新京還爆發了一場規模不小的示威遊行,期間還煞有介事地打砸了不少日僑企業,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現場維護秩序的偽警察居然是由日本警督率領的,義憤填膺的警督大人甚至還親自對一家高麗雜貨店投擲了燃燒瓶。
而日本政府也適時表態,言稱作為友好國家,日本政府願意為緬甸時間買單,他們將會向滿洲國政府提供十億日元的專項資金,用於重建緬北地區,救助受災民眾,至於為什麽是專項資金?那不是廢話嗎?隻要是滿洲國不真正控製“滇南行省”,日本政府就永遠不用付出這筆錢,十億也好,一百億也罷,都是數字罷了。
史密斯總督也傻眼了,尼瑪,見過臭不要臉的,可也沒見過這樣不要臉的啊,你哪怕是承認誤炸也行啊,現在可好,居然直接不承認緬北地區是緬甸的了,還滇南行省,上數五千年,華夏有這個行省沒有啊?
不過總督大人也好奇起了那份自己聽過許多遍的乾隆四十年的《乾隆內府輿圖》,難不成這份地圖和現在的地圖在邊境上有很大出入不成?他忽然間有種不妙的感覺。
華夏前朝被黑了幾十年了,可誰也不能否認,那些前朝皇帝無一不非常重視輿圖的製作,康熙朝便在周培公的主持下進行大地測量後繪製了《皇輿全覽圖》,這份地圖曾被李約瑟評價為“比當時所有歐洲地圖都好”。
但當時葛爾丹叛亂還沒有徹底平息,所以《皇輿全覽圖》對哈密以西的地區未能進行實測。到了乾隆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乾隆帝兩次派欽天監前往測量,繪製成《乾隆內府輿圖》該圖非常精準,是後世勘定邊境的重要依據。
到了乾隆四十年,《乾隆內府輿圖》便由法國傳教士蔣友人製成銅板104塊,拚接印製後共計13排,故又有《十三排圖》之稱。其所用經緯網、投影和比例尺等內容詳密,而且還訂正了高原部分的錯誤。
雖然還沒看到這張地圖,可史密斯總督已經傻眼了,自己這倉皇之間等於是給帝國在及東南亞的統治埋下了一顆巨大的炸雷,一旦炸開的話,別說是緬甸北部了,怕是整個緬甸都保不住了。
想到這個,也顧不得長途跋涉的辛勞了,連夜便拉著不列顛大使跑去華夏外交部交涉了,想要挽救一下,最好是能夠要回那些自己簽署的文件銷毀掉,可他們在武漢轉了幾圈,愣是沒找到任何一個能做主的。
外交部說那名全權特使根本就不是外交部的人,甚至隨員裏也沒有任何一個外交部的官員,這事兒你找不著咱們外交部,至於說協調你們聯絡那位全權特使,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過這事兒需要走正常的流程,最起碼要等到天亮以後才能申請,而且還要看外長的時間安排。
不列顛大使哪裏還聽不出這是推脫之意,連忙拉著史密斯總督去了財長官邸,想要通過自己的好朋友來解決這事兒,可卻被告知財長大人居然出差了,你敢信那位財長大人大半夜的會出差,氣得咱們的不列顛大使好懸沒有跟二小姐當場幹了起來,他自然不會知道財長大人這會兒正坐鎮城外水田裏領著大家撈黃金呢,幹的那是不亦樂乎。
後來他們又去了軍委會、軍政部、國民政府、六戰區,可除了被踢來踢去之外,一點進展都沒有,所有人都在看他們的笑話,無奈之下史密斯總督隻得將此事上報了倫敦。
不出意外,徹夜未眠的首相大人暴跳如雷,不列顛政府在審時度勢之後已經決定對日本人的挑釁采取隱忍態度了,沒想到自己家的緬甸總督確實給了自己更大的“驚喜”,不列顛敢承認那個什麽《乾隆內府輿圖》嗎,真的承認的話,不僅僅是緬甸,天竺、西亞的不列顛殖民地都會出現法理上的問題。
可這會兒的首相大人還是相當自信的,相較於華夏,不列顛在實力上還是有碾壓優勢的,大不了到時候不承認那些文件就是了,反正這種不要臉的事情不列顛又不是沒幹過,隻要是擊敗了漢斯,他們不列顛就還是這個世界的領導者,其他的一些都是次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