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太後垂簾聽政

字數:4157   加入書籤

A+A-




    柳書直接進宮見了太後。
    太後殿中隻剩下兩個人,太後才皺眉看過去。
    “你今日進宮,所謂何事?”
    不等柳書開口,太後又不讚同的道:“如今你父親死了,多少雙眼睛盯著柳家?怎麽好在這個時候光明正大的進宮來?你是生怕盯著你的眼睛少了?”
    柳書神色淡然,全然將太後所說的事情當做了耳旁風,隻道:“太後娘娘,如今皇上之中,九安王也不在京城,李氏皇族宗室裏也多是庸懦無能之輩,這樣的情況,於您大有裨益,您如何能隻想著眼前的事情?”
    太後眼神猛地一變,眼神銳利的看向柳書。
    “你有什麽打算?”
    柳書氣定神閑的道:“如今的情況,理應請太後監國。”
    “監國?”
    太後眉頭一皺。
    柳書提醒道:“難道如今這樣的情況,太後還想讓權力全都落到別人的手中?若是皇上回不來,也應該是太後選定下一位皇帝,而不是任由臣子胡鬧。”
    此話一出,太後立刻就明白了。
    皇帝失蹤的消息她知道。
    九安王離開京城護送物資的事情她也知道。
    但皇帝離開之前朝中也做了不少安排,再加上之前發生的事情,所以她在猶豫,要不要在這個時候插手朝政,又或者說是以什麽樣的方式去接管。
    卻沒想到這個時候,柳書直接找到了宮中來。
    她好似醍醐灌頂一般,忽然開朗!
    皇帝和九安王不在,她身為太後,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上朝堂,垂簾聽政,匡扶社稷才是她應該做的事情。
    事情一想通,太後立刻露出了笑意,看向柳書的目光中也多了幾分讚賞。
    “你年紀輕輕,想事情卻極為周到,比你父親還要靈活幾分。”
    柳書略一低頭,謙虛道:“太後謬讚,我一心隻為太後謀算。”
    太後滿意的點頭,又道:“好了,這件事情哀家知道了,明日哀家就會親臨朝堂聽政,你也準備好,該有個一官半職了。”
    “多謝太後。”
    “隻是……”太後神色又忽然轉為凝重,擺擺手示意柳書不必多禮,她擔心的問:“皇帝忽然失蹤,並不是我們做的事情,這其中會不會有蹊蹺?若是皇帝以此為餌……”
    柳書目光一閃,堅定的道:“太後娘娘,不管皇上為何失蹤,此事都已成事實,而且已經好幾天了,您聽政乃是天經地義,就算是皇上回來,難道還能因為此事治罪不成?”
    柳書接著道:“況且,事已至此,皇上不管如何落難,想必回程艱難。”
    太後也聽懂了弦外之音。
    “事情要辦好。”
    “太後放心。”
    柳書離開之後,太後立刻叫張公公進來吩咐了幾句,又叫人將衣裳等一應事務都準備好。
    冷靜下來,太後揉了揉眉心。
    如今皇帝失蹤,她雖可一時垂簾聽政,但皇帝的消息總會傳回來,到時候皇位上的那個位置,又該扶持誰坐上去呢?
    皇帝無子,選取宗室年幼者?
    可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想來想去,太後隻好先將這件事情放在一旁。
    次日,眾位大臣都被傳到了朝堂之上,傅丞相便在其中,身旁還有幾個交好的官員,看見龍椅前麵放下來的簾子,其中一個低聲道:“看這樣子,應該是太後要垂簾聽政。”
    “可前幾天太後不是都沒什麽動靜嗎?而且先前太後一直都在修養,這……”
    “皇上離開之前吩咐我等各司其職,有事則向九安王與丞相回稟,可如今太後這麽一來……”
    身旁的幾個人都在猜測,但誰也沒有大聲說話。
    旁邊也有不少人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傅丞相則麵色沉重的看著那重新掛上去的簾子,心中隻覺得不安。
    皇上年幼之時,這簾子多少年沒有取下?
    皇上成年大婚之後,太後不再明麵上插手朝中之事情,可這簾子又重新掛了上來。
    皇上失蹤,此事本不敢宣揚,怕引得人心慌亂。
    可太後一垂簾聽政,皇上失蹤的事情恐怕就瞞不住了,九安王也還沒有回來,此事……隻怕棘手啊。
    眾人正以火箭,有人小聲的咳嗽了一聲,於是眾人頓時安靜下來,往台階之上看去。
    太後在宮女太監的擁簇中走上去,隔著簾子目光威嚴的看下來,朝中近乎一半的大臣立即行禮山呼:“太後娘娘千歲!”
    傅丞相和身邊的人猶豫片刻,並未及時行禮。
    下一刻,太後的聲音便傳來。
    “傅丞相?”
    傅丞相沉默片刻,往中間走了兩步,躬身行禮:“臣在。”
    垂簾之後,太後哼笑一聲,那聲音並不明朗。
    傅丞相垂著頭,心中愈發不安。
    如今的情況愈發叫人不知該如何應對。
    正此時,太後道:“皇上下落不明,哀家深為擔憂,但一切要以國家社稷為重,哀家這才垂簾聽政,傅丞相是對此有意見?”
    “……臣不敢。”
    “既然不敢,為何不行禮?”
    “……”
    傅丞相沒有言語,卻也沒有行禮。
    又一人出列走到傅丞相身邊,一邊瞧著簾子後麵太後的反應,一邊對傅丞相小聲的道:“丞相,如今皇上和王爺都不在,太後如此有大義名分在,你我還是先靜待,不可此時起了衝突啊。”
    此人是李殣這邊的人,也知道皇帝失蹤的事情,對太後所言並不驚訝。
    但太後此言一出,兩側文武百官已經開始前後議論了。
    傅丞相沉默片刻,不情不願的行禮:“太後千歲。”
    太後見傅丞相服了軟,心中滿意,又看向其他議論紛紛的大臣,將皇帝失蹤的事情解釋了一遍,又道:“皇帝有上天忽悠,哀家相信皇帝定能化險為夷,各位大臣要恪守己任,不可生亂。”
    “臣等謹遵太後懿旨!”
    “前戶部侍郎被革職,如今職位空缺,大有不便,著令柳書任戶部侍郎一職。”
    太後忽然如此安排,傅丞相猛地抬頭看去。
    戶部官職重中之重,太後才剛剛垂簾聽政,就如此明目張膽的安排柳家之人!
    他正要上前,突然被人拉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