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金國留學生】

字數:7378   加入書籤

A+A-


    謝鼎腳步匆匆,踩在皇城禦道的石板之上,身後跟著兩名補官。
    這兩名補官,各自捧著一摞厚厚的奏疏。
    一路來到垂拱殿,謝鼎躬身道:“陛下,這是各部院請求撥款的折子。”
    “……”
    看著堂案上高高兩摞奏折,韓楨眼角抽了抽。
    也多虧了抄了東京城一幫勳貴高官的家,讓國庫肥了一波,否則還經不起這麽折騰。
    但這是沒法子的事情,有些錢必須花。
    醫學院、工學院、農學院……這些都是強國之基石,一點都省不得。
    韓楨輕笑道:“這些奏疏讓內閣補官送來便是,何需謝卿親自跑一趟。”
    謝鼎又從袖兜裏抽出一份折子,呈上去道:“此外,還有鴻臚寺遞來的折子,趙宋使節剛剛抵達京師,目前安置在都亭驛。”
    劃江而治與議和,他是知道的。
    此番前來,是想問清楚,關於議和到底是個甚麽章程,他也好有所準備。
    接過折子,韓楨問道:“趙宋主使是誰?”
    “秦檜!”
    謝鼎答道。
    秦檜?
    韓楨微微一愣。
    好家夥,兜兜轉轉,這位金國留學生又上位了。
    謝鼎以為他不認得,便解釋道:“此人是政和五年進士,王珪的孫女婿,王家與童貫關係匪淺,或許是得了王家與童貫的舉薦,才擔任主使一職。”
    韓楨吩咐道:“老規矩,晾他幾天!”
    謝鼎問道:“關於和談之事,陛下可有交代?”
    韓楨反問道:“謝卿覺得讓趙宋納貢稱臣,有幾分把握?”
    “這……怕是一成都沒有。”
    謝鼎滿臉苦笑。
    納貢稱臣,官家也太敢想了。
    因為不管是檀淵之盟還是慶曆之盟,趙宋雖然每年都要付一大筆歲幣,可在名分上,一直占著大義。
    西夏是臣,遼國是弟。
    大義,或者說臉麵,對趙宋而言,比之歲幣要重要無數倍。
    盡管朝堂上的人清楚內幕,可百姓不曉得啊,這個大義,就是做給天下百姓看的。
    韓楨微微一笑:“且先試一試,我的底線是趙宋稱弟,尊我為兄,歲幣二十萬兩白銀,茶十萬斤,絹三十萬匹!”
    趙宋主使雖是秦檜,但韓楨心裏清楚,這會兒的秦檜還沒到黑化的時候。
    秦檜這廝在靖康之前,也是個熱血青年。
    他雖渴望權利,但心裏到底還存著幾分忠君愛國。
    北宋滅亡後,秦檜身處淪陷區,不僅拒仕偽朝,還敢怒斥張邦昌、劉豫等漢奸。
    真正讓他轉變的,是靖康之後,王家垮台了。
    建炎三年,秦檜嶽父王仲岏時任江西知州,金人大軍逼近,卻不戰而逃,致使朝野群情激憤,王仲岏被罷官,王家勢力頃刻間倒塌。
    眼見靠山沒了,秦檜這才選擇當了金國代理人,重新找了個靠山。
    回到南宋後,在秦檜的幫助下,王家迅速複起。
    朱熹對秦檜的評價是: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正以其始則唱邪謀以誤國,中則挾虜勢以要君。
    挾虜勢以要君!
    這六個字,可謂點明了秦檜的嘴臉。
    為了權勢,可以當金人的走狗。
    不過,這個時候王家還沒垮台,且他妻子王氏的幹爹童貫不但活著,還身居高位,有靠山的情況下,秦檜賣國的可能性很小。
    “臣明白了。”
    謝鼎躬身應道。
    ……
    ……
    此刻的東京城,恢複了往日幾分繁華。
    大興土木,使得不少底層百姓有了收入。
    有了收入,自然就要消費,從而帶動服務業。
    秦檜與一眾趙宋使節在鴻臚寺少卿汪值的陪同下,漫步在京師街道上。
    繁華的東京城落入賊人手中,讓他心情複雜。
    一路逛到城東,看著前方如火如荼的工地,秦檜好奇道:“本官記得這一片乃是窩棚,住著十餘萬百姓,如今這是要拆了麽?”
    汪值語氣中帶著一絲倨傲:“沒錯,陛下打算在此處修建蹴鞠場,屆時建成後,可容納萬餘人同時觀看蹴鞠大賽。”
    “原來如此。”
    秦檜點了點頭,心中卻暗自嗤笑。
    這韓楨看來也是個昏庸之輩,剛剛占據汴京,便迫不及待的大興土木,肆意享樂。
    北伐故土,指日可待!
    “殺頭嘍,殺頭嘍!”
    “李邦彥、蔡攸要被砍頭嘍!”
    就在這時,一陣陣高呼傳來。
    一時間,不少百姓紛紛循聲跑去圍觀。
    秦檜心頭一驚,麵上卻強裝鎮定。
    不多時,一輛輛囚車順著牛行街從內城駛來。
    為首的囚車中,赫然是李邦彥。
    此刻的李邦彥,哪裏還有往日的風流瀟灑、浪子本色,整個人蒼老了許多,形容枯槁,目光呆滯。
    後方,則是蔡攸、張邦昌、劉豫、梁師成等一眾奸臣。
    梁師成先前雖被李邦彥扳倒,但卻隻是被罷了官,日子過得依舊瀟灑。
    韓楨入城後,大肆審判官員與王公勳貴,梁師成作為六賊之一,吳敏與謝鼎又豈會放過他,抓進皇宮受審,家產盡數被抄沒。
    “殺得好!”
    “這幫狗賊早該殺了!”
    圍觀百姓群情激憤,無數爛菜葉與石子,朝著囚車丟去.
    京師百姓苦六賊久矣,尤其是那些住在窩棚的難民。
    石子雨點般砸在李邦彥等人的身上,頃刻間頭破血流。
    秦檜等一眾趙宋使節看的心有戚戚,紛紛別過頭去。
    囚車的隊伍很長,足有上百輛。
    圍觀百姓們還不解氣,跟在囚車後方,前往五朝門前的菜市子看砍頭。
    沉默了片刻,一名趙宋使節悄悄使了個眼色,秦檜立刻會意,忽地說道:“樊樓可還在?”
    “自然在。”
    汪值點了點頭。
    秦檜邀請道:“久不嚐梨花白與龍鳳青,不如本官做東,請汪少卿在樊樓小酌幾杯。”
    汪值笑道:“哈哈,那本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外國使節來訪,除下榻之所外,出行皆需鴻臚寺官員陪同。
    “汪少卿請!”
    秦檜心頭一喜。
    兩人有說有笑的來到樊樓。
    此刻的樊樓,比起以往冷清了不少。
    畢竟以樊樓的消費水平,普通百姓承擔不起,主要客源是王公勳貴高官富商。
    如今,趙宋一眾王公勳貴高官子弟,斬首的斬首,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
    而山東來的官員們,一個個忙的腳不沾地,連親眷都還住在館驛裏,哪還有時間逛樊樓,就連富商都忙得很。
    一進樊樓,跑堂夥計立即迎上前,招呼幾名侍女,用雞毛撣子掃去秦檜等人身上的風塵。
    “三樓雅間。”
    秦檜大手一揮,闊氣道。
    他自然來過樊樓,但基本都是坐一會兒,就找個借口提前退場。
    倒不是他潔身自好,品行高深,主要是他有個彪悍的妻子。
    作為王珪的孫女,幹爹又是權傾朝野的童貫,王氏自小便養成了刁蠻跋扈的性子。
    況且,秦檜的仕途還得靠妻子,就更加懼內了。
    眼下出使齊國,總算讓他逮到機會了,且宋徽宗批給他不少錢財,讓他找機會買通趙宋舊臣。
    今日,他倒要好好看看,這樊樓是怎麽個風花雪月,紙醉金迷。
    夥計立馬伸手示意:“幾位相公這邊請。”
    來到三樓雅間,侍女端來金盆淨手。
    一名趙宋使節不動聲色地問道:“久聞蘇大家之名,不知可還在否?”
    “在的。”
    跑堂夥計答道。
    聞言,那使節心頭一喜,又問:“田媽媽可在?”
    見汪值盯著那名使節,秦檜打圓場道:“黃兄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旁人來樊樓,都是衝著幾位大家,你卻是衝著老鴇子,當真是與眾不同。”
    “哈哈哈!”
    這番話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那名新黃的使節順坡下驢,打趣道:“這東京城裏,饞田媽媽的又何止本官一人。”
    “此言不虛。”
    秦檜點頭附和,悄悄打量著汪值。
    見對方麵帶笑意,不由放下心來。
    很快,酒水瓜果被端進雅間,陣陣絲竹聲響起。
    一時間,雅間內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眼見汪值麵帶醉意,黃姓官員推開懷中的姐兒,起身道:“本官去下泉。”
    汪值調侃道:“哈哈,秦兄莫非不勝酒力,借口去茅房吐了罷?”
    “汪兄且稍待,本官回來再與你把酒言歡。”
    黃姓官員搖搖晃晃的出了雅間。
    待關上門,原本那雙醉醺醺的眼神,立刻變得清明。
    四下看看,他喚來一名夥計,問道:“茅房在哪?”
    “相公這邊請。”
    那夥計也不惱,笑嘻嘻的在前麵帶路。
    一路來到茅房,撒完尿後,黃姓官員掏出一張十貫的青錢拍在夥計手中,豪氣道:“賞你了!”
    “多謝相公!”
    夥計麵色大喜,正要說些吉利話,卻聽一陣耳語:“吾乃皇城司押班,將此物交給田媽媽。”
    聞言,夥計低頭一看,卻見那張青錢中,似還夾著一張紙條,心中驚疑不定。
    說罷,黃姓官員便邁著醉醺醺的步伐朝雅間走去。
    目視著他的背影,那夥計不敢怠慢,一路小跑著來到陸甜的小院。
    被侍女引薦著來到書房,夥計趕忙說道:“田媽媽,俺有急事稟報!”
    書房中,陸甜正在提筆書寫,瞥了眼夥計,用磁性的嗓音問道:“何事這般慌張?”
    “方才有人號稱皇城司押班,讓俺把這東西交給田媽媽。”
    夥計說著,將十貫青錢原封不動的呈了上去。
    聽到皇城司押班這幾個字,陸甜手中動作一滯,擱下毛筆,接過青錢打開。
    看完紙條後,她將紙條收進袖兜裏,將那十貫青錢扔了過去:“既是賞伱的,就拿著罷。此事我自會處理,你該幹甚幹甚!”
    “多謝田媽媽。”
    夥計麵色一喜,將十貫錢揣進懷裏,喜滋滋的離去了。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