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封邦立國 開拓北疆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A+A-


    王襄擊敗了車師國,然後下令讓天賜之城的那些流放的豪強、勳貴官員也繼續向這裏趕來。
    兩萬人的遷徙速度很慢,好在這一路上有護教騎士團的三千精銳護送,一路上的安全不用擔心。
    西域的冬天來的很快,王襄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裏將城市建造起來,要不然等到冬天來的時候,這些被流放到這裏的豪強、勳貴們沒有經受過北地的苦寒,可是真會凍死的。
    在王襄大量糧食,牛羊肉的供應下,又有來自匠作監的大匠們指點,再加上十餘萬人辛苦勞作,一座嶄新的城市在這片大地上快速修建起來。
    大乾天命二十八年秋,鄭王王襄於北疆築王城,曰北庭。
    【北庭建成,這座偉大的城市屹立在西域北疆,在之後的幾千年時光裏,這座城市都將是北疆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你的氣運點增加了。】
    在北庭建成之後,係統出現了提示,隻不過子玨陷入沉睡中,對這種事情並不怎麽在意,隻有出現一些重大事情,才會引來他的關注。
    北庭城的建造完成,讓王襄在北疆有了一個立足點。
    庭州這裏的環境雖然比不上天賜之城,但是周圍土地也是可以耕種的,隻不過這裏一年隻能耕種一次。
    不過好在北庭周圍的土地足夠廣闊,又有大量馬匹可以用來耕作,雖然人口數量少了一些,但是可以用更多的土地和馬耕來彌補。
    有了北庭作為根基,再加上王荊和王搏的支持,王襄的鄭國也開始快速發展壯大。
    前來西域北疆的大量遠征健兒們也得到了不少好處,這一批的遠征健兒來源複雜,有各地的熱血男兒,也有一些比較知名的豪強。
    在攻打車師國的戰鬥中立下功勳的也被王襄進行分封。而且在這裏的分封可不是中原那種食邑,而是邦周時期實實在在的封地。
    王襄在吞並了車師後,又擊敗了北匈奴,和北方的且彌,三年時間,鄭國已經成了西域北疆的一方霸主。
    西域北疆,鄭國,新莒城。
    從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個城市的建立者有很大可能是來自齊地的莒城。
    林誌穿著一身皮甲,腰挎橫刀,大搖大擺的走在新莒城的大街上,這座新莒城規模並不大,說是一座城,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個城鎮。
    城牆不過三米高,周長不過五裏,城中的百姓也隻有三千餘人。他是這新莒城城主徐芥手下五個都頭之一。
    說是都頭,實際上就領了五十個兵,和中原相比,這裏的都頭過得更滋潤。
    這家夥原本是青州一個私鹽販子,跟著當地一個豪門大戶一起走私海鹽。敢做私鹽買賣的自然不是什麽善茬。畢竟一旦被發現了,那就是掉腦袋的買賣。
    原本在當地州郡官員以及勳貴的掩蓋下,這些人在海邊一些小島上嶼跟沿海的漁民合作開鹽場,賺了不少錢。
    大乾對於民間的掌控力度其實也是比較有限的,即便是加派了繡衣使,可是諸夏太大了。
    即便是有繡衣使,也不可能麵麵俱到。
    巡察禦史人數就更少了,而且巡查禦史關注的乃是各州郡的官員,而私鹽生產都不在陸地上,別說巡查禦史了,就連繡衣使都不一定發現。
    朝廷大規模收拾那些豪強也是針對的是占地廣闊欺壓百姓的豪強,而這些私鹽販子們並不熱衷於土地,而且因為販賣私鹽要門路廣,結交很多人,又顯得他樂善好施。
    結果還被一些繡衣使巡檢雇傭,參與過收拾豪強們的戰鬥,甚至還被舉薦差一點就當了繡衣使。
    但是林誌根本不敢去,他可是清楚自己是幹私鹽的,這一次是沒被發現,可難保以後不被發現,到時候那就完蛋了。
    於是,林誌又繼續在齊地繼續幹起了販賣私鹽的買賣,他們和沿海的漁民合作,甚至生意越做越大,開始向其他郡縣擴張。
    但是莒城伯徐舉從朝廷中看到了更好的發財路子,皇帝陛下分封宗室和皇子前往西域封邦建國,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封國。
    眼見著家中爵位等他死後又要降低成子爵,徐舉就派人帶著部曲前往各地征召豪傑,準備跟著皇長子王襄前往西域。
    徐舉世莒城坐地虎,自然是清楚那些販賣私鹽的家夥,更何況他們家就是這些私鹽販子的庇護者之一。
    這些私鹽販子怎麽躲得住?徐舉的長子徐芥親自去海上的小島上找到林誌,但是林誌根本不信他,他在齊地生活的好好的,過得風生水起,腦子抽筋了才要去萬裏之外的西域北疆。
    因此不管是徐芥說的是如何天花亂墜,他隻當是耳旁風,後來實在是煩了,直接躲了起來不見人了。
    徐芥看到這種情況,氣哼哼的走了。
    海外小島雖然不錯,但是不種糧食,林誌依舊要帶人回來買糧食。結果就在他回去找相熟的商人購買糧食的時候,朝廷的精銳,臨淄衛一個都兩百精騎就將他們包圍了。
    徐芥和這些人合作做私鹽買賣,自然知道他們的弱點,每過一段時間肯定是要購買糧食,甚至連他們經常買糧商人都是他們的人。
    商人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派人前來埋伏,等到林誌等人前來買糧食的時候,直接將他們給包圍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私鹽販子,人數也不多,也沒有多少馬,落入陷阱被兩百精騎包圍,可以說是插翅難逃。
    到了這一步,林誌也很光棍,沒讓手下反抗,他們這點人,連那些精騎的弩箭都撐不住一輪就要被射成刺蝟了。
    於是這幾十人的私鹽販子就成了徐芥的俘虜。
    隨後,就在這附近的一處小鎮上,一個穿著黑色官服,自稱是莒城令佐官的小官,隻用了片刻的功夫,就快速將林誌這些人的罪名給確定了。
    林誌都要懷疑,這麽短的時間裏,他隻是將自己等人的名字寫了一遍吧。囊球的,一個全家流放八千裏的大罪,喝口水的功夫就定下來了?連入檔上報都沒有,這就完了?
    等到他看到流放隊伍中,擔任護軍將領的竟然是徐芥後,立刻就明白了。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