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簞食壺漿迎王師!】

字數:5040   加入書籤

A+A-


    四月二十。
    高慶裔克豐州城,豐州、雲內州境內草原部族得知消息,紛紛殺金人起事,歸降大齊。
    一時間,高慶裔麾下暴漲到四萬八餘。
    “命高慶裔奪取雲內州後,於天德軍、東勝二州邊境各屯兵一萬,隨後率領剩餘部將即刻東進,配合耶律餘睹攻取臨潢府。”
    “命韓世忠率五萬大軍,克歸化州。”
    “命冀州軍左副將吳玠統兵八千,自居庸關入歸化州,配合韓世忠奪取歸化州。”
    一條條軍令從元帥府發出,而後被斥候營的將士快馬加鞭,送往各地。
    而今,西京道已定,韓楨該交代的都已交代。
    翌日。
    在宇文虛中等一眾官員相送下,韓楨率領四萬青州軍,拔營啟程。
    與此同時,完顏宗翰大敗而逃,燕雲十六州重歸中原之事,隨著青州日報傳遍各地。
    一時間,天下震動。
    收複燕雲十六州啊!
    雖然前兩年趙佶也曾慶賀過收複燕雲,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都清楚是怎麽回事兒。
    用錢贖回來的,並且還是租借。
    關鍵鬧到最後,金人隻還了山前七州,也就是南京道,西京道的山後九州一直沒有交付,讓百姓們看了一番笑話。
    可這次不同,實打實的用武力收複,陛下禦駕親征,打得金人哭爹喊娘,丟盔棄甲。
    齊國境內,民心大振,百姓歡騰。
    東京城內張燈掛彩,百姓們陷入歡慶的海洋之中,比之年節竟還要熱鬧幾分。
    而南方的百姓,則心生向往。
    尤其是韓楨陣斬完顏婁室與完顏銀術可之事,被說書人編排成各種橋段,反複講解。
    韓楨之神勇,徹底深深印在了所有人的腦海之中。
    ……
    韓楨並未經應州回真定府,而是過雁門關後,經沂州直奔太原府而去。
    隨著西京道納入齊國版圖,河東路這塊到嘴的肉,也就沒必要再裝樣子了。
    得知這個消息,太原知府張孝純當即找來守將王稟。
    張孝純麵色擔憂道:“本官收到消息,偽齊皇帝拿下西京道後,直奔太原而來。”
    王稟質問道:“莫非張知府想降齊?”
    聞言,張孝純朗聲道:“本官乃宋臣,食宋之祿,當忠君之事!”
    原時空裏,太原失守後,王稟戰死,張孝純被金軍捉到大同。
    在雲中被囚禁了四年,後來完顏宗望扶持劉豫建立偽齊,張孝純被迫出任偽齊右相。
    是真心降金,還是被迫為之,史書記載很模糊,不過張孝純在當了偽齊宰相後的所作所為,卻很是耐人尋味。
    不但保下了大量忠於趙宋的官員,同時暗中向南宋輸送金國和偽齊的情報。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劉豫之子劉麟準備陰謀殺害趙構的情報,以及向趙構獻上《偽齊謀宋十事》的情報。
    這樣一看,張孝純與一個人的行為,不能說極其相似,隻能說一模一樣。
    那個人,就是被後世戲稱為南宋第一間諜的宇文虛中!
    得到張孝純的答複,王稟理所當然道:“既如此,還有甚麽好說的,唯死守而已!”
    張孝純歎息一聲:“本官隻是擔心此舉會惹怒那韓楨,連累了城中無辜百姓。”
    “……”
    王稟一陣默然。
    片刻後,張孝純說道:“罷了,聽天命盡人事,隻求問心無愧。王統製且去備戰,本官會召集百姓協防。”
    “好。”
    ()
    王稟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待他走後,張孝純立即命府衙官吏發動城中百姓守城。
    .
    去歲金軍圍城之時,城中百姓上下一心,自告奮勇,否則單憑王稟麾下那三千勝捷軍,如何能擋住六萬金軍的猛攻?
    然而,這次城中百姓的反應卻極為冷淡。
    幾乎無人願意守城。
    忙活了一整天,最終也隻招募了不到四百餘人。
    張孝純心中咯噔一下,旋即升起一股無力感。
    通判韓錦孫苦笑道:“張知府,城中百姓心向齊國,恨不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入城,如何會參與守城?況且,府衙中的胥吏們也開始蠢蠢欲動,若非有王統製在,隻怕早就囚殺吾等,向那齊國皇帝邀功了。”
    此人祖父是趙宋名相韓琦,父親韓忠彥也曾官至門下侍郎,添為宰相。
    聽出他語氣中對韓楨的恭敬之意,張孝純不可思議的看著他,質問道:“韓通判,你祖上乃大宋名相,數代食宋之祿,而今卻想叛宋降齊不成?”
    韓錦孫麵色略顯羞愧,小聲勸道:“齊國一統天下,取宋而代之,乃大勢所趨,天命不可違啊。”
    張孝純暫定截鐵道:“大宋尚在,陛下尚在,本官絕不降偽齊。看在同朝為官多年的份兒上,今日這番話本官權當沒聽過,往後也休要再提!”
    “唉!”
    韓錦孫歎了口氣,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目送他離去的背影,張孝純嘴唇蠕動了幾下。
    他非蠢笨之人,又何嚐不知趙宋已失天命。
    近些日子,青州日報上刊登的南方戰報,幾乎三日一小捷,五日一大捷。
    齊軍勢如破竹,攻城掠地,如入無人之境。
    開城受降的官員,也越來越多。
    可正如他說的,大宋還在,陛下還在,他身為宋臣,就絕無投降的可能。
    ……
    五日後。
    韓楨率大軍,進入太原府地界。
    自雁門關一路南下,沿途縣鎮官員守軍無不開城受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入城。
    距離太原府五裏,韓楨下令停軍寨營,喚來仇牛問道:“太原府如何?”
    仇牛答道:“回稟陛下,太原府依舊城門緊閉,城樓之上守備森嚴。”
    “老九,隨朕去看一看。”
    韓楨招呼一聲,架馬直奔太原府而去。
    老九聞聲,立即率領百餘玄甲軍架馬跟上。
    盞茶的功夫,一行人來到太原城下。
    高大的城牆之上,布滿了刀劈火砍的痕跡,這是去歲完顏宗翰南下時,攻城所留。
    韓楨正欲打馬上前,下一刻,又立住馬韁。
    嗖!
    伴隨著一道呼嘯的破風聲,一根粗壯如長槍的箭矢,自城樓之上激射而來。
    箭矢插在距離韓楨五十步外的地麵,深深紮入泥土之中。
    後方的老九等親衛嚇了一跳,立馬上前,將舉起手中大盾,將韓楨牢牢護在中央。
    這一箭,表明了守將的態度。
    遙遙看了眼城樓,韓楨微微一笑,吩咐道:“回去。”
    一路回到大軍之中,在民夫和輔軍的努力下,軍營已經即將搭建完畢。
    何灌迎上前,問道:“陛下,如何了?”
    “差點死於三弓床弩之下。”
    盡管韓楨說的輕描淡寫,但卻把何灌嚇得夠嗆。
    上下打量了一番,見他沒有受傷,何灌這才鬆了口氣,旋即說道:“陛下萬金之軀,往後莫要犯險。太原守將王稟與末將有些交()
    情,不如讓末將去勸降。”
    “不必了。”
    韓楨擺擺手,下令道:“明日午時攻城!”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