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天意如刀 王澈崩

字數:3443   加入書籤

A+A-


    大乾上林苑。
    風吹麥浪,眼前一片金黃。幾個月時間一晃而過,數千畝土地上,已經有大量百姓正在勞作。有了肥料的加持,這些土地的產量比去年要好。
    甚至可以說,這些土地的糧食產量已經超過了大乾畝產曆史最高的產量。
    看到匯總來的數據,郭誠興奮的無以複加,帶著幾位弟子就興衝衝的來到長春宮中。
    “陛下,大喜啊,大喜啊!”郭誠興奮的說道。
    “郭卿有何喜事?”王澈笑著說道。
    郭誠先是衝王澈認真行禮,然後才說道:“陛下,上林苑試驗田中,畝產最高的一塊地達到了五石,此乃祥瑞啊!”
    “畝產五石?”王澈也大為震驚,要知道一直以來,大乾農業技術不斷進步,官府鼓勵耕種,大乾一畝上田的產量也不過是產出兩石糧食。現在糧食產量直接提升了一倍,這若是能推廣開來,大乾再不用為糧食擔憂。
    “對,畝產五石,其他還有不少田畝畝產四石有餘,甚至就連產量最差的田畝也有兩石半以上。”郭誠很是興奮的說道。
    “陛下,我們已經計算好了肥料最佳的配比,隻要有足夠的肥料,大乾所有的土地都能有四五石的收成!”
    大殿中,不管是侍從還是官員聽到這話,都很興奮,紛紛向王澈恭喜。
    “恭喜陛下,此乃天賜也!”
    “恭喜陛下,有此肥料,大乾萬年也!”
    一時間大殿之上很是熱鬧,但是王澈在聽到郭誠到話之後,瞬間冷靜下來。
    ‘隻要肥料足夠!’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一些字就將王澈心中的火熱澆滅了一半。
    漸漸的眾人也發現了王澈表情有些不對,原本恭喜的聲音也漸漸小了下去。旁邊的丞相魏忌上前道:“陛下可是有什麽問題嗎?”
    王澈歎了口氣:“諸卿都覺得此乃是天大的好事,按說的確是好事,隻是諸卿可知所需肥料有多少嗎?”
    剛剛還興奮的眾人瞬間呆住了,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
    “大乾有糧田萬萬畝,即便是每畝田地需要一斤肥料,就需要萬萬斤,而朝廷捕巨鯤一年能捕多少?”
    “去年,鎮海王捕捉巨鯤三十一頭,得巨鯤骨六萬五千斤。”
    “即便是鎮海王派遣海軍全部去狩獵巨鯤,一年下來又能得到多少鯨魚骨?無非是十餘萬斤罷了,可大乾的土地有多少?杯水車薪啊!”
    聽到王澈的話,眾人心中頓時就涼了。大乾田畝億萬,所需的肥料何嚐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現在看來,想要依靠捕捉巨鯤來獲得肥料的想法基本上是落空了。
    看到大殿中群臣有些泄氣,王澈接著說道:“雖然巨鯤骨骼不足以獲得足夠的肥料,但是也可用其他骨骼,而且這巨鯤也是渾身是寶,至於肥料再找其他辦法吧!”
    雖然想要依靠獵殺巨鯨來獲得肥料,提升產量想法落空了,但是獵殺巨鯤卻沒有停止。一頭巨鯤所能提供的價值極高,至於說鯤骨肥料,隻不過是順帶而已。
    不管是巨量魚肉還是魚油、巨鯤皮、鯤須等,就算是按照市場同類物品最低價格來算,這樣一條巨鯤也能帶來數十萬貫的財富。
    這樣一條來錢的路子,朝廷也不能攔著不做。
    巨鯤骨粉雖然不足,但是也能讓不少田地獲得豐收。朝廷下令讓海軍尋找海島上的鳥糞石,想要用鳥糞石來作為肥料,隻是鳥糞石並不是那麽容易找到的。
    雖然大乾一直在開拓,但是開拓的速度已經明顯趕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了。而自從王澈登基以來,天下就不怎麽太平,南蠻作亂,北方大旱,南方洪水。
    好在大乾實力強大,有諸多賢臣輔佐,皇室也不斷派出人手巡視天下,這樣維持住了大乾的穩定。但是朝廷將目光轉移到大乾內部之後,對北方的草原的關注就小了很多。
    伴隨著朝廷草原戰略收縮,草原各族都發展壯大了很多,這些年來鎮北都護府作為仲裁,朝廷在草原的威勢越發高漲。
    草原上的胡人們在休養生息數十年之後,早就開始相互廝殺了。
    一開始,這些胡人還擔心大乾會出兵幹涉,但是後來鎮北都護府並不怎麽幹預,這也讓那些草原部落的膽子越來越大。
    幾乎每過一兩年就要為了草場、人口打上一次,當然這其中也有鎮北都護府的影子。
    鎮北都護府借助這些草原部落各自的矛盾,一直將草原各部的力量都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水準。
    表麵上看草原諸部一直都處於掌控之中,但是實際上經過不斷廝殺的草原部落實力卻在不斷提升。平衡和養蠱的模式雖然能壓製草原一時,但是在科技和生產力沒有大發展的時候,是不可能真正掌控草原的。
    王澈自從登基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的維持朝廷,雖然現在看來天下依舊平穩,大乾如日中天,但是他卻感覺到了一絲頹勢。
    即便是他不斷派出繡衣使、巡查禦史巡視天下,但是各地依舊會有不法之事,而天災也開始頻繁出現。肥料的問題更是讓他直觀的感受到了天意。
    王澈第一次感覺到了疲憊。
    大乾元興二十四年,王贇病重,常年在海外與風浪相搏,縱橫四海,威壓扶桑的鎮海王病重。王澈派人接替鎮海王的職務,然後將王贇迎回洛陽。
    大乾元興二十四年春夏之交,鎮海王薨逝。而王贇的薨逝似乎打開了一個開關,緊接著內相王宗薨逝,又一年,王澈病重。
    短短兩天時間,皇室中兩位重要人物薨逝,皇帝病重。這讓皇室對朝廷的掌控降到了最低。
    好在皇室中還有良才可以頂替,隻需要過一段時間,就能恢複。不過王澈第一次感覺到了天意如刀。
    就是那種明明你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但是你即便是用盡了辦法,卻也阻止不了,隻能延緩,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慢慢墜落。
    天意如刀,不是誰都能逆天而行的,大乾元興二十五年秋,王澈崩於長春宮。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