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
字數:11825 加入書籤
第137章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
劉伯溫目送張異離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等許存仁勸他,他才勉強壓下這口氣。
“此子雖然有些本事,但好高騖遠,不接地氣,也難成大器!
龍虎山的人,大概格局也就如此了!”
劉伯溫很不客氣地噴了張異一頓,許存仁愣住,心情本能不喜。
張異雖然不肯拜他為師,但也算是半個弟子。
他跟劉伯溫是老鄉,也有多年的交情,他也知道這次張異確實把劉伯溫氣壞了。
“你大概還不知道吧,今日朝廷出了一件大事,陛下在改革科舉上又有新規……”
“哦,是什麽?”
許存仁確實不知道這件事,國子學本就遠離行政中樞,而他最近為了遷移國子學和找算學老師這件事,早就焦頭爛額。
“陛下將科舉分成南北榜,以後南方士子和北方世子,各自錄取!
且陛下下令,凡是開恩科之前,願意前往北方定居的南方考生,可以北榜錄取!”
“什麽,陛下這是胡鬧!”
許存仁聞言第一時間和其他人完全一樣,是本能的抗拒。
但劉伯溫說完,他卻冷靜下來。
“陛下這麽做,恐怕已經是在為未來北方的統治鋪墊了,數百年的時間,南北漢人人心已散,此法可讓部分人歸心,
且百姓知道南方的皇帝對北方照顧有加,也能降低我大明軍隊統治的成本!
陛下這一招雖然動了我南方的利益,但於天下,於大明的統治來說,就是神來一筆!”
放下利益之心,劉伯溫回到一個心懷天下的儒家人應該有的心態,他越想越覺得朱元璋這一計很厲害。
他此時方有屬於他名士的風采。
許存仁和浙東出身的其他人一樣,本來對南北分榜很抵觸,但劉伯溫一說,他也明白過來。
“這件事的對與錯,隻看你立場站在自身還是天下的角度!
不怕你笑話,今日陛下宣布南北榜之事,老夫帶著百官去逼宮了,
隻是陛下似乎早就料到了我們會如此,直接打殺一些人,又拉攏一些人!
雖然我知道故土難離,可皇帝這個政策肯定會吸引一堆人遷徙北方,畢竟科舉的誘惑太大了……
我就不信有一些商人會忍住誘惑,前往北方定居!
可是他們一定居,他們的資源,他們的生意,也會隨著過去,過上十幾年,幾十年。
他們就會成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許老,一個南北榜,是陽謀呀!
老夫在前來這裏的路上,就已經想通了,我相信今天晚上過去之後,還有會許多人想通陛下的算計。
可那又如何?
陛下一個南北榜之策,堪比推恩令!
就算我等看清楚,想清楚陛下的謀算,也擋不住這即將形成的大勢!
未來兩年,肯定會有許多人,或者說,屬於江南的資源,向北方傾斜!”
許存仁瞠目結舌,一個小小的南北分榜,他還沒看出個所以然,劉伯溫居然能從這件事裏分析出如此多的東西?
看來張異說得沒錯,他確實不能算是一個比較合格的政治家,最多算學術型官僚。
而跳出利益的圈子的劉伯溫,才是散發出真正屬於他的光彩。
可在劉伯溫的敘述中,朱元璋才是許存仁真正佩服的對象。
一個南北分榜,一個算學入科舉!
這些驚天動地的改變,就足以讓朱元璋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南北分榜之策,還能順帶削弱和分化南方的實力,分流北方……
加上收買人心的作用。
等於說皇帝隻憑借一個政策,就順利完成了分權,收買人心和平衡南北幾個作用,這確實算得上是非常精彩的陽謀。
“咱們那位陛下,確實不是一般人呀,這等謀劃,我光是想想就無法入眠!”
劉伯溫意味深長地看了許存仁一眼,說:
“許兄,伱真覺得這是陛下想出來的?”
“難道不是?”
劉伯溫對於許存仁反問的回應,是搖了搖頭:
“不像是,我更覺得陛下背後有一個高人……,這堪比推恩令的陽謀,是那位高人想出來,並告訴陛下的!”
“高人?”
許存仁努力回想,也想不出朱元璋身邊會有什麽高人?
在朱元璋的班底裏,能稱得上高人的人,大概隻有眼前的劉基。
李善長是處理政務的能手,在政治上他可以跟劉基評一評,甚至在某方麵也許比劉基還強一些。
可如果比對各方麵,李善長是不如劉伯溫的。
劉基都不能算高人,那朱元璋的班底裏,還會有誰?
劉伯溫見他這個模樣,笑:
“肯定不是我們認識的老夥計……,不是我劉基自負,其他人在我眼裏,不足為慮!”
“不對,既然如此,那陛下身邊更不可能有高人哪!咱們陛下登基才幾天,哪來的高人來投?
就算有些人想投靠陛下,也是選擇觀望到大都那邊出結果之後才會定下,你是怎麽判斷出陛下背後有人,別不是你胡思亂想?”
劉伯溫道:
“絕對不是,陛下這個南北榜的政策,出來很急,上次你推算學入科舉,陛下很明顯還沒想到這個政策,所以毫無動靜!
若是當時他哪怕有一些想法,都不會毫無鋪墊!
可是今天,他就將這個神來一筆的政策在毫無鋪墊的情況下放出來,顯然是乘著算學入科舉的大勢,順帶改造科舉!
這也側麵證明,陛下在不久前,還不知道這個政策!
所以,這兩天,必然有一個高人告訴陛下南北分榜的事!
陛下也跟我一樣,覺得這個政策很好,所以才強力推行”
劉伯溫看了許存仁一眼,說:
“我來之前,還有幾分懷疑是不是你提議的,看來不是……”
他這句話倒是提醒了許存仁,他突然有些心虛。
算學入科舉一事,已經讓老許感受到了許多壓力,別人巴結他得有,可是仇視他的人更多。
南北榜這件事他可不能再往身上攬了,這玩意要命呀!
“算了,不提了,咱們還是聊正事,關於算學的教材,我十天之內給你編出來,到時候我會交給你,跟你徒兒的教材一起交上去,看看皇帝選擇誰的……”
劉伯溫話鋒一轉,還是轉到算學教材之上。
提起張異,他又沒了好語氣。
許存仁訕笑:“劉兄何必跟孩子置氣,他就是隨口說說,讓張異編寫教材他拍馬也比不過你!”
“此事許兄就不用說了,既然那孩子如此狂妄,老夫也想看看他的本事。他若是一般的孩子,我也就算了,不過既然是龍虎山的人,總不能讓他看低我們!”
許存仁聞言,就不再勸了。
他自己就是讀書人,自然明白劉伯溫心中那種門戶之見。
別看他們這些人平時平易近人,跟僧人,道士之流也有交往,可是如果涉及到某些核心的東西,大部分讀書人還是從心底看不起僧道的。
張異換個身份,劉伯溫大概會很待見他。
可他和他背後的龍虎山,從朱元璋利用來打壓孔家開始,到種痘法、到插手科舉……
在這位老友眼中看來,都是大逆不道之事!
許存仁對張異另眼相看的初衷,何嚐不是想要將張異拉回“正途”,脫去他身上的道袍,成為一個讀書人?
“罷了,左右那孩子輸了也不丟人,隨他!”
心中暗道一句,許存仁口中道:
“那就謝過劉兄了!”
“許兄客氣,此事本就是我輩義不容辭之事!”
劉伯溫交代完這些,轉身離開。
許存仁親自送他走,回到書房,卻見張異咬著筆,不知道思考什麽?
他進入書房,唉聲歎氣,神不守舍。
張異好奇打量他:
“先生,你又怎麽了?
那老劉欺負你了,要不要學生幫你報仇?”
許存仁瞪了他一眼,卻沒什麽興致跟他插科打諢。
他說:
“劉伯溫告訴我一件事,比算學入科舉的事還要大,這件事可能跟你老師還有一些關係……”
“什麽事?”
張異心不在焉,隻是在紙上塗鴉,可許存仁口中剛說出南北榜三個字,他嚇得筆都丟了。
“什麽玩意?”
“陛下今天臨時下了一個決定,在科舉改革中,施行南北分榜,以後科舉,南方人一個榜單,北方人一個榜單!”
“我去!”
張異這次是徹底失態了,南北榜為什麽會提前三十年出現在大明的國土上?
他腦海中馬上想起他和朱標說的內容,難道……
張異心中思慮萬千。
“不對,先生,你說這件事和你有關?”
張異此時才明白許存仁唉聲歎氣的原因,許存仁看了他一眼,有氣無力:
“嚴格來說,和你也有關?”
“怎麽又扯到我身上了?”
“還記得那天咱們討論【公平】嗎,這些事我跟陛下說過,今日劉伯溫跟我說的時候,說他猜測陛下背後有高人……
我初時還不覺得,因為我們這些跟著陛下的老人是知道的,陛下這個人根本就沒機會接觸別人,
更不要說讓他輕易相信一個高人了!
劉伯溫認為陛下背後有人,我卻想起關於南北榜背後的【公平】之論,
所以我有八成把握,所謂的南北榜是陛下根據我那天的話,自己悟出來的……”
許存仁將那天的話說給張異聽,張異冷汗涔涔。
嚇死老子了!
他還以為南北榜這件事,是從朱標那裏泄露出去的!
屁股決定腦袋,不一樣的公平。
這些事都是他跟許存仁論道過的理論。
許存仁告訴皇帝,皇帝從中悟出道理,然後想出南北榜?
雖然感覺有些古怪,但也不是不可能?
張異對張正常的信任,讓他還是本能相信了許存仁的解釋。
許存仁將劉伯溫說過的話,都說給張異聽。
張異聽完,大拍桌子:
“我就說劉伯溫怎麽好好來找老師,原來是被皇帝訓斥過了呀,說得好,這家夥就該被教訓……”
劉伯溫的曆史評價是很高的,張異對他也很尊重。
但既然在現實中成仇人了,他也不介意黑他一把。
他的事隻是小事,讓張異更加激動的,是洪武皇帝對南北榜的運用。
曆史中的南北榜,隻不過是朱元璋發現他在南北彌合這件事上做錯了,導致積重難返而不得不選擇的亡羊補牢的方法,
可同樣的南北榜,轉移到洪武元年,卻是神來之筆。
尤其是朱元璋定下的遷徙北方就能獲得戶籍的策略,太特麽牛了。
這是曆史裏邊的南北榜裏沒有的,也是讓張異打消疑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不就是高考移民嗎?
還是由皇帝親自主導的高考移民。
有這條政策在,張異知道南方的地主大儒們想要同心反抗皇帝的聯盟注定要破解了。
這是赤裸裸的分化之策,而且是陽謀,你知道了也無可奈何!
南方那些士紳看不上南北榜給北方帶來的福利,可底層的、寒門的讀書人可不一樣。
所謂的故土難離,在利益麵前一文不值,更何況是事關功名的事?
將本來應該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利益衝突,重新分割之後,所謂的反抗也變成無源之水!
這個政策的出現,讓張異對深宮中那位皇帝的水平,心服口服。
“不愧是老朱,真厲害……”
張異對朱元璋的讚歎,真心實意。
有這條政策下去,大明的國運很有可能因此改變。
平衡南北,漢人歸心!
大明也走在了更好的選擇之上。
雖然南北榜一事,不可避免給張異種下一顆懷疑的種子,但終究給他壓下去了。
“行了,你回去吧,有空記得來上課,你逃課太多,要是讓陛下知道了你也少不了挨板子!”
許存仁心情不好,也懶得跟張異多說。
張異嘿嘿笑,南北榜一事估計是給許老嚇壞了。
要是讓外人知道南北榜也是他起的頭,估計他回老家都要被鄉親們扔石頭了
張異從許存仁那裏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皇帝想要搬遷國子學。
他也明白,隨著他幹涉的曆史事件增多,蝴蝶效應不可避免產生。
也許十幾年後才會出現的國子監,很快就要出現在大明的國土上。
張異想起這件事,馬上想起朱標。
“知道,先生再見!”
張異告別了許存仁,回道觀。
看到道觀門口的馬車,張異就知道誰來了。
“黃哥哥來的挺早?”
等著張異的人,自然是朱標。
從孫氏身上確定大蒜素有效果之後,朱元璋父子對大蒜素的重視已經前所未有。
朱標今天是帶著任務來的,就是為了帶去更多的大蒜素。
畢竟皇帝的妃子還等著救命呢!
“廢話不說,你最近搞了多少大蒜素,我全要了……”
“嗯,大概還有十幾瓶,一瓶大概是一天的量,不過我大蒜沒了,應天府的大蒜快被我買空了!”
大蒜這種東西並不是生活必需品,至少在這個時代是這樣。
商品經濟被朝廷打壓,哪怕是應天這種地方,想要搞到大蒜也不容易。
張異和鄧仲修隻是個道士,沒有其他門路。
自然搞不到太多的東西。
“回頭我給你搞幾千斤!”
為了活命,也為了好好利用大蒜素,朱標咬咬牙,答應了張異。
“張異,你有沒有打算,將大蒜素當成一門生意去做?
我去了家書給父親,他對這件事應該很有興趣!”
朱標想打大蒜素的主意,張異想了一下,點頭同意。
反正這東西放在他手裏,除了裝裝神棍用來糊弄百姓,或者結交權貴,其實也用不到多少。
他又不想去走巴結高層的路子,如果從賺錢的角度來說,交給黃家父子運營也行。
如果他們父子信得過,以後自己鼓搗出來的玩意,也可以交給他們。
當然,前提是他們不耍心眼。
“這是你鉛筆買賣的分紅!”
朱標今天有備而來,早就準備好了一批銀子。
“至於大蒜素,我給你投了一千兩銀子,今日再拿你這些東西就當抵消了,以後我從你這裏拿一瓶大蒜素,如果是一用一瓶的小瓶,我以三兩銀子收。
如果是一瓶三用的大瓶,我以十二兩銀子收!
我黃家拿著大蒜素出去賣,多出來的利潤,和你六四分成如何?
我們這邊需要承擔一些成本,所以厚顏多拿一些!”
朱標這麽說,張異反而信了他。
商人在商言商,他如果大包大攬,將利潤的大頭交給自己,張異反而懷疑朱標的居心和身份了。
可是朱標給出的利潤分配模式,算得上合理。
他需要朱標的渠道,朱標需要他的技術,兩人一拍即合。
“回頭,等我父親回來,咱們在城裏開個工坊!”
張異點頭同意,二人還簽了一張契書。
張異突然問:
“朱兄,你家既然來京城,家裏的生意也支棱起來了吧,我還不知道你家的布行是什麽名字,在哪?
改天路過,也要照顧一下你們的生意!”
朱標愣住,發現張異正盯著自己,他笑起來:
“你若好奇,改天我帶你去,我們家的布行不難找,下次你去國子學上學的時候,說不定還會路過……”
張異對朱標的試探,被朱標輕易化解。
他又試探道:
“大哥,我倒是有個好消息跟大哥說一下!”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