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噴氣式飛機

字數:2643   加入書籤

A+A-




    “老板,有研發周期限製嗎?”陳汐有些後悔了,這貨果然還是不搞先進裝備,一下子就上馬三種落後裝備,怕是研發部門的那些老爺子都沒臉出去吹牛逼了。
    “有限製,最多三個月,我要看到這三種飛機的樣機,同時,廠房、設備、工人也要到位,我們要大幹特幹,陳汐,相信我,濱州飛機廠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絕對的亞洲第一飛機廠!”王躍笑著說道,現在全球一年才能製造多少飛機啊,這還是歐洲有戰事的情況下,換做平時的話,隻會更慘,不談質量,就濱州飛機的產量就已經足夠打入世界前三了。
    之所以不是第一則是因為米高揚那幫子不要臉的也在搞飛機海,為了將有限的經費和裝備向戰場傾斜,毛熊已經停飛了次要地區90%的噴氣式飛機,計劃全部替換成類似拉格-3那種飛機,保守估計缺口還有幾千架,為了彌補缺口毛熊那些不要臉的臉安-2運輸機都拖出來用作軍用了。
    加上戰場消耗和外銷市場,僅僅拉格-3一種機型的產量就要超過濱州飛機廠,加上超級米格25戰鬥機項目還有那些維修和整備封存飛機的活兒,米高揚已經穩居世界第一飛機製造廠的寶座。
    “老板,還是隻要老設備和工人子弟嗎?”陳汐有些為難,某人就差把扶持老工業企業和老工人寫在臉上了,可問題是那麽多的老設備是真的不好找啊,至於工人子弟,也早就被挖掘的差不多了。
    “擴大範圍嘛,濱州沒有就東北其他地區找唄,這片土地上曾經有幾千萬產業工人,重工業企業占了全國的一半,什麽找不到啊,實在不行也可以委托生產嘛,又不是什麽先進的東西,遍地開花,農村包圍城市才是咱們的傳統。”王躍撇撇嘴,他要的就是那種在鄉鎮農機廠就能生產的飛機,這種級別的工廠在東北有多少?
    等他們形成了成熟的技術路線,因陋就簡搞出全套解決方案,就可以將設備和成產向亮劍時空轉移了,別看王躍向亮劍時空輸送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和技術,也預估了八路軍可以自己生產飛機這樣的技術裝備,可他到底還是低估了難度,晉省的那些大型工廠推進得並不是很理想,就算是造出了飛機來,質量、成本、產量這些也都會成為問題。
    別說是飛機了,就像是李雲龍那貨搞的“四一式通用機槍”,那個槍管自己給他搞了全套的技術和設備,甚至還有影像資料,可就是造不出合格的槍管鋼,隻能是從蘿莉控進口成品,搞得李雲龍製造出來的機槍成本比王躍采購的53式輕機槍都要高。
    “老板,這個生意能長久嗎?”陳汐遲疑,搞那麽多工廠,幹得熱火朝天,萬一哪天沒了需求豈不是就等於讓工人們再次失業,特別是對那些四五十歲的老工人,無疑是二次傷害。
    “放心,我們會不斷升級產品的,要不了多久咱們就可以生產噴氣飛機了。”王躍非常篤定地說道,說起來還是自己見識少,一直以為噴氣式戰鬥機是二戰後期才出現的,可是事實上,噴氣式戰鬥機的理論設計不列顛人在三十年代就已經搞定了。
    隻要稍微完善一下,估計就能把噴氣戰鬥機帶過去了,當然,這個稍微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李雲龍那貨也學精了,組織了個一百多人的“科學參謀”團隊,就是幫他幹各種各樣雜活的,可想要把噴氣式戰鬥機的所有技術難點都攻克需要很長時間。
    還有就是,機型的選擇,既要滿足低技術門檻,又要保證性能,還要預留足夠的升級空間,這樣一來,勢必就要設計一種全新的戰鬥機,可他很懷疑目前的濱州飛機廠是不是有能力搞定這件事情,所以才先拋出了一個簡單任務,既是鍛煉團隊,也是檢驗一下他們的實力。
    “噴氣式飛機?老板,你認真的?”陳汐心下也是一驚,王躍口中的噴氣式飛機大概率應該是噴氣式戰鬥機,可問題是有必要嗎?以目前王躍和蘿莉控米高揚的關係,想買什麽飛機買不到啊,就算是他想讓米高揚幫他搞隱身戰機都沒有問題。
    “認真的,現在市場上的噴氣式戰鬥機太先進也太昂貴,嚴重脫離群眾,不利於第三世界人民的反帝反壓迫鬥爭,我們必須填補這個空白。”王躍義正詞嚴地叫囂,這會兒不管陳汐信不信,他自己是真的信了。
    “老板,二手米格29都降到100萬美元了,咱們的殲6隻要10萬美元。”陳汐弱弱道,得益於和保護傘公司的業務,楊玥和陳汐最近見麵的次數很多,對一些見聞也有交流,所以陳汐對國際軍火市場也不是一無所知的。
    “好吧,是我過於樂觀了,這個項目我會慎重的。”王躍一愣,心說我自己都信了,您老人家好歹配合一下啊。
    “老板,如果你願意的話,其實是可以選擇濱州飛機廠的一些老項目,很多項目連風洞都吹完了。”陳汐見王躍滿臉尷尬,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濱州飛機廠以前就不是一個維修廠嗎?”王躍有些好奇,這噴氣式飛機的技術門檻都這麽低了嗎?連一個維修廠都在搞新式飛機了,這事兒怎麽有點玄幻呢?
    “這個維修廠在設計的時候就是作為備份工廠設計的,雖然沒有生產過飛機,但是能力卻是有的,特殊時期,他們也自力更生搞了不少項目,雖然大多數都沒有推進到樣機階段,可絕大多數都完成了1:1木製樣機和風洞試驗。”陳汐知道這事兒還是因為在清理辦公樓時發現了近百噸圖紙後才知道的。
    幾百噸圖紙啊,是多少人的心血,多少人的夢想、又是多少人的青春啊,就這樣送去打紙漿的話實在是有些可惜了,可不製造存著又有什麽意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