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是非功過

字數:3146   加入書籤

A+A-


    寇樂果被方芩拎過來,看著一地橫七豎八的屍體目瞪口呆,“這些人怎麽死的?”
    “被大人砍死的。”方芩背著手望天。
    寇樂果看著一群穿著大夏軍官盔甲的屍體,急的直搓手,“怎麽就直接砍了呢?這,這是動用私刑!大夏律明令禁止私刑,就是統帥也不行!”
    方芩斜著眼看他,“你看有沒有一種可能,大人和夫人千裏迢迢把你帶到這裏,就是想讓你幫忙處理這些被動過私刑的屍體呢?”
    寇樂果被噎住了,說好的正大光明呢?說好的依律辦事呢?
    方芩幫著想主意,笑容滿麵的諄諄誘導,“你再看,還有沒有另一種可能,他們臨陣脫逃,未能參加戰鬥拯救百姓,覺得十分羞愧,上沒臉見都司,下沒臉見百姓,所以……就自殺了呢?”
    寇樂果沉默良久,麻木的看著方芩。
    你特麽說這話就不虧心嗎?怕死怕到臨陣脫逃的人會羞愧自殺?這案子要是以自殺結案,他都要被罵到羞愧自殺了!陸惟可是許諾將來讓他當正式的寶川知縣的,他的仕途該不會還未開始就到此為止了吧!
    “我覺得沒有這個可能。”寇樂果沉痛的說道,這種拿去騙狗,狗都不信的瞎話他不能編。
    方芩已經開始活動手腕了。
    “分明是這些人受沈壽山的指使,埋伏在這裏,想刺殺都司大人和夫人。虧得都司大人神勇,武功蓋世,把這些歹人反殺了!真是老天有眼!”寇樂果義憤填膺,一副青天大老爺的架勢,“我這就去了結這個案子,為陸大人伸冤!”
    方芩沉默的看著寇樂果,心中升起了濃重的危機感。
    一個個的都比他會來事啊!
    胡人主力在寶川大敗,折損兵馬無數,連主帥胡人太子都被陸惟斬首的消息,搭乘著春風,吹遍了大夏。
    大夏百姓苦納貢久矣,聽到這個消息,百姓都在歡呼雀躍,家人死於胡人之手的百姓恨不得跪朝大夏的方向,給寶川的兵馬磕頭感謝。
    各地茶樓裏日日都在講寶川軍殺胡人的英姿,尤其是陸惟的故事編的各種神勇無雙。讀書人也寫出了不少慷慨激昂的文章,還有很多人收拾行裝,要去邊關投奔陸惟,要跟著他一起殺胡人。
    這場勝利的意義彪炳史冊,讓長期被胡人摁著頭打,隻能被動防守的大夏大大揚眉吐氣了一回。
    陸惟的軍功太大了,不僅打敗了圍攻寶川的胡人軍隊,還斬殺了胡人太子,可謂是首功。
    至於號召整個涼州城的守將都去帶兵支援涼州城的沈壽山,將近二十萬大軍窩在涼州城裏麵,轉個身都費勁,卻根本沒見到幾個胡人。
    與民間歡喜鼓舞,恨不得張燈結彩慶祝相比,大夏朝堂上冰火兩重天。
    不少官員非但沒有高興,反而上書,要求嚴懲陸惟,說原本大夏和胡人是盟友,簽了和平協議,是兄弟之國,雖然要靠大夏交巨額保護費才能勉強維持塑料兄弟情,但拋開事實不談,陸惟殺了胡人太子,就是把大夏架到火上烤,跟胡人撕破了臉,把大夏拉進了戰爭的泥潭!
    簡直是國家的千古罪人!
    該殺!
    朝中當然也有腦子清醒的,當即就罵了回去,擲地有聲的要求皇上這次一定要大大的嘉獎陸惟。
    上次陸惟打敗了胡人中的不敗傳奇多木易沒有被嘉獎,已經寒了很多人的心了,這次若是再不嘉獎,邊境哪還有將士真心為大夏賣命!
    若是朝廷再當沒事一樣,國家危矣!
    官員們從上朝的大殿一直吵到出宮,到了宮外大街上還在對罵。
    皇帝和太子在禦書房,臉色一個賽一個難看。
    太子整日沉湎酒色丹藥,身形消瘦,眼底青黑,拿著熏了香的帕子捂住鼻子,嫌惡的看著案上放著的木盒。
    據說裏麵是用生石灰保存起來的烏恪頭顱。
    陸惟竟然把這麽惡心的東西送到宮裏來,存心不讓他好過!
    泰昌帝問道:“太子怎麽看?”
    “這個陸惟真是好大的膽子!置國家前途不顧,肆意妄為,該治他的罪!”太子捂著鼻子說道。
    旁邊已經入朝擔任重職的金永康趁機說道:“陸惟擺明了不安好心!他殺了胡人太子,到皇上和太子殿下跟前炫耀,他炫耀什麽啊!今日他能殺胡人的太子,焉知明日他會不會想殺咱們大夏的太子?”
    太子冷哼了一聲,“孤早就說這個陸惟狼子野心,他是懷帝的曾外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早殺早省事!”
    想起陸惟殺了胡人太子,太子心裏就一陣膈應,都是太子,沒準陸惟心裏還記恨奪妻之仇,想殺他呢!
    皇帝臉陰沉沉的,他是萬萬沒想到陸惟居然能在邊境活下來,還連著打了兩場大勝仗。沈壽山的折子也送到了他的案頭,折子裏麵大罵陸惟不服從軍令,不把長官放在眼裏,擅離職守,險些釀成大禍。
    皇帝老了,但不代表他腦子糊塗了。
    陸惟若隻是個紈絝子弟,鳳命之女的前未婚夫,讓他苟活著也沒什麽,但陸惟不僅是懷帝唯一的血脈,還是個將才!
    這簡直讓泰昌帝如鯁在喉,做夢都睡不安穩。
    案頭上堆的高高的折子除了沈壽山告狀的那一封,其他的都是讓他頭疼不已的,青州響馬已成氣候,剿了幾次之後反而勢力越發強大,自號青軍,有五萬之眾,還在壯大之中,整個青州都在他們的實際控製之下,紅蓮教席卷了江南和西南,所到之處,農民紛紛拎起鋤頭反抗官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