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86章賊從廣西來

字數:4138   加入書籤

A+A-


    等到了萬壽
    太監們早早準備好了輿
    至正帝剛進萬壽宮,就直奔輿圖而
    此時王吉已經著人去請三位閣老,至正帝在輿圖上正在尋找劍南
    徐鶴跟在他身後小聲提醒道:“陛下,劍南司在四川萬縣之東,屬湖廣地界!”
    至正帝聞言一愣:“你知道看輿圖?”
    這個年代的地圖沒有比例尺,一些地點也有錯漏,不過徐鶴還是知道劍南司在什麽地方
    在謝鯤給他的山川地理輿圖上,曾經專門講過湖廣雲貴土
    說到土司官製,可能很多人都很糊
    搞不清又是宣撫司,又是宣慰司,又是安撫司,又是長官司……
    亂七八糟,五花八
    其實安撫司這個名字出自唐朝的官名——安撫
    安撫使是由朝廷派遣處理地方事務的官
    早在隋朝就曾設安撫大使,多為行軍主帥兼
    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視經過戰爭的地區或者災區,稱為安撫
    宋初沿之,為諸路災傷及用兵的特遣官員,後來逐漸成為各路負責軍務、治安的長官,以知州、知府兼
    前元置於四川、湖廣等少數民族地區,每司設達魯花赤一人,安撫使一人,下設同知、副使、僉事、經曆、知事等
    大魏朝基本沿用此
    安撫司設有安撫使一人,從五品,大概跟知府的職能差不多,隻不過擔任此官的都是土
    其下稍小的勢力還有長官司,蠻夷長官司,頭頭叫長官,正六
    大約相當於縣級行政機
    而劍南司全稱就是劍南長官司,歸屬於忠路安撫司管轄,
    很快,徐鶴便在湖廣西麵接壤四川的突出部找到了劍南司的位
    至正帝順著徐鶴手指的方向看去,臉色更加凝
    這地方,正好切入四川行省【腰間】,向上走是夔州府,向下走是重慶
    此地不僅地勢險要,而且還是少數民族的聚集
    至正帝皺眉道:“這忠路安撫司附近我記得還有個叫忠……”
    “忠孝安撫司!”徐鶴道,“陛下,附近不僅僅有忠孝安撫司,還有金峒、龍潭、東鄉五路、忠峒等安撫司,施南、容美、散毛、忠建等宣撫司!”
    “你竟然記得如此清楚?”
    “小臣沒事就喜歡看些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的書籍!”
    “你是懂兵策的,你說說看,這些人是從哪冒出來的?總不會是土司兵吧?”
    徐鶴早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施州衛這個地方,上是湖廣行省的鄖陽府,下是永順宣慰司、靖州宣慰司,東是長陽、荊州等
    首先鄖陽和荊州都是朝廷重兵把守的地
    荊州就不說了,重要性不言而
    鄖陽這個地方,連接陝西關中,全都是崇山峻嶺,不可能莫名其妙冒出一股叛賊而不被發
    那麽,現在隻有兩個可能,一是從四川進入湖
    二是從南邊的宣慰司地盤進入湖廣與四川的交界
    這樣一推算,結果就出來
    放著天府之國不待,跑去全都是深山老林的施州衛,這地方,就算在後世,也是恩施地區,著名的神龍架就在這
    反賊跑這裏來作甚?
    抓野人嗎?
    那也就是說,隻剩下一個可
    對方是從土司的地盤通過,想要去四
    所()
    以,徐鶴肯定道:“回稟陛下,賊人從廣西北上,經過宣慰司到達的施州衛劍南司!”
    “哦?”至正帝聞言驚訝道:“你能肯定?”
    徐鶴點了點頭:“查驗不難,隻要找一找廣西和湖廣交界處的靖州,最近有沒有什麽異常,或者查驗一下廣西北上貴州後,路過的銅鼓衛與鎮遠府有沒有異常即”
    至正帝聽到這些名字,轉頭看向輿圖,分別找到這幾處
    就在這時,急匆匆的腳步聲傳來,徐鶴微微側頭,隻見伯父和秦吳二人已經到
    “陛下,老臣等剛剛得知反賊之事……”
    秦硯的話還沒講完,至正帝大袖一擺不耐煩道:“我問你們,長沙之戰具體什麽情況,盛正奇到底在長沙剿滅了多少賊人?”
    秦硯連忙道:“陛下,大喜啊,據盛正奇稟告,長沙府陷,共斬殺反賊一千三百餘級,俘虜二百一十三人!”
    “匪首呢?”
    “額……”秦硯頓了頓趕緊道,“據盛正奇回報,匪首可能隱匿,正在全城大索!”
    至正帝聞言頓時大怒:“一千餘人,剩下的人呢?這一千餘人困守長沙這麽大一個府城,最後竟然耗著朝廷十萬大軍兩個多月?”
    吳興邦出列道:“賊人或與賊首等到城破,一齊隱匿城中,應著盛正奇派遣手下將士在城中甄別士庶!”
    徐鶴聽到這話,撇了撇嘴,這種話也就沒帶過兵的人才說得出
    藏人?在哪藏?又不是長沙本地人,這些生麵孔操著外地口音,根本沒法
    除非,這些人進長沙前,不過是虛張聲
    朝廷因為合肥之事,猶如驚弓之鳥,奔著先北後南的策略,剿滅合肥之敵後轉而南
    等到了長沙城下,所有人慣性思維裏,都是長沙城此時鐵桶一般,加上城池高深,不敢輕掠其“鋒”,實則這城裏僅僅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真正的反賊壓根沒有前方傳遞回來的那麽
    至正帝對吳興邦很是失望,但這件事實在太過丟臉,他也沒有質疑吳興邦的話,而是轉而問道:“徐嵩,劍南司的人馬怎麽回事?”
    大伯連忙躬身道:“回稟陛下,老臣在來的路上一直思考這幫賊人從何處來,剛剛入宮前,老臣已經大概知道”
    “從何而來!”
    徐嵩抬頭道:“應是從廣西而”
    至正帝微不可查地看了一眼徐鶴,然後又問道:“你有證據嗎?”
    “老臣已著人翻查兩月來,湖廣靖州府尤其是渠水一線,以及貴州新化江、鎮遠府邛水江一帶有無異動!”
    至正帝聽到這,心中感歎,這徐家兩代人,果然都是知兵之
    要不是知道緊急軍情要第一時間入宮奏報,他甚至懷疑這伯侄兩人在宮外已經商量好
    眾人都在等著驗證徐嵩所言,至正帝則開始考慮自己這個女婿的未來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