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有所為

字數:3867   加入書籤

A+A-




    雪白的木薯粉在邵老頭手指間滑落,他語氣感慨:“知道你有法子把樹葛變成粉,可看到和想到,終究是兩回事。”
    顧蘭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邵老頭也想過樹葛做成粉會是什麽樣子,可當他看到時,仍然被驚到了。
    隻因這樹葛粉,實在雪白。
    他見過好東西不計其數,貴人吃的精米精麵,都是讓人精挑細選製作而成,可就是再好的麵粉,也都帶點顏色。
    畢竟現在工藝不成熟,沒法完全把小麥的外殼脫去。
    貴人吃的麵粉尚且如此,更何況民間賣的麵粉呢。
    邵老頭買過幾回所謂的白麵,估計隻走了兩道工序,麵粉裏還有好多麥麩,吃起來剌嗓子眼。
    可這些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已經是頂好的奢侈品,試問誰家會買這些精白麵回家做食物呢?
    大多會和粗糧摻和在一起,做些窩窩頭出來。
    顧蘭也想到了這點,木薯和小麥不一樣,隻要脫皮碾渣過濾之後,成粉就是幹淨的白色,看起來比較幹淨。
    想通之後,她期待地看著邵老頭,問道:“邵爺爺,那我做出來的木薯粉,能賣多少錢呢?”
    邵老頭哈哈大笑,“那要看你能賣給誰,有本事賣給誰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
    這麽簡單的道理,顧蘭竟然沒有自己想到。
    果然,人都會受困於環境。
    顧蘭這個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人,初來乍到落後的古代,其實第一印象就覺得沒有有錢人。
    村裏所謂最好的房子,在她看來不過如此。
    就連去趕集,看到就兩條街道的集市,還不如前世村鎮那般繁華,更是讓她下意識覺得,都是窮人。
    可窮與富,本來就是相對的,有人窮,自然有人富。
    窮人的13文錢她不想賺,那為何不賺富人的錢呢?
    顧蘭茅塞頓開,鄭重地朝邵老頭行大禮。
    “多謝邵爺爺指點,不然我腦子還是轉不過來彎呢。”
    邵老頭笑笑,“柱兒是個聰明孩子,天生的獵手,你也是個聰明孩子。”
    柱兒確實讓他刮目相看,邵老頭現在真是越來越喜歡柱兒了。
    這孩子,乍一看風風火火,耐不住急性子,可到山中狩獵的時候,竟然能一動不動地守著陷阱,不叫苦不叫累,一點看不出急性子。
    天生的軍人,若是再進一步,那就是天生的將軍!
    邵老頭眼中冒出精光。
    換了一個話題道:“既然做出樹葛粉,正好做些吃食出來,也好叫我這個老骨頭嚐一嚐吧。”
    這事兒簡單,顧蘭也不扭捏,吩咐柱兒把抓來的野雞放入籠中,動手切下一塊木薯粉,轉身進入廚房。
    家中調料不多,食材更是少,幸好前段時間趁著天氣尚暖,顧蘭采了一些桂花曬幹。
    木薯黏性比較大,多用來做糕點之類的食物。
    家中沒有糖,顧蘭也隻能簡單做木薯餅,木薯粉加水揉成粉團,揪小塊碾平,用豬油煎過,撒上一些桂花碎,誘人的香氣從煙囪裏冒出來,惹得人腹中饑鳴不斷。
    “好香啊……”柱兒舔了舔嘴角的口水。
    顧蘭推開廚房的竹窗,對梁兒道:“你去叫阿吉哥哥過來吃飯,正巧今日捉了幾條魚,我煮些魚湯配木薯餅,一起用晚飯罷。”
    “好嘞!我這就去!”
    梁兒一溜煙跑走。
    柱兒進屋把竹桌椅搬出來,讓邵老頭坐下,“爺爺,坐,我給你倒茶!”
    珠兒釀蹌著走向廚房,扒著房門,聞著裏麵的香氣,垂涎欲滴。
    沒過多久,阿吉就來了。
    他步履不疾不徐,行走在枯黃的冬日之中,頗有種仙人雲遊之感。
    梁兒是個慢性子,可他比梁兒還要慢,惹得梁兒開始催促他腳步快些。
    一個鍋用來煎餅子,一個鍋用來煎魚,處理好的魚兒被豬油煎的兩麵金黃,燒開的熱水加入進去,沒有香料,沒有蔥薑,魚煮好,加入些野菜,再用木薯粉勾芡倒入。
    清湯變濃湯,一股子清香氣息撲麵而來。
    眾人餓極,柱兒梁兒端出碗筷,都是竹子做成的,比起先前幾個人共用一副碗筷,不知要好了多少。
    柱兒先給邵老頭盛了魚湯,接著是阿吉,姐姐,梁兒珠兒,最後才是他自己。
    顧蘭煎的木薯餅品相極好,外表金黃酥脆,裏麵確實綿軟彈性,一口咬下,口齒留香。
    邵老頭雖然身體還好,可這牙齒卻是大不如前,這木薯餅吃起來,正合他心意。
    “嗯!好吃!蘭丫頭這做飯的手藝,讓老頭子我沒話說!”
    “樹葛粉和麥粉雖然品相相似,可這口感卻大大不同啊!”
    幾個孩子說不出來這麽多話,大口大口地吃著,阿吉最優雅,一點一點品嚐,速度卻不見慢。
    沒多大會兒功夫,一竹籃子木薯餅就見空了。
    顧蘭笑眯眯地:“這還不算頂好吃呢,要是有點紅糖,雞蛋,我還能做出更好吃的東西來!”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有邵老頭的提醒,顧蘭對賺錢一事又有了信心。
    晚飯後,天色昏黑,邵老頭也沒急著回去,他看了顧蘭碾木薯的工具,試圖給她改造一番。
    顧蘭心中確實有想法,她想做個石滾碾子出來,這東西常見於前世的農村,她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隻記得小時候見過別人家中做豆腐的,隻用這石滾碾就用壓出豆漿來。
    構造也不算難,有了做灶台和火炕的經驗。
    顧蘭很快就在地上勾畫出石滾碾的構造。
    可邵老頭精通打獵,卻對這些一竅不通。
    他隻聽明白要大石頭套小石頭,可如何套,怎麽套,一頭霧水。
    最後無法,顧蘭隻好放棄,暫時先用石頭代替,累是累點,可柱兒力氣不小,明日能在家幫她,姐弟兩人輪換著來,也能輕鬆一些。
    邵老頭和阿吉回家了。
    “顧蘭這丫頭,真不知道哪來的這麽多鬼點子,柱兒這孩子,確實是個學武的材料,梁兒也聰明無比,原先我瞧這倆孩子長大後必定會有出息,可如今想來,若蘭丫頭不是女兒身,隻怕會大有作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