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斷章是真難受

字數:10756   加入書籤

A+A-


    就在林皓進而擴展影視新業務之際。
    《倚天屠龍記》這部在經過一係列的籌備後。
    借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已經是陸續在全國各大書店開始了上架。
    倪祥海對這部的期待很高。
    首印高達00萬冊。
    比先前的《神雕俠侶》還要多出0萬冊。
    要問是什麽給了他信心。
    那就是這部當中沒有那些讓讀者發狂的‘寄刀片’情節。
    整體很順。
    人物。
    故事。
    主線支線。
    相當平滑。
    他認為這部人物感情上麵比起前麵的《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要更加的趨於浪漫唯美。
    能滿足讀者大部分的幻想需求。
    而且各方麵的勢力縱橫和打鬥場景描繪的更是入木三分。
    倪祥海信心很足。
    殊不知經銷商比他信心還足。
    首印的00萬冊。
    第一輪就瓜分出去140萬冊。
    提到武俠。
    在傳統這個圈子裏麵就沒有不認識‘西洲先生’大名的。
    他現在完完全全就是‘傳統武俠’的代言人。
    隻要讀者想看這種題材的。
    那怎麽繞也不可能繞過去。
    進貨。
    多進貨。
    瘋狂的進貨。
    絕對不會錯。
    翰林出版社的發行計劃其實早在之前就公布出來了。
    其他出版社礙於‘西洲先生’的超高人氣。
    還是跟之前一樣。
    選擇避其鋒芒。
    讓出了這幾天的時間段。
    往前提一提。
    或者往後錯一錯。
    完全是無傷大雅的。
    作為‘西洲先生’的老粉。
    閔長鬆特意起了一個大早。
    七點不到。
    就開車來到了嵐馨書店的門口。
    看似距離開門還有一個多小時。
    但他仍舊不是第一個到的。
    前麵已經是排了五六個人。
    就這麽直立立的站著刷著手機。
    也不嫌累。
    閔長鬆看的咂舌不已。
    隻感覺有點低估了‘西洲先生’的名氣。
    等了四十分鍾左右吧。
    店老板蔣夢瑜才姍姍來遲。
    嗯
    這詞有點不妥當。
    畢竟按照八點的上班時間來講。
    對方已經算是提前到崗了。
    卷簾門提起。
    玻璃門打開。
    閔長鬆這才快速的走了進去。
    今天並不是雙休日。
    但排隊的人仍舊數不勝數。
    店內很擁擠。
    閔長鬆不想跟其他人一起擠在角落鑒賞。
    哪怕吹著空調都覺得燥熱異常。
    付完錢便拿著來到了自己的車裏麵。
    調整出一個舒適的角度躺好。
    這才迫不及待的翻來讀起來。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才卓犖,下土難分別。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開頭就是一篇《無俗念》。
    文字功底了得。
    意境素雅超然。
    引人入勝。
    看的閔長鬆一陣驚歎連連。
    後麵做出了解釋。
    寫到作者是全真教丘處機。
    她卻是不以為意的笑了笑。
    虛擬角色人物如何會進行創作。
    ‘西洲’先生這是借人言詞呢。
    他似乎每次都喜歡以詩或詞來進行開篇。
    像是習慣一樣。
    別說。
    這種方式還真不錯。
    特別能夠大飽眼福。
    閔長鬆看下去。
    人物接《神雕俠侶》。
    郭靖次女郭襄率先登場。
    比起原有小丫頭的那個印象。
    此時倒是顯得成熟穩重了許多。
    她本是前往少林寺尋找神雕大俠楊過的蹤跡。
    後經張君寶與何足道一戰時被眾僧全力圍攻。
    深陷泥潭。
    這一段。
    閔長鬆看的心驚肉跳的。
    甚至幻想楊過會在這時出場幫忙。
    但很可惜。
    他並沒有出現。
    按照文中所敘。
    突出重圍後的郭襄與張君寶分手之後踏遍了大半個中原也沒能見到楊過一麵。
    於遺憾中大徹大悟。
    後剃度出家。
    創立峨眉派。
    閔長鬆看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其實讀到這裏。
    他已經是知道了‘西洲先生’的用意。
    與其說是劇情徐徐開展。
    到不如說關於郭襄的這些事都是引子。
    為了重點的引出‘峨眉派’這三個字。
    閔長鬆頗為遺憾。
    ‘西洲先生’寥寥幾筆間。
    物是人非。
    這種起承轉合來的過於瀟灑了一些。
    在他的心裏麵。
    可是恨不得楊過帶著小龍女像郭靖黃蓉夫妻二人般在這部中以長輩的身份出現。
    哪怕篇幅少一點。
    也能讓人留個念頭不是。
    但顯然‘西洲先生’創作的情節中沒有這種想法。
    郭襄的事跡一過。
    他已經是打算割裂人物展開新劇情了。
    “哎。”
    閔長鬆歎了口氣。
    將對書中人物的緬懷壓在心裏。
    他則是繼續看起了全新的故事。
    屠龍寶刀。
    倚天神劍。
    兩把神器轟動江湖。
    張翠山。
    殷素素。
    張無忌。
    謝遜。
    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漸漸浮出水麵。
    開始的時候。
    閔長鬆還以為張翠山和殷素素這對夫妻是主角呢。
    可看著看著有些不對勁了。
    發現他們的孩子張無忌才是主角。
    雖然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但小小的年紀深中劇毒。
    還無藥可救。
    比起楊過來。
    也談不上有多好。
    閔長鬆倒是沒為張無忌擔心。
    毒肯定是能解的。
    不然他死了。
    後麵看誰啊。
    不知道過了多久。
    日頭緩緩的升起。
    車內開始變得悶熱。
    出了汗的閔長鬆本來是想搖下車窗吹吹風。
    但感覺沒什麽作用。
    不想讓自己的閱讀時間受到幹擾。
    於是直接開啟了空調。
    豪橫一把。
    故事繼續。
    節奏看下來還算是四平八穩。
    但隨著進程一點點推進。
    在張三豐的百歲壽宴中。
    轉折終於是出現了。
    張翠山和殷素素被各大門派接連逼死。
    而張無忌也開始了他的曆程。
    閔長鬆神色一喜。
    等待了這麽久。
    總算要看到主角登台了。
    隻是他還沒來的及高興呢。
    胡青牛這裏。
    直接是沒了。
    “這”
    閔長鬆目瞪口呆。
    方才看的極其入神。
    完全沒注意紙張的厚度。
    眼下。
    已經是見了底。
    他看了看手表。
    竟然已經快十一點。
    時間過得這麽快麽?
    跟閔長鬆一樣想法的還有很多人。
    看的速度快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在看書這方麵體現的淋漓盡致。
    主角登場了。
    明教神醫胡青牛也來了。
    結果你他麽的沒了?
    “臥槽,看得我難受啊。”
    “斷的太不是時候了。”
    “我都熬過去前麵這些了,好不容易張無忌進入主線了,結果沒了?”
    “牛掰,斷的漂亮,多讓我看一眼是真難。”
    “服了啊,下一卷得等多久。”
    “求求‘西洲先生’當個人吧。”
    迅速看完第一卷的書迷紛紛無語問蒼天。
    情緒到了。
    感覺來了。
    結果一翻。
    沒了。
    這就好比拉屎拉一半。
    剩下的不拉出來能好受麽。
    《倚天屠龍記》賣的很快。
    在‘西洲先生’的金字招牌下。
    各大書店的貨架上沒出幾分鍾就已經是開始了一輪接一輪的補貨。
    這並不是巔峰購買力。
    其實還有一部分心裏潔癖的讀者在觀望著事態。
    因為上一部《神雕俠侶》的尹誌平事件給他們留下了心裏陰影。
    生怕‘西洲先生’又在裏麵搞事情。
    所以第一時間並沒有著急去購買。
    不過看過微博上的一些觀後感之後。
    這些人很快就放下了戒心。
    在對這部的評價當中。
    差評有很多。
    但都是在針對斷章這件事情。
    說白了。
    不夠看。
    書迷不滿意。
    其他的。
    像是劇情什麽的。
    隻是最普通的探討。
    完全沒踩到什麽雷。
    見此情形。
    這部門讀者也紛紛朝著就近的書店衝了進去。
    各大書店首訂140萬冊看起來很多。
    但均攤在全國。
    其實市場遠遠達不到飽和。
    加上每個經銷商拿到的數目不一致。
    貨量少的書店第一天就麵臨斷貨了。
    翰林出版社。
    各大編輯可謂滿麵紅光。
    風光無限。
    在這行吧。
    其實也有一些潛規則在。
    像是訂單量問題。
    在大熱且不愁賣的情況下。
    其實分到每個經銷商手中的冊數不是一致的。
    合作年頭比較久。
    感情聯絡深厚的。
    這些老板往往都會給的多一些。
    要10萬冊。
    可能就給10萬冊。
    不帶打折的。
    甚至後續還能追加。
    因為彼此雙方不會因為書的火熱與否而分道揚鑣。
    之間伴隨著誠信問題。
    難能可貴。
    而中間加入的一些新的經銷商呢。
    要10萬冊。
    可能就給萬冊。
    有一個階級梯隊問題。
    常年合作的生意夥伴畢竟是少數。
    這些聞著錢味趕來的才是大部隊。
    翰林出版社滿足不了所有人。
    書店千千萬。
    不可能全部都列為合作方。
    該給誰。
    給多少。
    這都是問題。
    而經過倪祥海落實下來。
    每位編輯手中是有一定權利能決定的。
    雖然名額不多吧。
    但就算是這樣子。
    他們也能從中賺取到一定的‘好處’。
    這個‘好處’並不會損害出版社的利益。
    無非就是被那些頭腦靈活的書店老板請客吃吃飯洗洗腳什麽的。
    然後臨末尾偷著塞上一個小紅包。
    最終目的就是想要完成個送貨單。
    皆是心照不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