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秋祭盛會

字數:3790   加入書籤

A+A-


    對於這個扯淡的說法,王修春的第一感覺就是離譜:“這怎麽可能呢?”
    顧遠知卻露出神往的表情:“有何不可呢?也許聞師兄小妹不小心闖入的是神仙的聚會呢?”
    王修春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顧遠知:這麽離譜的說辭都能接受?知道你愛好詩詞,但不知道你竟這麽瘋?
    聞道卻驚喜得很,又找到一個認可妹妹的人:“鬆雪道長也是這麽認為的!”
    “鬆雪道長?”顧遠知奇道。
    “鬆雪道長是三清山來的道人,他也很喜歡詩詞。”
    聞道興奮得很,像是找到了知音一樣,先是把《滕王閣序》中的典故介紹了一遍,又講解了一番他和鬆雪道長之前討論的細節。
    顧遠知和王修春都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發出各種疑問和聞道交流賞鑒心得:
    “洪都新府是指哪裏?三江五湖又在哪裏?”
    “世上真有紫電青霜那樣的寶劍嗎?”
    “如果我們也能登上滕王閣,看看那飛閣流丹,還有那桂殿蘭宮那該好啊!”
    “我覺得全篇這兩句最妙‘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位覺得呢?”
    “這兩句自然是最好的,但我覺得‘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也很有意境,聞道兄以為呢?”
    “這洪州的景色自然是美妙,不過我更喜歡由此景衍生的悲愴之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也許作者是那懷才不遇、命運多舛之人。”
    “我也喜歡這句。”顧遠知很驚喜,歡喜於終於找到了一位知音。
    ……
    最後顧遠知和王修春還齊齊感歎道:“到底是什麽樣的神仙人物才能寫出這麽美妙絕倫的文章呢?”
    “是王勃。”
    見聞道真的說出一個人名,顧遠知和王修春都愣了:難道這首辭賦真的不是他寫的?而試問,誰又能忍住不把這篇文章據為己有?
    “聞道兄,你可真是一名謙謙君子。”王修春甘拜下風。
    “聞師兄不惟金玉其質,亦且冰雪為心,遠知佩服。”顧遠知一臉欽佩。
    “兩位過獎了,聞道愧不敢當。我覺得,這樣一首氣勢磅礴的辭賦,理應讓更多人知道。”聞道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不才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我想組織一個隊伍參加文昌祈祿醮活動,以朗誦與曲賦結合的方式把這首辭賦分享給大家,你們覺得怎麽樣?”
    顧遠知眼前一亮:“妙啊!我要加入。”
    王修春立刻跟上:“我也加入。”
    “好,那我們就一言為定。”聞道眉笑眼開:終於順利組隊了。
    轉眼便是立秋,經過一個月準備的秋祭盛會終於順利拉開帷幕。
    第一日是秋祭。秋祭是城南縣最莊重、最嚴肅的祭祀活動,除了長青觀的道士以外,曆來隻有城南縣的三巨頭(知縣、縣丞、主簿),以及十來家名紳代表能參加祭祀活動。
    令人意外的是,府城的張同知大人不僅出席了首日的祭祀活動,而且還會參加第二日的文昌祈祿打醮活動。
    這也為本次打醮活動提供了更大的吸引力和噱頭,除了立章書院的學子以外,城南縣的富商大賈和名門望族全部傾巢出動。
    辰時剛過,長青觀前院已是人頭湧動,人山人海,場麵十分熱鬧和火爆。
    現場最吸引人目光的是高高懸掛的幾條橫幅:
    “激情點燃夢想,奮鬥鑄就人生。”
    “世界因你而美麗,你因夢想而精彩。”
    “奔跑吧,少年!你的未來不是夢。”
    “聞香有道為你歡呼、為你喝彩。”
    張同知剛就座就被這幾條橫空出世的標語給吸引住了目光,不禁奇道:“法師,這幾句話語很特別啊,是哪位高才寫的?”
    高功頷首回道:“這幾條橫幅此乃本次茶會活動的讚助商所懸掛。”
    “讚助商?什麽是讚助商?”張同知更好奇了。
    “打醮活動後將會有茶會才藝比賽,而讚助商則負責提供優勝者的獎品。”
    “原來這就叫‘讚助商’,本官還是第一次聽說。”
    隨侍在一旁的顧邑令也附和道:“這個說法倒是新奇,下官也是第一次聽說。法師大人,不知這位讚助商是誰呢?”
    高功默默歎了口氣:這可是你自找的,怨不得別人了。
    “同知大人、知縣大人,本次活動的讚助商乃長青觀一道友,他在城南縣開了一家香薰鋪子專業售賣各種香料。”
    高功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小道士就機靈地給台上的官員以及名流士紳送上精心定製的禮物。
    “此乃長青觀道友研製的新品香薰,還請兩位大人賞鑒。”
    高功的話讓顧邑令記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回憶,他一臉的尷尬再也不敢隨便出聲,隻是低頭裝作專心品鑒的樣子。
    至於李縣丞,他更是恨不得把頭都低到桌子底下去。
    這是一隻刻有“聞香有道”的紫檀木禮盒,刻字與現場的橫幅相呼應,打開禮盒裏麵還有五個小盒,每個盒子上麵分別刻著“妙篆”、“半定”、“晚唐夢”、“花間丸”和“安魂香”。
    可不正是聞香的拿手好戲。
    這一盒香薰既精致又情意重很是得台上眾人的歡心,除了某兩人以外,大家都對“聞香有道”頗有好感。
    文昌祈祿打醮活動結束後便是大家最為期盼的茶會才藝表演。
    首先上場的是張仁山團體,張仁山和李明江先是琴簫合奏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古曲,然後集體朗誦了一首青詞。
    古曲柔和優美,青詞清麗婉約,學子們的朗誦也齊整如一,風度翩翩的張仁山和李明江等人當即收獲了不少蠢蠢欲動的芳心。
    接著上場的是趙雲團體,趙雲領銜給大家表演了一場精彩的集體打拳。
    這場武術表演雖然動作不夠整齊劃一,但少年們賣力吆喝的氣勢還是收獲了掌聲一片。
    除了追隨者,趙雲的團體裏麵有不少是被迫加入的學子,他們本來是不會打拳的,隻是在趙雲的威迫下苦苦練習了一個月,才勉強上場表演。。
    總之斯文有禮的翩翩公子固然吸引人,但洋溢著青春與熱血的少年也得到不少人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