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林大嬌大婚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A+A-


    秋收後,地裏隻剩下大白菜和蘿卜大蔥等著收了,林小滿和林二虎搬回老宅,主要是搬回這裏就不用擔心秀玉和秀香察覺到衣櫃的秘密。
    天知道,這些日子為了不暴露衣櫃的秘密,林小滿一直忍著沒去那邊的倉庫,馮掌櫃都派人過來催了好幾次貨了。
    把秀玉和秀香支開後,林小滿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補貨。天冷了,風也大了,雪花膏和蛤蜊油的銷量也起來了。
    還有之前賣的香皂也越賣越好,馮掌櫃說在京城已經賣到一塊一兩銀子,都有好多人在搶。
    林小滿算了下她賣給馮記的香皂數量,不禁感歎實在是太掙錢了。
    好在馮記也怕林小滿嫌價低,再把香皂賣給別人,主動給林小滿把香皂的價漲到一百文一塊,隻是這個價還要隨行就市,萬一哪天馮記的價降下來,也會給林小滿降。
    林小滿知道,從前她隻是個小農女,馮記掙的多掙的少,不給她,她也沒辦法,但如今她是縣主了,馮記不敢得罪她,也是為了交好她,才將價給漲了起來。
    之前收的玉米曬了一陣後,一部分脫粒裝袋,也留了一部分沒脫粒的一起裝車,由方公公和金嬤嬤一行人送回京城。
    除了林小滿家的,村裏也有很多人家都種了玉米,除了留下明年的種子,剩下的都賣給朝廷,價比水稻高了三倍。
    而往年一畝地的能種出二石稻米,卻種出五到六石的玉米,這一下子就多出十幾倍的收入,雖不能和種番椒和番茄的收入相比,卻也讓村民們歡喜得見人就咧著嘴笑。
    那些別的村的村民,知道後也來找林小滿,想要明年跟著她一起種,對於這些人,林小滿都來者不拒。
    很快,跟著青平縣主種地掙大錢的消息就傳開了,別說是梧州府的百姓,就是很多更遠處的百姓也都朝青平縣趕過來。
    甚至有些沒有路引的直接上路,因此,梧州府境內近來多了很多流民,隻要查明不是流寇山匪扮的,就都被送到青平縣,交到陸瑾手裏。
    隻要這些人能拿出戶籍文書,陸瑾都會將人留下,隻是這些人的安置也是個問題,有些帶著銀錢和糧食的還好,蓋了幾處安置房後分男女安置就好。
    而那些兩手空空過來的,陸瑾讓人將這些人登記好,先賒給他們吃的糧食,等明年秋收後就從收成裏扣。
    這些人來之前也是快要餓死了,才會孤注一擲地投奔過來,別說是讓他們明年還,就是讓他們往後都打白工,為了不被餓死,這時候他們也都答應了。
    好在今年除了玉米紅薯豐收,河東村和附近幾個村子種了林小滿給的稻子的人家也都豐收了,產量比往年至少番了兩倍,打出來的米也比他們從前種的好太多,青平縣裏倒是不缺糧吃,這些人的口糧也足夠。
    而那些拿不出戶籍文書的,陸瑾一個不剩地都讓人給押送回原戶籍地,還真查出好些犯過案子的。
    秋收後就迎來的徐秋良和林大嬌成親的日子。
    原本,林大嬌想要穿一身新衣出嫁,但徐秋良說什麽不同意,這才想要找人做,剛好被林小滿知道了,便大包大攬了。
    林小滿自己畫了圖紙,拿了材料請陳奶奶給做的,又是陳奶奶幫著找人繡的。上麵的金絲銀線雖然是機器繡的,卻一點都不比這邊繡娘一針一線繡的差。
    甚至花樣更繁複新穎。
    這一身嫁衣,沒算人工就花了林小滿一萬多,那邊不要工錢,隻提出讓林小滿允許他們用這張圖紙製作喜服往外賣。
    林小滿自然應允,畢竟這麽繁複的喜服,手工費怎麽也得值個幾萬,拿到外麵去賣,怎麽也能賣個十幾二十萬。
    喜服拿過來就把林大嬌給嚇到了,實在是太漂亮了,不說用了多少金線,隻這手藝也是見所未見。
    這不得值個幾百兩?
    哪怕林小滿一再說隻要幾十兩,她也是不信,實在是這禮物太貴重,哪怕是以林二虎謝師恩的名義送來,林大嬌也不敢收,最後還是徐秋良發話,她才不太好意思地收下了。
    徐秋良自從秋闈後又收了幾個學生,每月束修都有好幾兩銀子。
    有人在得知他是林孝廉的先生後,時不時也會登門求字,也會有幾兩到幾十兩不等的潤筆錢。
    可是把村裏那些原本說林大嬌酸話的人給羨慕壞了。
    想說林大嬌嫁過去也是給人做續弦,可縣令大人親口說的,徐秋良沒娶過妻,兩人都是頭婚,這讓人連想說酸話都不知道說啥。
    一早,林有旺家就擠滿了來看新娘子的人,林大嬌穿著一身漂亮的紅嫁衣,頭上插著一腦袋和嫁衣相襯的金釵步搖,把人都襯得美豔不可方物。
    原本曬得有些黑的臉,也在林小滿的巧手之下,看起來細嫩白皙,雖然畫的不是這邊傳統的一字長眉和胭脂紅唇,卻看起來靈動又漂亮,更襯這身喜服,人都像是年輕了十幾歲。
    林小滿這套化妝品都是在那邊買的,換了幾種才選中這款,妝容也是和孟夢學的,畫出來的效果確實不錯。
    連唇上那一點點盈潤的紅,都透著精致漂亮。
    看過之人無不驚訝,“這是大嬌嗎?也太美了。”
    “對啊,這身嫁衣上麵繡的都是金線吧?這麽細的金線,比金子可貴多了,這得用了多少?”
    “哎呦,這一腦袋的金釵……大嬌今年種地是沒少賺,可也不能嫁個人都花裏了吧?嫁的男人又是個不能下地幹活的,這往後日子可咋過?”
    二奶奶不愛聽這話,咳了一聲,“說啥話呢?你們家閨女嫁個下地幹活的,俺閨女就得也嫁個下地的?俺姑爺就是不下地,也能保俺閨女一輩子也吃喝不愁,你們誰家姑爺能比得了?”
    眾人聽了後不敢再說,誰讓人家是前任族長夫人,現任族長的娘,隻要不想被穿小鞋隻能忍了,但心裏好氣哦。
    可又不得不承認,二奶奶說得沒毛病,諒徐秋良拿出的這些聘禮,就是一輩子啥也不幹,也不愁吃不愁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