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清警示戒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這日午後,得朝廷冊封一清真人登門傾城府。
賈璉頗有些心不在焉的過來接待。
因妻叔王子騰新喪,帶去的王家子請旨扶棺回鄉得了批準,傾城府中眼下正忙著派人去接。
「……道長不在觀裏納福,這個時候來見俺,是有什麽指點?」
「貧道所來,為的是兩事,請移步說話。」
一清道人起身來,笑道「這其一,是秦家大爺秦鍾讀了監生出來,另外購置了家居,將寄存的那人接了去,貧道不負所托,特來交卸差事。」
這等小事賈璉早幾乎忘得一幹二淨。
說話間,一清道人跟著賈璉出來待客廳,往傾城府中的園子過來。
一路上所見傾城府中人,不少都戴著孝巾,身穿素衣。
原本是鳳姐兒、王家的陪房媳婦在內宅給王子騰戴孝箍,後來就有年老成精也跟著戴孝哭一場,想著討管家夫人鳳姐兒的歡心。
這風氣愈演愈烈,就成了傾城府中這般場景。
賈璉到了園中水亭上坐定了,忽然莫名歎道「原來因人而異,最怕他人景從,所以才不願叫人回來……」
傾城府中的下人都會因為鳳姐兒的緣故,紛紛給不曾見過的人披麻戴孝。
要是正一品***,大權在握的王子騰回京來了,趕在這個時候,也不知會有多少人唯命是從。
首先拱衛京師的京營中就多得是王家舊部。
到那時,朝廷之上橫生變故。
是以不是太尉高譙不讓王子騰回京,而是皇帝或多或少的有些這個心意,偏不許王子騰回來。
待收到王子騰死訊後,賈璉近來每每猜測到這些,心思便不禁有些愁苦。
「這正是紅塵繁華之困頓所在,既受其果,必領其因。」
一清道人也不知道聽沒聽懂賈璉的話,捧著拂塵掃了掃,求了清淨,然後在涼亭裏坐下,自顧自接上方才待客廳的話語。
「……二則,貧道蒙璉二爺收留、舉薦之恩怨,不免要趕在前麵勸諫一二。賈家如今弊端不少,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自古榮辱周而複始,有否極泰來者,便有盛極而衰者。璉二爺何不早做打算?在老家祖墳附近多置田莊房舍,掛上名頭,用做祭祀供給之用,嚴令勿動,這般產業是等閑抄家都抄不去的。日後縱然家中敗落了,子孫不必萬事依仗他人,隻回鄉守著度日,也不至於盡皆流散。」
長篇宏論講完了,亭外水潭靜了又靜,複有蛙鳴入內來。
賈璉當下笑回道「年初在水月庵時,也聽秦氏說過大差不差的話,不過是多勸我在金陵祖墳邊上布置個學堂罷了。」
聽得這話,一清道人原本風輕雲淡的麵上頓時僵住,兩眼瞪圓起身來。
「妖孽妖孽!」
「說的如此周全,田莊用以度日,學堂用以興家。世上卻沒有這般好事,不過是憑空臆斷罷了,這人不是神仙,就是真妖孽!」
一清道人急性說完,手上拂塵抖了又抖,好半響才是再入座來。
若說秦可卿的話是臆斷,那他這番話別人聽得恐怕也是臆斷。暗念叨了幾句聖號,一清道人心思終定,還坐下來問詢賈璉。
「那璉二爺是怎麽回那人的?」
賈璉道「說這般多,卻未免太小家子氣了些,饒你們說家門裏再有百般弊端,萬般過錯,如何積重難返,但俺做得一日官,家業便能一日不失。哪天當真出了事,怕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這點布置見著什麽用?」
如今連榮府裏兩房爭鬥他都不放在眼裏,自然能來說這話。
一清道人明了賈璉心意
,笑了笑「倒也不愧璉二爺到了今日。」
因還念著那妖孽一類的心思,說到這,一清道人收回原本的其他勸諫,告辭離去。
賈璉也是見多了這般人的怪誕之事,也不以為意,隻著人送出府去。
不久,便有傾城府管事為了朝廷追封的事過來稟告。
朝廷出了旨意,九省都檢點王子騰討賊而死,不論過錯,有美諡賜下,追封縣伯,徙封其子為雲騎都尉,待孝期滿後,另有重用。
賈璉聽了這些話,揮手退去來報信的人,自個還在水亭裏坐了一陣,心中不知是喜是憂。
……
朝廷這旨意傳出來後旬月間,王家人便扶棺到了京中,王家子入朝謝恩。
賈家接待了一陣,因正好寧府賈敬的棺木還停在鐵檻寺中,便由賈蓉賈薔二人扶棺出來,和王家人一同南下金陵。
王子騰、王子勝一家老小、賈敬,這些人棺木綿延出京去,好似大夢方醒目意闌珊,哭嚎苦楚憐世上無終路。
馮紫英眺望著扶棺車隊南下,聽著嚎哭哀鳴陣陣傳來,不禁有些嘖嘖感慨道「……如今送喪的排場都不敢張揚弄大,棺材一件接著一件,看起來倒是淒涼可憐的緊。」
他身為賈門世交,今日又逢著空閑,所以也在這邊送行。
賈璉送行了牽著馬過來,聽到這話,搖頭道「老夫子們說什麽‘逝者不舍晝夜",再是如何,人都已經是去了。若說可憐,世上多的是衣食無著、賣兒賣女做丫鬟小廝的人可憐,王家人卻不過是暫且回金陵去罷了。」
「想的這麽利落,倒像是叫你拿話來勸我了。」
馮紫英笑了笑,叫人牽了自己的馬過來,跟賈璉並排行著。
送行的隊伍還未散,京中方向又有幾騎跑馬過來,為首者身上官服還未脫,長袍大袖後激起一路風塵。
這幾騎近前了,遠遠見著賈璉在,便勒起韁繩翻身下馬來說話。
「王檢點的棺木已經走了?」
為首的這人正是石光珠,他舉目看了看周遭,不禁遺憾。
「今上點我回京述職,才聽到這事,當年王檢點在兵部周全著對我有恩,想著好歹要送上一程才好。」
捶胸頓足說了一遭,石光珠定睛看了看賈璉邊上這人,拱手道「遮莫不是馮老爺家的那位?倒有些年頭不見,聽聞你去了京營當差?」
馮紫英回了禮,笑道「前遭得了隆恩,到皇城羽林營做個指揮使,比起石三爺來說不值一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