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學究一席話,令我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

字數:4915   加入書籤

A+A-




    賈璉本是欽犯,近來又卷入大案,是以早已經被三法司差役看管在榮府,不得擅出。吳用為見到賈璉而不引人矚目,才隻好這般喬裝打扮了入府。

    這處挨著南北夾道,不是能說私話的地方。

    當下由興兒昭兒提燈引路,賈璉和吳用往鳳姐院後頭的小過道子裏過來。

    到了那夾道中一間空屋子內,裏頭早已經布置周全,興兒昭兒不敢多問,燃了一盆炭火送進,便到了門口守著。

    吳用先是打量了屋內布置,麵上笑容愈盛,片刻後待收斂了,才是歎道「我自打聽說那寧府行凶一案後,便火急火燎掛印去職,尋摸入京來。如今一窮二白,隻得投奔兄長一起發配去邊疆之地,或做牽馬卒子,或做賬下文書,權且安身罷了。」

    賈璉忙道「學究這般做事,叫俺怎麽禁得起?」

    一邊說著,兩人各自坐下。

    聽著火盆中劈啪作響,屋內漸漸暖和了起來。

    賈璉再鄭重道「如今既然學究也來了,俺也不瞞你,皇帝不公,心思忒歹毒了些。我想召集舊部友人於元宵之日起事,救出太子殺入宮廷,叫皇帝退位,反了天去!」

    太子是必定要救出來,才能師出有名,不然號召不了幾個人一起殺進皇城。

    賈璉也是在朝堂之上手握權柄多年,才有了這還算得當的謀劃。

    「好!反他娘的!」

    吳用聽得一拍大腿,大笑道「皇帝昏庸,被女幹臣惡宦蠱惑,以至民有九死九離,國有九喪九失,大兄行義舉兵,此為忠貞勤王之事!待東宮即位,天道昭昭,國朝再興如昭宣亦可期!」

    好一口討賊檄文,賈璉正要出聲稱讚,卻聽得哐當一聲,外頭不知倒了個什麽。

    門口裂開一縫,旋即有一縷寒風席卷入室來。

    初次聽說造反一事的興兒昭兒哆哆嗦嗦在門口請罪,連忙再閉緊了門戶,

    賈璉冷眼見這兩人出去了,沉寂片刻,再回頭來,略有遺憾道「可惜北靜王爺已死,不然做這政變的事把握也能大些。」

    「錯了,北靜王死的卻好!」

    吳用這話語不驚人死不休,賈璉不免疑惑望來。

    吳用見狀,再指點道「兄長此前已經是國中重臣,而那北靜王在朝中與兄長位置卻太過相似,且是素來更親近太子,他若不死,就是造反之事功成,又哪有兄長的出頭之日?」

    這是權術之道。從山東快馬到京師,不過花費短短幾日而已,年節過了不久,吳用便已經抵達了都中,早聽了北靜王造反身死的消息,由不得他不笑到現在。

    賈璉聽說不免搖頭,口內道「這話未免叫人寒心,俺畢竟是稍有些對不住那邊,而且造反也還是八字都沒一撇的事。」

    兩人說看到的政變前景不同,賈璉怒火中燒,如今一日賽過一日,所以隻要殺入宮廷的過程,非要將連日這身憋屈盡消了才能滿意。

    吳用卻曆來聰明的,逢著政變一事,已經看到了功成之後權傾朝野的光景,是以不免垂涎欲滴。

    現在聽得賈璉這般說,吳用隻好先回道「是小弟孟浪了,隻說繼承北靜王爺遺誌就是。北靜王才身死不久,那暴君必然料不到我等還會起事,這事起事把握不小,隻看如何布置才是上乘。」

    賈璉連連點頭,鄭重道「俺叫人做的事總覺得紕漏不小,學究的點子一向多,正要來問你才是!」

    吳用聽得滿意,賈璉以大事相托付,他自然是能盡職盡責。

    ……

    兩人在屋內相商不久,不覺間先前約定的時辰已到。

    趙天梁趙天棟領著楊誌、倪二、小種三人尋到此處。

    先見了興兒昭兒兩個守在門口,神色張望不停,趙天梁便心生嫌棄,引他兩個另外說法打聽。

    趙天棟則已經和楊誌、倪二、小種等人入內見賈璉去了,送了人,再出來守著門口。

    屋內,賈璉和吳用起身來,五人各自見過。

    賈璉楊誌吳用倪二都是期年的交情不必多說,當下各自搬了板凳坐下,圍著火盆說話。

    吳用仔細端詳了對麵三人,稍稍搖頭道「諸位雖然都各自領兵,但要成大事,人手還是少了些。逢起事之日,一處去解救東宮,大義在手;一處擾亂京營,使其不能入都中;一處裹挾神機營,以為助力;一處控製都中城門,好進退有據;一處攻打皇城,最是要緊;再留一處堵塞四方,免得皇帝逃出宮去,才能大事可成!」

    邊上小種聽得眉間漸鬆了,拱手道「總督馮唐年邁久不理事,我受老上官大恩,從一介草民提拔至此,敢不效死?願去裹挾神機營,等候發兵入城!」

    楊誌道「我有從雲南、遼地帶回的心腹將校八百餘人,離營的事都已經打點好。讓嶽父去營嘯一回,擾亂京營上下,我先領兵出來到都中助力!若是神機營那邊起事時缺人手督戰,也可以從我這分撥些過去。」

    小種倪二各自點頭,說了一陣後,倪二再抬頭過來道「吳舉子你說我等人手少了,未免不是什麽好話。聽聞成大事時貴在侵略如火,周勃誅呂產不過一千餘人,李世民在玄武門不過八百人,奪門之變也不過一千人,如今元宵佳節上,有我們這些人算綽綽有餘,應當能成事才對?」

    吳用一挑眉,搖頭笑而不語。

    賈璉這時看著左右開口道「神機營裏,我有舊部黃信、白勝等人,京營裏有舊部歐鵬,太尉府的盧俊義、呼延灼是我舊友,這些人且瞅瞅能不能拉來入夥。還有賈芸在給事中任上,方便傳遞宮廷消息,已經通過音信去,至於在皇城羽林營當差的馮紫英,這廝近日怪模怪樣,不知道肯不肯幫忙打開皇城。」

    吳用立時道「巧了,我在都中碰見過馮紫英,已經了然他的意思,隻叫我去說服了他,保證連帶著要他上官桂花榮也倒戈過來!」

    桂祁值守宮廷多年,雖然是故交,但賈璉也沒把握去勸,所以方才是提都不提。

    這時聽得吳用這般信誓旦旦來說,賈璉不免是好奇道「學究有什麽法子要羽林營的大都護倒戈?這般豈不是已經贏了一半?」

    吳用笑道「馮紫英是他下屬,下屬反了,到時他不反也得反,具體如何操持且等我再思索。」

    主意其實已經有了,等他勸馮紫英這幾日去故意和桂祁結交,傳出風聞,暗地裏還落下謀反證據要挾,等事發了舉兵到了皇城腳下必定能逼反桂祁。

    隻是這謀劃就先不說出來,免得再惹人嫌棄。

    當下眾人商議定了,隻吳用最後補充道「起事的日子不好選在元宵,年節一次,已經叫朝廷有了防範,那時都中戒嚴不好動作,我看落在十三日三更時分,相約起事就不錯。」

    算算日子距今還有幾日,幾人再聊了一句,各自告辭,隱蔽做事去了。

    賈璉隻最後叫住倪二,暫留他一步,回頭叫趙天梁將東西拿出來。

    不多時,一柄通體玄色的的佩劍呈上,赫然是前麵王家送來的兩柄劍其一。

    賈璉一心造反,已經悄悄打聽清楚了,這時遞交到倪二來,道「要麻煩你堵住京營不出兵,等都中大事落定。這是當初王子騰節度京營時的令劍,如今凡是王老爺的舊部都認得,拿到手上在京營也算是大義在手,該能保你這身板無事。」

    倪二聽聞,連忙是小心接過,鄭重看了一眼,不多說話,隻將兜帽帶上,趔趄著走了。

    吳用是沒處去的,這幾日隻能隱在榮府做馬倌,這時眼見倪二走了,上前來不住頷首道「原來有這好東西在,事後兄長安撫朝廷便更有道理,免得都中內外不聽號召,以至波及地方」

    先前倪二問時吳用不答,自有道理在。

    奪門入宮確實隻要千餘人就足夠了,但政變之後,叫朝堂內外服膺也是大事,所以才要小種控製神機營上下以做援手,到時候太子即位,聖旨發去京營,京師便可安穩。

    京中穩定,再傳詔四方封官許願,各地督撫也就隻能服膺了。

    吳用頷首琢磨一陣,再看向邊上賈璉,笑問道「當年我在信上說山雨欲來,沒想到如今才是要堪堪落下。兄長以為小弟方略如何,可算縝密?」

    先前賈璉怒火上湧,哪裏顧得了其他許多,若是政變之後成全不了首尾,引得外地勤王入京,天下大亂,怕是終究要禍國殃民。

    因而賈璉這時聽得不免啞然失笑。

    「學究一席話,令俺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就是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