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7【投名狀】

字數:6876   加入書籤

A+A-




    “蛇打七寸,隻需讓胥吏變得可替代,他們自會惶恐。擴招胥吏,三班六房每一房至少增添兩人,以半月為期,若是考績合格,便可留下。”
    “待到新招胥吏熟知差事,便可設立監督,製定嚴苛處罰。再輔以提高俸祿,增添考績獎勵,恩威並重!”
    常知縣說到興起,邁步來到桌前,給自己倒了杯茶。
    灌下一杯涼茶後,他麵有得色道:“屆時,這幫胥吏便是想鬧事,也沒了本錢,去留皆在我等一念之間,世襲製名存實亡矣!”
    這些並非是他臨時起意,一拍腦門想出來的。
    而是多年前在金州任上時,就已經開始琢磨。
    隻可惜,想法終歸是想法。
    拋開其他的不談,單單隻一條,提高胥吏俸祿待遇,就不可能實現。
    還是那個問題,朝廷沒錢啊!
    啪啪啪!
    韓楨麵帶笑意,鼓掌道:“薑還是老的辣,佩服。”
    常知縣此刻心情無比舒暢,壓抑在心頭多年的話,終於能說出口。
    放下茶盞,他麵色複雜道:“其實,還有一個遺漏,若能補上,胥吏之患便可徹底消弭。”
    “什麽遺漏?”
    韓楨好奇道。
    “升官!”
    常知縣擲地有聲地吐出這兩個字。
    胥吏,是一種身份,同時也是一個枷鎖。
    一日為吏,終生為吏,永無出頭之日,子孫後輩同樣如此。
    不得科舉、無法從商,並且上升通道從一開始就被堵死了。
    哪怕你有曠世之才,到死還是胥吏。
    頂天了,也就能混個從九品的武官,縣尉!
    這也是為何,常知縣當初保舉劉勇為縣尉時,劉勇會感激涕零,千恩萬謝。
    隻因,縣尉哪怕再不入流,地位再尷尬,那也是個從九品的官兒啊!
    韓楨沉思片刻,發現還真是如此。
    一旦打開了上升通道,胥吏的世襲製便不攻自破,同時還能讓胥吏一改散漫的態度。
    簡而言之就是,想當官?
    那就卷起來!
    但,打開胥吏的上升通道,說起來容易,在北宋卻根本行不通。
    其一,天下讀書人都會反對。
    寒窗苦讀十載,最後竟要與胥吏同朝為官,心中會作何感想?
    其二,北宋冗官問題太過嚴重。
    簡而言之,讀書人太多,官職太少。
    新科進士都得苦熬三五年,才能補的實缺,哪輪得到胥吏?
    北宋開國至今一百餘年,就沒人比常知縣聰明,想不到這一層嗎?
    不。
    肯定有,而且還不少。
    但卻從未有朝臣提過,因為屁股決定腦袋。
    作為文人,是不可能讓胥吏來與他們搶飯碗的。
    也就是眼下這種情況,常知縣才敢肆無忌憚,暢所欲言。若是換做平時,絕對會被讀書人一口一個唾沫淹死。
    韓楨詫異的看了眼常知縣,心頭一喜。
    常知縣這是在納投名狀!
    因為此事一旦傳出去,他的下場隻怕會無比淒慘。
    北宋士大夫不殺士大夫,可文人殺人何時用過刀?
    想想那潘金蓮和西門慶,再想想那潘美……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念及此處,韓楨抱拳拱手,正色道:“那便拜托常知縣了。”
    眼下占了縣城,還有許多事情在等著他辦,有常知縣配合幫忙,能幫他分擔許多壓力。
    “且看本縣手段。”
    撣了撣朝服,常知縣意氣風發,雙手背在身後,大步踏出簿廳。
    還別說,官員在儀態這一塊兒,確實端莊。
    隻見常知縣身形挺拔如鬆,邁著四方官步,且行走間,上半身不動,肩頭始終保持平穩。
    打眼望去,自有一股威勢撲麵而來。
    ……
    ……
    兩匹戰馬一前一後,沿著官道狂奔。
    戰馬嘴角都已經泛起沫了,顯然已經奔行了很長時間。
    其中一人身後,還用束帶綁著一個傷者。
    這三人正是僥幸逃脫的黑山匪寇。
    此刻,孫誌雙眼緊閉,麵色慘白,隨著馬匹的顛簸,口鼻處不斷有細小的血線流出。
    即便如此,騎馬的兩個匪寇卻依舊不敢放緩速度,隻一個勁兒的用馬鞭抽打。
    足足狂奔了兩個時辰,前方終於出現一座熟悉的大山。
    一直來到山寨大門前,兩名匪寇總算鬆了口氣。
    隨著他們翻身下馬,那兩匹戰馬終於支撐不住了,立刻倒在地上,不斷抽搐。
    瞥了眼戰馬,其中一名光頭匪寇麵色惋惜,這兩匹馬就算僥幸不死,也已經廢了。
    連續狂奔兩個時辰,哪怕是以耐力著稱的京東馬,都撐不住。
    “驚蟄!”
    寨牆上,傳來一聲大喝。
    聞聽這群夯貨竟然還在對暗號,那光頭的火氣蹭一下就上來了,怒道:“驚你娘的蟄,三當家受傷了,還不趕緊滾下來幫忙。”
    “哦哦!”
    寨牆上的匪寇連連點頭。
    隨著寨門打開,立刻湧出來一群匪寇,手忙腳亂地接過孫誌,將其平方在擔架上。
    聚義堂內。
    李天王依舊端坐在頭把交椅上,隻不過在他身旁,還多了一個座椅。
    一個身穿短打武士服,麵容清冷的女子,靜靜坐在那裏,腿上橫著一把斬馬刀。
    兩名匪寇站在下方,你一句,我一句的如實匯報。
    待到稟報結束,所有人都齊齊將目光投向首位。
    也不知是在看李天王,還是他身後的女子。
    女子並非說話,李天王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直直盯著下方二人,緩緩開口道:“確定是西軍?”
    話音剛落,大堂內氣氛頓時變得凝重。
    西軍!
    盡管去歲兩次征遼失敗,可卻沒人敢小覷西軍的戰力。
    能在秦鳳路上與西夏人打得有來有往,足可見實力。
    雖外戰不行,可對內鎮壓叛亂時,西軍簡直猶如神兵天將。
    南邊的方臘所向披靡,短短時間便攻下六州五十二縣,官兵聞之望風而逃,根本不敢與之交戰。
    然而,等到西軍到來後,僅用了幾個月時間,便摧枯拉朽的完成平叛。
    兩人被看的心裏發毛,不由低下頭。
    那光頭匪寇磕磕巴巴地答道:“稟天王,俺……俺也不太確定,隻是觀他們臉上有刺字,又精通馬術,戰力驚人,因此猜測是西軍。”
    就在這時,寅先生出聲問道:“有多少人?”
    光頭不敢隱瞞,如實答道:“俺隻看到十九名騎兵,當時縣城中一片混亂,隻聽到其他方向也傳來喊殺聲,具體多少人不清楚。”
    聞言,女子微微皺起眉頭:“隻十九人,就把伱等擊潰了?”
    聽出她語氣中的寒意,另一名匪寇哆嗦了一下,趕忙解釋道:“大當家,非是俺們畏戰,而是對方太過神勇。領頭一人如那呂奉先再世,隨手扔出的破甲劍,威力堪比弩炮。三當家在其麵前都不是一合之將,隻一槊便被抽飛了。”
    回想起昨夜與之交戰的那一幕,兩名匪寇仍舊心有餘悸。
    不等女子開口,坐在第四把交椅上的壯漢怒斥道:“放你娘的狗屁,把俺們當三歲小孩哄呢?莫不是故意編造些故事,來誆騙我等,好洗脫罪責?平日裏三哥就是如此教導你們的?”
    此人乃是黑山寨四當家,平日裏與孫誌不對付。
    眼下孫誌受挫,他自然不肯放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那匪寇也急了,豎起三根手指,高聲道:“四當家,俺魏三刀若是有一句假話,隻叫俺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這個時代,對天發誓的含金量非常高,沒人敢拿這個開玩笑。
    一時間,四當家麵上有些掛不住了。
    “四當家此言差矣。”
    寅先生若有深意地瞥了眼四當家,出來打圓場道:“縱觀古今,每隔百來年便有妖孽出世,算不得甚麽稀奇事兒。遠的不說,就說那晉軍猛將李存孝,便是天生神力,據聞十三歲時就有打虎救父之勇,成年後更是有五馬之力。”
    呂奉先再世?
    女子微微眯起眼睛,雙手緊緊握住斬馬刀,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
    “哼!”
    四當家悶哼一聲,不再言語。
    端坐於上的李天王開口,洪鍾大呂般的聲音在大堂內響起:“好了,莫要為這些小事兒爭執,眼下西軍才是重點。寅先生,有沒有可能,那常玉坤得了賬本,上報州府,才引來了西軍?”
    “絕不可能,時間對不上。征調西軍此等大事,必經趙皇帝審批。從發現賬本,到上報州府,再經開封府審批下旨,等到西軍開撥至青州,這一來一去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寅先生搖搖頭,而後分析道:“另外,山寨散布在周邊的各縣鎮探子,也並沒有傳來大軍開撥的消息。所以,三當家他們遭遇的那夥兒西軍,極有可能是一小股逃軍。”
    李天王麵露疑惑:“既是逃軍,為何會馳援縣城?”
    寅先生推測道:“應是那韓二,但是否如此,還需等三當家醒來才曉得。”
    “何須在此猜來猜去,我領五百人親去一趟臨淄縣,到時一切便知。”
    女子豁然起身,語氣不容置疑。
    “報!五當家來信。”
    忽地,門外響起一道高呼。
    聞聽此言,眾人雙眼一亮。
    李天王大喝道:“快呈上來。”
    很快,便有一名山賊雙手捧著信封小跑著進入大堂。
    李天王接過信件,並沒有拆開,而是轉頭遞給女子:“夫人且看罷。”
    女子拆開信封,仔細觀看之後,清冷的臉龐上蕩起一抹笑意。
    “成了!”
    嘩!
    這個消息讓大堂炸開了鍋,眾匪寇麵色狂喜。
    就連一向沉穩的寅先生,都不由露出笑容。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