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八章 兩千裏移民(一更)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A+A-


    顧正臣拒絕了趙海樓、高令時,言道:“奔襲作戰是水師的優良傳統,可自大遠航結束之後,水師上下尚未進行過如此高強度的訓練。那就以戰代訓,我親自帶隊,奔襲六十裏,取南定!”
    朱棡、朱橚、沐春、徐允恭等人麵色變得凝重起來。
    奔襲很累人,極是考驗體力與意誌。
    不過在顧正臣手底下,遲早要過這一關。
    顧正臣主導下的水師就這樣,不唯船,該登陸奔襲的時候,毫不馬虎,說走就走,敢於大膽穿插、深入作戰。
    破開高麗王城,圍殺九州築前,都是奔襲作戰的結果。
    顧正臣組織了三千軍士,命張赫留守,隨後帶人離開姑蘇島,直奔紅河口外海域,在選定登陸之地後,留下一批人手看守船隻,並等待烽火將船開往南定,以便運糧出海。
    不直接使用船,一是出於軍隊訓練的需要,做一做戰前熱身,二是安南做了一定的沿河防備,直接開進去容易被人阻塞河道。
    以陸地進軍,解決沿河守軍,奪下南定之後,船隻大可從容進入。
    在斥候探查出十餘裏,沒有發現異常之後,顧正臣領兵登陸,在整備之後,軍隊開始了夜色行軍。
    一隻腳接一隻腳地踩踏在大地之上,塵土被帶起,又被褲腿給撞了下,生怕墜落般附在褲腿之上,不打算離開了。
    踏踏的腳步聲開始出現。
    風卷起沙塵朝著人群撲去,顧正臣抬起袖子遮住風沙,眯著的雙眼裏滿是堅定。
    風沙漸去。
    被扯得呼呼直叫,差點熄滅的火把再次穩定下來,火光不斷竄動,照亮了夜行的人。
    婦人,孩子,青壯,老人,推車,包裹,拐杖,破了的鞋子……
    一個個疲憊不堪,神情蒼蒼。
    “跟上!”
    壽光典史薑輝揮舞著手臂,喊道:“前麵十裏便是安置之地了,大家再堅持下。”
    周大山呸了一口唾沫,忍不住埋怨:“非要將咱們安置那麽遠,日後回去看看都難,為啥咱們就不能在北平,不能在濟源,挨著山西點,非要跑著山東來。”
    周小山看了一眼父親,疲憊地說:“達,咱們這不也要到了,隔壁村的王叔家,被安置到了膠州,比咱們還遠,他們估計還要走半個月。”
    移民就是為了充實各地人口,有近,自然有遠。
    運氣好的,人家被安置在洛陽、濟源了,回山西也方便,可相對於百萬移民來說,那隻占少數,大部分都被安置得相對較遠。
    周慈看了看前麵昏暗的道路,喘了幾口:“再堅持一把,堅持下,咱們就到了。”
    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
    雖說朝廷沿途管飯,甚至還收容生病的百姓,待其病好了之後在踏上移民之路。
    可對於許多人來說,沒走過這麽遠的路,身體壓根承受不住,比如婦人與孩子,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一雙腳走下來,頭一天就受不了,晚上要挑了水泡,第二天一瘸一拐地走。
    雖說農家沒有嬌生慣養的娃,可誰家兒女也沒走過如此長的路,也沒吃過如此大的苦,一天天走,曲曲折折將近兩千裏路,八月出的門,這都十月十五日了,兩個半月。
    實在是太久了,即便是一開始話多的人,走下來現在也沉默了。
    疲憊如山,壓在每個人身上,誰都沒空休整。
    隻要不是大雨傾盆,但凡可以行路的,那一定要走,這是沒辦法的事。
    移民與移民之間雖然有間隔,但這個間隔最多隻有三天,若是將這三天都用掉了,那前麵的移民與後麵的移民便會接上,這樣一來,糧食供應會出問題,朝廷也沒那麽多人手去準備如此多人的飯。
    而且每三十裏一個安置區,範圍有限,沒辦法容納兩撥移民。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是每天都在趕路。
    大人吃苦慣了,沒什麽好說的,可老人、婦人、孩子,這個罪受的可不隻是一點兩點,許多人都瘦了一大圈。
    隻不過在這漫長的移民過程中,很少有走夜路的情況。
    但現在不一樣,如此急匆匆趕路,除了大家想將最後的路走完了,好好休息一場外,更多的是因為縣衙在催促,而催促的原因也很簡單,入冬了,天越來越冷,尤其是夜間,誰也說不準哪天寒潮會襲來。
    為了避免百姓凍傷在外,隻能讓百姓在最後一程加把勁。
    “還有八裏,跟上。”
    典史薑輝喊著。
    前方出現了一道道火光,薑輝眯著眼看了看,示意眾人不要驚慌,繼續趕路。
    周慈、周大山等人都沒了說話的力氣,低著頭向前走。
    隨著前麵火光越來越近,移民的隊伍終於停了下來。
    薑輝看到了人群裏的知縣王雲州,趕忙帶衙役迎上前。
    王雲洲顧不上與薑輝說什麽,看了看灰頭土臉,疲憊不堪的百姓,喊道:“壽光的百姓,來接一接我們的鄉親!”
    身後的壽光青壯紛紛走出,進入至人群之中。
    沉重的推車接了過來,幼小的孩子抱了過來,背簍也換了肩膀,熱情的壽光百姓與山西百姓混在一起,這讓許多人心頭熱了許多。
    那一張張笑臉裏,是歡迎。
    周小山看到了有孩子騎在了壽光漢子的脖子上,看到了強壯的男人推著推車,還在對推車之上的老人說笑,甚至看到了擔架,將一些有些病患的人抬著走……
    熱情如火,一下子變燃燒起來。
    冬天,好像不冷了。
    壽光知縣王雲洲指揮著:“大家走,安置之地已經在準備飯了。”
    周大山、周慈等人渾身充滿了力氣,跟著大隊伍走了下去。
    安置之地。
    壽光的耆老正在催促著火夫擀麵條,越多越好,山西人喜歡吃麵,咱們山東人雖然不會刀削麵,可擀麵條總還是拿得出手,不管是長的、寬的,還是旗裝的,都可以。
    “醋找來沒有?”
    “王老,早就送來了,三百斤醋呢。”
    “二百斤怎麽夠,再去找,找個九百斤。”
    火夫鬱悶,嘟囔道:“一共三百戶,一戶一斤醋足夠了吧,難不成山西人都是吃醋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