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增補 官不聊生

字數:3499   加入書籤

A+A-


    在聽完了王顥的解釋後,王信最終決定將議親加入,‘八辟’最終變成了‘三辟’。
    這個時候再叫‘八辟’就已經有些不合適了,因此王信將‘八辟’改成了‘三議’。
    雖然‘三議’對不少人留下了司法後門,給了司法特權,但是在封建君主集權製度下,這種事情是無法避免的。
    就像那句話說的,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就是瘋子了。
    王氏很清楚,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必須是相匹配的,這一點不僅在子玨留下的書籍中有說過,王氏這些年保存下來各種書籍,以及史書中都可以看出來。
    就像是邦周時期的禮法,到了現在已經有很多不適用了。當年的井田製難道還能再繼續用下去嗎?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王氏一族雖然尊敬孔子,但是對他的一些學說並不認同。同時對於儒家那些崇古的做法很是反感。
    儒家經常會推崇上古時期的一些聖王,以此來勸諫。但是王氏可是從殷商就傳承下來的家族,對於上古殷商時期的曆史,比他們更清楚。
    所以,每當儒家要拿上古時期的事情來勸諫的時候,王氏總能拿出來更詳細的記錄出來,辯的儒家士子啞口無言。
    對於崇古貶今這種行為,王氏一直以來都不喜歡。這些崇古貶今他們是真的崇拜上古時期嗎?真要讓他們生活在那個時代,估計沒幾個人受得了,他們崇古隻是為了貶低現在。
    貶低他們所看不慣的或者不支持的事物,亦或者是一些會損害他們利益的事務。他們的目的從來都不單純。
    至於說上古時期,聖王在世,百姓安居,人人有田種,天下大治等等,真實情況是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所謂的百姓安居樂業,完全就是在扯淡。
    時代在變化,大乾的律法也需要不斷的完善。
    王氏沒有搞什麽祖宗之法不可變,從淮國開始,王氏都是在主動推動改革。
    《大乾律》經過增訂補充之後,又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問題。‘罰金贖罪’以及‘官員議罪’。
    ‘罰金贖罪’這一條在夏朝就有,即便是幾次變法,都沒有將這一條取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錢的問題。
    “夏後氏不殺不刑,死罪罰二千饌。”這句話說的是夏朝的君王對於死刑犯可以用罰金贖罪。
    饌是重量單位,相當於六兩銅,兩千饌相當於三百七十五斤銅即可以免除死罪。
    當時銅是什麽?是武器、是財富,對於一個國家極為重要。
    此後曆代也各自都有罰金贖罪的方式。大乾同樣也有罰金贖罪,當然大乾律中殺人死罪是不可以用罰金贖罪的,後來又增補了流放也不能。
    對於罰金贖罪,法家一直以來都有爭論,其中爭論最多的有兩條。
    第一,罰金贖罪可能導致貧富異刑,富人犯罪和窮人犯罪完全是兩種懲罰方式,甚至極端的一些就是富者生,貧者死。
    第二,罰金贖罪可能導致再次犯罪。這裏麵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犯罪者為了籌集贖罪費用,可能會鋌而走險,再次犯罪。
    或者也可以說罰金贖罪讓法律對富有者失去威懾力,給他們一種隻要有錢就能為所欲為的錯覺,從而導致這些人肆意踐踏法律,最後造成法律變成一紙空文。
    但若是全麵禁止這種罰金贖罪也不可能,在這種時代,不能一直都是嚴刑,適當的寬恤也是必要的。
    王信和法家諸多大賢商議了一番之後,最終保留了‘罰金贖罪’,但是罰金贖罪的範圍被進一步縮小。
    對於輕微犯罪,大乾律中是以鞭刑,杖刑,亦或罰以勞役。另類變相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或者判處監禁幾年之類的同樣可以繳納贖金,至於流放罪和死罪不能交錢贖罪。
    以前大乾律法監禁是可以交錢贖罪的,現在修改成一年以下監禁才能用錢贖罪,一年以上同樣不可以交錢贖罪。
    相比起來罰金贖罪獲得的那些金錢,王信覺得,抄家流放獲得的更多。各地的豪強就如同是韭菜一般,割了一茬,用不了十幾年就會有新的豪強出現。
    抑製豪強,就應該推行可持續性竭澤而漁。這樣不僅獲得大量財富,同時還能持續性的向邊陲之地移民。
    將罰金贖罪的限製在更小範圍之後,王信和眾人開始商議官員議罪這一條。
    官員議罪自古以來就和平民百姓不同,法家和儒家另一個突出矛盾就是在官員議罪,大乾在立國的時候,對於這一條法律還算寬宏,畢竟天下紛亂多年,能夠做官的人太少,所以寬宏一些。
    但是現在立國已經數十年了,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儒家推崇周禮,在周禮中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之說。而法家則主張官民同罪。一直以來《大乾律》中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
    現在王信和法家大賢在結合大乾立國以來,官員犯罪,徇私枉法的情況進行了總結。
    然後發現,官員犯罪的數量一直在走高,而且官員犯罪,其所造成的危害性遠不是平民百姓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可以相比的。
    王信直接說道:“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以後官員犯罪按照百姓犯罪刑罰之上再加一等!”
    王信的態度讓不少法家子弟極為擁護,但是其他人就對這套刑罰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惡意。
    官員犯法,罪加一等啊!
    王信將增補好的《大乾律》交給左右丞相,然後左右丞相和三公九卿們進行查看,若是對其中有異議可上書給王信,而三公九卿們在看到增補好的大乾律皆是沉默不語。
    過了片刻之後,其中一人說道:“昔年,商君變法,秦國強盛,然其法之苛刻未之有也,即便是商君最終也難逃作法自斃也。”
    “汝等今日之法,不遜色商君也,汝等就不怕作法自斃乎?”
    可惜他的這番說辭,完全是在對牛彈琴,法家士子從來不怕作法自斃,他們追求的是以法變革。甚至更極端的一些法家子弟追求五鼎食,至於五鼎烹,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眾人看著眼前的增補好的律法,這也太嚴苛了,官不聊生啊!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