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七章 常千裏,來得巧(四更)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常千裏站在金陵城外,感歎良多。
幾年前與胡家的一次合作,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了常家。
向子期看著回憶中的常千裏,搓了搓手:“大金陵,我們又回來了!”
常千裏抬起頭,看著頭頂的水關城牆洞,輕聲道:“是啊,又回來了。這次回來,你們要去那裏看看嗎?”
那裏,指的是格物學院。
向子期看向手持折扇,一身風流的韓靖之,還有拿著酒壺開始嘬的錢竹汀,問道:“要不要回去瞧瞧?”
折扇嘩的一聲合起。
韓靖之將折扇在手心中一拍:“先生說過,飛就飛出去了,不要老惦記起飛的地方。在學院裏,全心全意修習本領,出了學院,就要全心全意為百姓做事,為朝廷做事。讓我說,還是不去為好。”
錢竹汀很是懷念當年的日子,雖然辛苦與疲憊,可學問終歸是自己的,本事也是自己的,看著更顯繁華的街道:“遠遠看一看就是了,咱們這身份不適合過去。”
向子期背負雙手:“那也隻能如此了。”
畢竟是隱秘戰線的人,與格物學院走得太近,一旦被人發現了傳到草原上,那危險可就太大了。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小心駛得萬年船。
船停泊之後,常千裏吩咐了幾句,便帶人前往珠寶廊,進入了南洋瑪瑙鋪子。
周燦看到來人,笑著迎接:“這不是常東家嗎?何時來的金陵,也沒差人送個信。”
常千裏抬手:“周掌櫃,我們也是剛到金陵,有些事需要找胡東家,不知——”
“在,就在後院,你來得倒是巧了。”
周燦笑著往裏麵請。
常千裏以為來得巧,隻是碰巧胡大山、胡恒財都在,可見過兩人,寒暄之後,胡大山的一番話改變了這個看法。
胡大山一臉笑意,吩咐胡恒財將弄一份請帖來,然後遞給常千裏:“你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山西商人了,雖說出關的收益被朝廷截留了,支給了山西行都司,可常家其他買賣是一點都沒耽誤,想來接下這請帖沒任何問題。”
常千裏接過請帖看了看,皺眉道:“鎮國公邀我集議商事,鎮國公為何知我要來?”
“鎮國公?”
向子期、韓靖之好奇起來。
胡大山哈哈大笑起來。
胡恒財解釋道:“常東家的名字是我方才添上去的,這請帖上其他的字都是印刷好的。”
常千裏這才注意到墨跡未幹,疑惑地問:“那此番鎮國公廣發請帖,是要商議何事,可有消息?”
胡恒財坐了下來:“有些消息,但也不算什麽消息。”
常千裏被胡恒財這句話搞糊塗了,看向胡大山。
胡大山端著茶碗:“傳聞戶部虧空,陛下給了旨意,命鎮國公在一個月內籌集五百萬兩銀鈔,以支用各處。”
“一個月,五百萬兩?”
常千裏、向子期等人更是震驚。
韓靖之看著請帖,裏麵確實沒什麽實質性的內容,隻是說了時間、地點,沒說緣由,便將請帖遞給了錢竹汀。
常千裏感覺傳動的請帖有些燙手。
五百萬兩的虧空可不好補,鎮國公發請帖,顯然是想讓商人來補這個窟窿,這也就意味著,去了,很可能會被宰一刀啊。
錢竹汀看過請帖之後,對常千裏道:“東家,鎮國公邀請商人的次數可不多,但每次邀請,都是共贏之事,我認為,這集議該去。”
胡大山見常千裏皺了眉,開口道:“上上次,鎮國公邀請商人,將澳洲黃金礦采礦權賣了出去,這事常東家聽說了吧?”
“有所耳聞,隻是後續沒了消息。怎麽,鎮國公這次是打算二次發賣采金礦權嗎?”
常千裏詢問道。
胡恒財在一旁插了句:“黃金礦采礦權自然不可能這麽快發賣,要賣,那也是等到黃金船歸來,天下沸騰的時候賣,這樣商人才放心,朝廷也能賣個好價錢。”
常千裏也認為如此。
向子期眯著眼,問道:“采礦權集議是上上次的事,那上一次是?”
胡恒財看向胡大山,胡大山抿過茶水,舒緩地說:“《航海八萬裏》這本書,你們應該知道吧?”
錢竹汀將腳邊的背包打開,取出裏麵的書晃了晃:“那,路過開封的時候就買了,還是托人走關係,用一頓飯外加三百文換來的。常東家還想買一些運去山西售賣,可聽聞這書官府統一售價為一百文之後,便打消了主意。”
常千裏點頭。
這書在開封暢銷一時,又記錄了鮮為人知的大航海之事,不少人家在爭搶購此書,想要窺看大遠航過程中驚天動地的事。
為了買到這書,確實花了點心思。
胡大山嗬嗬笑道:“這書在金陵的價格已經穩定了下來,就一百文。隻是你們有所不知,在這書正式發售之前,鎮國公召商人集議,拿出了製作精美的《航海八萬裏》,每一本售價都高達一千六百兩有餘。”
“啊?”
常千裏震驚。
一本書,一千六百兩,是鎮國公瘋了還是你們瘋了,要不然我瘋了?
胡恒財頗是惋惜:“若不是當時叔父不夠堅決,咱們還能多買下十二本。”
常千裏思索了下,問道:“一本書,如何都不太可能價值一千六百兩,其中另有玄機吧?”
胡大山站起身來,彈了彈衣襟,嚴肅地說:“是啊,因為那些書裏麵,有洪武皇帝閱本——還有,東宮太子閱本。你別驚訝了,也別渴望了,買到這書的人不會輕易轉手。”
“說這些隻是想告訴你,鎮國公召商人集議,正如這位錢夥計所言,皆是共贏之事,沒有隻讓商人吃虧,他獨占利處的情況。所以啊,這請帖,你想去,等十日,你跟我一起去。若不想去,這請帖作廢便是。”
“去,為何不去!”
常千裏起身,堅定地喊道。
洪武皇帝閱本,你告訴我才一千六百兩?
這玩意若是放個幾十年,興許能翻幾倍的價,拿著一本書到金陵換一座大院子都有可能。
鎮國公的人品還是過得去的,他雖然對航海貿易采取重稅之策,卻也是這些年來,朝廷裏麵最不歧視商人,與商人關係最深的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