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尋隱之行
字數:3532 加入書籤
天剛亮,李衝就被人從睡夢中叫醒,李揚頂著兩個黑眼圈,一臉和藹地問他:“小哥,睡好了嗎?”
李衝哪裏被人這麽溫柔待過,連忙手腳並用地爬起來,訕訕解釋道:“先生家中睡著實在舒適,我這就起來帶路。”
“無事,咱們不急。”
李揚今日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模樣比往常看起來更文縐縐的,讓李衝看了心裏直犯嘀咕。
等他起來,到了院子裏,看見李揚背起一個大竹簍之後,更是咋舌:“先生這是要做什麽?難道是搬家不成?”
顏士真哭笑不得:“還真叫你猜對了,看來你也有諸葛神算的潛質啊!”
李揚眼圈雖黑,可兩眼卻亮晶晶的:“我在山上居住這麽久,早已厭煩了,便是搬到村子裏住,效仿諸葛臥龍那般,不也可以嗎?若是能和寫出這本書的人居住在一起,我也能沾點光!”
李衝默不作聲,等他收拾好東西,三人這才關門下山。
李揚麵對住了幾年的居所,不僅沒有半分留戀,反而一門心思撲在李衝身上,問東問西。
“你見過寫這本書的人沒?他是何模樣?”
“定是生的風流倜儻,望之若神仙中人!”
“他家住何處?可曾娶妻?應該已經娶妻了吧,要不然我記得我好像還有一個遠方堂妹,若是能嫁給他,真是我堂妹的三生有幸啊!”
“他家中幾口人?喜歡什麽禮物?這樣空手拜訪,定是不妥!”
一路上,李揚都在嘰嘰喳喳,可以看出,他心中確實十分不平靜。
顏士真雖然也激動,可看見李揚這麽激動,反而冷靜下來,一路上也能騰出心思觀察其他的。
然後還真讓他看出了一些不同之處。
“我記得,這條路是通往赫連山深處的,沒有大村莊,也沒有鎮子,為何路上來往會如此多的人?”
好多還都是貨郎,推著造型奇特的獨輪車,李揚一看見就脫口而出:“這難道就是三國中的流馬車?”
李衝卻興奮地解釋道:“他們這都是去小龍坎進貨呢!這車子也是小龍坎裏的木匠做出來的,我家中也有一輛,不過我年歲小,下雪推著不便,若是推車出來,我阿奶定要跟來。”
“哦?這車也是小龍坎的手筆?”顏士真摸著下巴,這車子造型奇特,隻有一個輪著,看起來不像是能走的平穩,可偏偏推起來便利,停下也方便,裝的貨物也非常多,倒是十分好用。
若是放在他家中,年年收糧食的時候,或許能加快些速度,免得遇到下雨。
不僅是車子獨特,他們一路上還看見許多人頭上裹著一塊頭巾,男的以青色,藍色居多,女的則色彩鮮豔,或是半披,或是裹住頭,造型多樣,十分好看。
李揚又是脫口而出:“綸巾!”
三國裏常見的一種裝飾,戴在頭上的,連諸葛亮都會用的東西,能不好嗎?
他頭腦一熱就想攔住貨郎買一條,卻被李衝給攔下來。
他真是哭笑不得了:“這些人都是在小龍坎買的,先生既然要去小龍坎,在當地買便是,何苦多出幾個錢呢!”
就這樣,他們一路上慢慢看,快快走,下午時分,終於到達小龍坎。
到了天然形成的石拱橋下麵,就連李衝的語氣都多了幾分激動,他指著前麵,叫道:“小龍坎就在前麵,快到了!”
說完,又抬頭往拱橋上麵看了看,似乎在找什麽。
可惜現在還是一片冰天雪地,草木枯萎,哪有什麽黃花呢。
過了石拱橋,原本泥濘的山路被人鋪上一層青磚,磚頭鋪成的路,走起來十分平坦,腳上的泥反而成了累贅,蜿蜒的山路還算寬闊,這裏沿河,又靠山,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若是別的時節,隻怕景色會更美。
李揚越來越激動,心中隻覺得小龍坎並不像其他村莊那樣,當他看到木頭建出來的防禦牆,以及寬闊的木門,已經有了幾分城牆的浩瀚威嚴,角樓上站立著兩個人,村門口也有人在守著。
李衝連忙從懷中拿出身份證明,隻不過是一張紙而已,那兩個守衛檢查之後,確認無誤,又好奇地看向李揚和顏士真。
他們二人是讀書人的打扮,穿著文士袍子,自然和這些窮苦百姓有很大的不同。
李衝道:“這二位先生看了三國,心中十分喜愛,因此想要來村子裏看一看。”
“原來是先生啊!”門衛聽完眼神陡然一亮,態度也恭敬不少,連忙伸手做請的姿勢:“快請進!”
李揚問他:“寫三國的人是否就在村子裏住?”
那人笑眯眯地:“正是呢,先生也喜歡三國?”
李揚激動的就像是找到了知己一樣,忙不迭點頭,頭都快點斷了:“自然是喜歡的!”
“那就快快請進,隻要是喜歡三國,來到我們村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那是自然,畢竟寫三國的作者都在村子裏。
李揚和顏士真帶著期待進入村莊,映入眼簾的,那是山腳下一望無際的一處平原,遠處的赫連山就像是伏臥的巨龍,山腳下的小龍坎,就像是巨龍懷中都是一顆明珠,村口附近有兩處歇腳的草亭子,有不少貨郎在此處歇腳,村子裏的主路都用青磚鋪成,兩路邊綠樹成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不遠處那一片建築。
“那是什麽地方?”
“小龍坎的私塾!”李衝語氣裏充滿豔羨。
“哦?這裏竟然有如此大的私塾?”李揚有些驚訝,他往年見過最大的私塾,是城鎮之中的,原本是由世家建立,後來就成了幾個世家送家族中子弟讀書的地方。
小龍坎居然能夠建這麽大的私塾,想必這裏也是某個世家旁係的居住地吧!
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錯的離譜。
原來小龍坎之中並沒有什麽世家,更不是世家的旁係,這裏的人姓氏複雜,大多是祖上逃難來到此處定居,慢慢形成了村莊的規模。
而這所私塾,是建給村中的孩子,也會招收別的村莊的孩子。
他們要教的孩子,是普通百姓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