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關乎國本豈容兒戲

字數:3777   加入書籤

A+A-




    老朱膝下如今有十三個皇子,在大本堂裏,不少皇子都是不學無術的紈
    可老二老三老四經過宋楓的調教,都變成了應天府中聲名在外的人
    剩下幾名懂事的皇子,都在翹首以盼地等待著宋楓的指點,幫他們發掘自身的天賦才
    老朱也早就下了命令,今後宋楓對皇子們可以任意教誨,發掘他們身上的潛
    等到載著朱樉的馬車離開了風月樓,宋楓立刻找來了錦衣衛副統領黃
    “現在馬上派人進入應天府巡視,尤其是秦王妃的一舉一動,一定要給我盯緊”
    “若是有人敢傳出秦王妃與我之間的流言蜚語,不管用什麽方法,給我全都拿下!”
    “說不定秦王妃正在籌劃著什麽不可告人之事,一旦有情況,立刻向我匯”
    “標下領命!”黃堅拱手領命離
    宋楓的眼睛漸漸眯成了一條
    他打算把所有的流言蜚語全都扼殺在搖
    他絕不能讓秦王朱樉顏麵掃地,也絕不能讓秦王妃冒犯了朱家皇室的威
    朱樉一直以來對自己都言聽計從,十分信
    偏偏秦王妃如此不安分守己,要做出此等不守婦道之事,到底是有何目的呢?
    難不成蒙古人真的打算重新入侵中原,企圖複辟?
    奉天
    戶部尚書王博按照老朱的意思,把最新的土地收稅政策攤丁入畝在朝中進行了公
    老朱想要通過推行攤丁入畝這一政策,在朝中樹立一定的威
    然而,當戶部尚書把最新的土地稅收政策公布之後,卻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
    攤丁入畝的政策是解放勞動力的一條稅收政策,對官僚階級來說並沒有實質性好
    朝中大臣陷入到交頭接耳之中,全都竊竊私語起
    老朱一臉正色地坐在龍椅上,威嚴地看著一眾大臣,沉聲道:“諸位愛卿若是有什麽異議,不妨提出來一起商”
    朝中大臣聽了老朱的話,全都停止了討論,卻沒有敢向前一步來說政策的不
    “你們若是沒有意見,那咱就這麽定下了?”
    吏部尚書趙好德突然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政策極為不妥,若是實行這樣的政策,那天下良田豈不全都荒廢了?若是人人都從商,恐會傷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
    刑部尚書韓士原跟著出列說道:“臣以為趙尚書所言極大明根本在於農,若是因此而解放了耕田的農民,豈不是讓天下陷入大亂?”
    禮部尚書張籌見前麵兩位尚書都如此直言不諱,也豁出去
    “陛下,臣以為士農工商各司其職,才合乎禮若是有違禮法,那便江山危亡之際,更何況這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收稅政策,豈容隨意更改?”
    禦史台汪廣洋連忙出列跪在地上道:“三位大人說得有理,臣附議!”
    “臣附議!”
    有人開先河反對後,朝中大臣們紛紛站出來開始站
    附議的人越來越多,大多都是位高權重的朝廷老油
    攤丁入畝的政策明顯是針對到了他們的搖錢樹,他們自然想要反
    一旦這樣的政策實行下去,今後他們名下的那些萬畝兩天,上哪兒還能有收益啊?
    朝中大臣們心中已經猜到能想出如此土地稅收政策的人,隻能是能力出眾的宋
    隻有宋楓能給老朱出這麽刁鑽的主
    宋楓這是自己吃飽了就想要把他們的鍋都給砸了,那他們能樂意嘛?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宋楓身上,都想要看看宋楓針對現在朝中的局勢要如何應對?
    老朱不耐煩地看著台階下的一眾大臣,哼道:“你們到底是覺得這條政策不好?還是擔心政策的實行影響到你們自己的那點利益?”
    老朱一針見血的話,讓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冷汗直
    尤其是那些一直都利用名下良田賺得盆滿缽滿的官員們,更是無比汗
    原來他們所做的一切,老朱比任何人都清
    之所以老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因為這些事情還沒有傷及到百姓利
    而且一旦老朱想要插手去管,所麵臨的事情複雜程度超乎了他的想
    所以老朱幹脆擺爛不管了,隻要沒有傷及百姓利益,他也沒那麽多閑工夫去
    但這些官員們所貪下的每一筆,老朱都是能做到心中有數
    若是有一天這些官員不好好為大明辦事,老朱隨時可以用這些貪汙的證據把他們押入大牢,然後再抄
    到時候這些官員們貪得再多,也都是朝廷
    以吏部尚書趙好德為首的那些官員連忙跪在地上,一臉驚恐地喊道:“臣不敢!”
    看到朝中大臣戰戰兢兢的樣子,宋楓突然笑
    “你們有什麽不敢的?剛剛不就在反對新的土地稅收政策?”
    “你們剛剛說,實行新政策,那是將大明江山社稷毀於一旦?”
    “那我倒是想請教一下諸位大人,若是有天我大明人口增多,經濟繁榮昌盛,四方來朝,這又算什麽呢?”
    禮部尚書張籌連忙回答道:“首輔大人所言之景,可算得上是大明盛”
    宋楓冷笑一聲,一字一頓地對跪在地上的大臣說道:“攤丁入畝的政策是我向陛下進諫的,我能保證實行之後,給大明帶來盛世!”
    刑部尚書韓士原連忙反駁道:“首輔大人,此事關乎國本,豈容兒戲?”
    “兒戲?你們幾個為咱們大明朝廷可做出過什麽卓越的貢獻呀?”
    “到底誰一直在帶著大明走向盛世的道路?是你們嗎?你們回答我?”
    “我給大明增加了國庫庫銀,還給大明研究出了畝產四石的糧”
    “如今大明在陛下的勵精圖治之下,工業日益繁榮,商業日益昌”
    “而你們卻還在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為江山社稷著想,不為百姓考慮,隻為爭取著眼前的那些蠅頭小利!”
    “到底誰才是兒戲?到底誰才是不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