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朝廷向你購糧,是給你體麵

字數:3163   加入書籤

A+A-


    朝廷賑災的動作很快,僅僅隻用了三天時間,第一批糧食就開始起運。禦史大夫晁錯帶著五千精卒和十五萬石糧食前往兗州、豫州。
    同時淮安也有一支三千人的大軍護送著十萬石糧食前往青州。與此同時,還有巡查禦史、繡衣使跟隨前往。
    晁錯出身官宦世家,從小就很聰明,先帝時期就已經作為巡查禦史巡查天下,很清楚各地官員們弄虛作假的手段,和勳貴豪強們的貪婪。
    因此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是卻屢次上書,對各地勳貴豪強官宦世家進行壓製。他很清楚地方勳貴豪強世家的壯大,會擠占小民的生存空間,威脅到朝廷的安定。
    為官數十年來,被他處置的勳貴、豪強、官宦世家,足有二三十家。可以說很得皇室信任,自身也很有能力,若是不出意外,很有可能是下一任丞相。
    “子啟,你隻需要在朝中按部就班,幾年之後,老丞相致仕,你自然就能升任丞相,何苦來蹚這趟渾水?”晁錯腰背挺的筆直,眼中仿佛有無窮光芒,整個人似乎都散發著一股光華,眼睛似乎已經跨越的千山萬水。
    “元德啊,人這一生,總有一些事情是必須要堅持的。有的人死去的時候,就如同樹葉飄落,悄無聲息,而有的人死去,天下都為之悲痛,太史為其立傳,百姓世代傳頌。
    吾幼年從師學習法家之道,後入學宮,入仕之後更是巡視天下,吾知曉百姓艱辛,看到了無數弊端。怎能碌碌無為?如此如何對得起恩師,對得起陛下,對得起這一身所學?”
    陳碩聞言,微微一愣,隨後漠然。想必沒有人不願意追求這人生最高榮譽。
    “更何況,這一次中原大旱,我的家鄉也在其中。吾雖不材,但家鄉有難,又豈能坐視?”
    “此番一別,君上珍重。”
    兗州、豫州、青州的問題並不算特別嚴重,兗州豫州乃是中原精華地區,青州則是先淮齊地,自古以來都是富庶區域。
    這裏土地平曠,開發程度極高,人口極多。也正是因為這裏人口實在太多了,一旦遇到各種自然災害,常平倉的糧食根本不夠用。
    一旦這個時候有人扯旗,立刻就能收攏大量百姓,想要平定非要花費大量時間不可。到時候很有可能將這片精華之地打爛。
    好在朝廷下發詔令,對於那些為了活命,加入盜匪,沒有犯下嚴重罪責的,隻要不是殺人放火這樣的重罪,都予以赦免,讓他們投降,並且發放糧食。
    皇室知道底層的情況,天下大旱,地裏顆粒無收,百姓存量耗盡,各地賑災糧食也沒有多少。這時候想要活命的人隻能去偷去搶。
    在看到朝廷賑災糧食到了之後,隻要朝廷赦免其罪,這些人很快就會投降,亂民立刻就會散去。
    大乾在這裏的統治還很穩定,郡縣也沒有丟失,都在竭力維持周圍的秩序,約束百姓。少數一些叛亂在大軍感到之後被快速撲滅。
    流民雖然在不斷增加,但是有了朝廷的賑災糧食之後,局麵在快速穩定下來。各地勳貴、豪強、官宦世家也紛紛配合,捐獻了一些糧食。
    畢竟若是真有一些不要命的家夥,聚集大量流民進攻他們的莊園,他們也頂不住。再加上這一次來的人是晁錯,這些勳貴、豪強、官宦世家知曉其是個心狠手辣的主,不敢肆意妄為。
    同時除了官方賑災外,朝廷還鼓勵各地商人運送糧食到這裏販賣。
    大乾朝廷稅收並不算高,隻要各地官府不去收取各種苛捐雜稅,百姓手中還是有些閑錢的。晁錯這一次賑災,要最大程度降低損耗,誰敢在這上麵給他耍花樣,晁錯就敢將他全家誅殺,三族流放。
    務必要讓這些災民沐浴在大乾皇帝陛下的皇恩之中。
    威武雄壯的大乾精卒到來,地方上的勳貴、豪強、官宦世家都感到戰戰兢兢,各地的農兵也被召集來,然後領了軍令外,又率領一隊士兵回返各郡縣。
    晁錯在衙門召集中原各地的糧商,以及豪強、勳貴等豪門大戶,然後按照之前三年的平均糧價向他們收糧。
    那些敢於囤貨奇居,高價售糧的商人直接就被晁錯下令抄家。在有了前車之鑒的情況下,沒有那個豪門大戶頭鐵著非要和他碰一碰的,紛紛老老實實的將糧食賣給他。
    朝廷願意心平氣和的跟你談,伱最好體麵的接受,畢竟朝廷不會一直都這麽心平氣和。有大軍鎮守,敢於搞小動作的那就是拿自己的三族開玩笑,想要三族消消樂。
    晁錯本來隻有十五萬石糧食,並不足以賑濟兩州百萬災民,但是從這些豪門大戶身上又購買了數十萬石糧食,手中的糧食立刻就寬裕了。
    緊接著晁錯開始一邊以工代賑,修複各地水利設施,修整馳道運河,一邊開始將一部分流民遷徙前往琉球扶桑、河湟穀地、遼東、江南等地。
    中原之地人口過於集中,以前朝廷想要遷徙這裏的人口很困難,隻有到了這種大災之年,才能夠大量遷徙百姓。
    晁錯強力執政下,兗州和豫州很快就恢複秩序,與此同時,青州和徐州北部的局勢也已經被控製了。朝廷特意讓鎮海侯率領海軍前往青州,運來了大量魚肉和稻米。
    同時鎮海侯下令,凡是能夠將糧食運送到災區的,不論是豪強還是商人,都可以按照比例獲得鹽引。
    青州這裏有長蘆鹽場在,鹽產量極多,可以輕易用鹽引換取大量糧食。與此同時,鎮海侯王馳從青州遷徙了大量百姓前往江南還有琉球和扶桑。
    皇室對海外很重視,隻可惜,大乾的百姓寧願前往西域、南疆、河湟之地,也不願意前往海外,因此直到現在為止,大乾在大琉球島嶼上的人口也不足一萬戶,至於說扶桑,人口剛剛達到三千戶。
    現在青州大旱,正好可以遷徙一些人口前往海外,充實琉球和扶桑。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