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一百個聯隊
字數:2589 加入書籤
1941年7月13日,羊城,日軍華南派遣軍司令部
至於山本一木那份情報的來源,自然不會是一個意外,有人為了這個事情可是付出了不小代價,空軍元帥、沙俄禦用專家、保皇黨黨魁,足足調動了上百人才把這份情報給補齊了,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告訴日本人,石油對他們而言唾手可得。
為了拿到這份情報,山本一木則是付出了一座縣城的控製權並釋放了晉省監獄裏的所有抗日分子和無辜百姓,就連那些羈押的刑事犯也都被他移交給了八路軍方麵。
“山本,我給你權限的話,你可以在半年內組建一百個鐵石聯隊嗎?”東條老鬼子沉思良久,終於將目光再次投向了山本一木,至於情報的真實性他絲毫沒有懷疑,山本一木早就秘密派了勘測人員潛入了阿穆爾州並獲取了大量岩心樣本,證明了檢測報告的絕對準確,就算是儲量和情報上有差距估計也不大。
“閣下,目前,第一軍將十個鐵石聯隊擴充到二十個鐵石聯隊已經讓二戰區很不滿意了,晉綏軍、中央軍、八路軍都在有針對性地整訓和擴充部隊,如果再組建一百個聯隊的話,怕是二戰區會立即發起新一輪的破襲戰啊。”山本一木有些遲疑道,現在誰都看出了戰局在緩慢變化,所以不管是誰都在準備反擊,最起碼,也要保持戰場的均勢,第一軍再組建一百個聯隊就等於是絕了二戰區反攻晉省的可能,那位“老漢”怕是立即就能動刀子。
“不放在晉省,我的意思是你派人去滿洲,在靠近北部邊境的無人區編練部隊,至於物資和武器這些,我會向你開放關東軍的備用武器庫,雖然都是儲備的東北軍武器之類的,可應該足夠你使用了。”東條老鬼子笑了笑,他哪裏會不知道目前山本一木在晉省堅持地有多困難,用如履薄冰來講是一點都不誇張,即便是華北派遣軍支持他將手裏的十個鐵石聯隊擴充到二十個鐵石聯隊也無法對二戰區和一戰區形成優勢。
“閣下,您是希望我去關東軍?”山本一木的心情很複雜,他發跡於晉省,根基也在晉省,現在的山本部隊和第一軍都被他經營得和一塊鐵板一樣,讓他放棄這些是真的不舍得,可去關東軍任職也有好處,一百個鐵石聯隊,將來不管是北上還是南進自己都將成為舉足輕重的存在,而自己也將會從中將邁入大將的行列,以自己的年齡,戰爭結束前成為元帥也很有可能。
“第一軍還需要你來掌握,以目前第一軍的體量,換做任何人都玩不轉,僅僅是軍費和物資兩項就能逼死繼任者。”東條看著山本一木的眼神中滿是欣賞,第一軍現在的軍費和物資供應都遠遠低於1940年,可兵力卻是擴充了足足一倍,並建設起了完備的軍事工業體係,實現了80%補給的自給自足,甚至還利用他們和八路軍的關係幫助帝國購入了大量寶貴的糧食。
“閣下請放心,卑職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部隊整訓的!”山本一木激動道,很是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意思,這種感覺他之前還隻是在麵對筱塚義男大將的時候有過。
一百個鐵石聯隊就有四十五萬人,加上現在的第一軍,能夠掌握的部隊就差不多有七十萬了,七十萬啊,現在的關東軍才多少部隊,隻要完成了這些部隊的整訓,他在日軍中的地位可就穩了。
“山本,你一定要好好幹,我們都老了,幹不了幾年了,未來的帝國是你們的。”東條老鬼子對山本一木的表現很是滿意,他看重山本一木的能力,更看重的則是山本一木的忠心,筱塚義男的華北派遣軍司令的位置並不穩固,可每到危急時刻都會有山本一木冒出來幫助其解決問題,儼然是筱塚義男的頭馬。
“閣下!”山本一木激動到語塞。
“我和筱塚義男是很好的朋友,我們都很看好你,放心大膽去做,出了任何事情都有我們。”東條老鬼子和筱塚義男確實是朋友,可關係並沒有那麽那麽融洽,就像是他和石原莞爾的關係一樣,友誼、鬥爭、合作、牽製,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大戲。
“閣下,我還想征募三萬人的傷殘士兵,您看可以嗎?”山本一木頓了一會兒後說道,傷殘士兵組成的敢死隊已經經受了實戰檢驗,效果非常好,交換比更是驚人,別看那些傷殘士兵有這樣那樣的限製,可有一點卻是新兵們無法比擬的,那就是豐富的戰場經驗和意誌。
“山本,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有些——”東條老鬼子有些猶豫,山本一木要這些傷殘士兵做什麽他能猜到,可讓那些險死還生的帝國老兵直接去送死,總還是讓他有些猶豫的,畢竟現在的日本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
“閣下,他們是帝國的軍人,與其讓他們那樣苟延殘喘地活著,還不如讓他們光榮地犧牲,隻有九段阪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山本一木用懇求的語氣說道,別看他們是軍國主義國家,可國民對傷殘軍人的態度是真的沒有多友好,加上政府和軍部的貪腐橫行和不作為,讓這些傷殘軍人的生活更加困苦,幾乎每天都會有走投無路的傷殘老兵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便給家人解脫。
“三萬人是不是太多了?”東條老鬼子更擔心的則是從哪裏搞錢來養這麽多人,三萬人啊,一個甲種師團,武器裝備、給養物資、軍餉撫恤,哪一樣不都是需要金錢來支撐?
“閣下請放心,第一軍有能力解決後續的一切問題。”山本一木聽出了東條老鬼子的猶豫,同樣也猜到了對方的擔憂,連忙非常自信地保證,三萬人看似很多,可是和未來自己手下六七十萬部隊的體量比起來實在是算不得什麽,還總是能養得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