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

字數:12824   加入書籤

A+A-




    第172章今天開始當妖道,你懂還是我懂?

    章溢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張異可以說他有事,他一笑置之,但說他母親有事,就不要怪他給你臉色了。

    儒家講究孝道,而他也確實是個孝順之人。

    他麵色不愉,張異將這一切收入眼裏,心中暗笑。

    章溢的孝順,甚至導致了了他的死亡。

    他點出對方的命運,倒不是想要救下章溢一命,他跟這位老人的情分沒有到那程度。

    張異真正的目的在他背後那些人,

    那些對他心懷不軌的禦史或者其他什麽玩意,也聽聞到二人的對話,竊竊私語。

    而他們聽到這些話,就夠了。

    “小道長還有預測的神通?”

    章溢算得上有君子之風,哪怕張異如此說他,他還能保持表麵上的風度。

    這孩子一雙眼睛水汪汪的,看著天真爛漫。

    他很難相信他是故意詛咒自己。

    不了解的張異的人,很容易被他的年齡迷惑,他也擅長用他的年齡去迷惑別人。

    此時的張異,展露出來的麵貌,就如真的孩子一般。

    他說話都奶氣幾分:

    “嗯,我爹說,我這種本事叫望氣……”

    “望氣術?”

    這個大名鼎鼎的神通,早就在野史和話本小說中流傳……

    不管信不信,張異背後那些禦史們更加驚疑不定。

    他們在道觀的時候,就被張異所謂的雷法和故作神秘給震懾一番,如今人家預測禦史中丞的命運,也是合情合理。

    但不管在什麽時代,預測凶吉這種事隻要還沒驗證,大家都不會全信。

    後邊的人半信半疑,章溢也當張異童言無忌。

    “那你看出什麽,看出家母有難?”

    老章能忍住不打張異已經算是有風度了,張異回答:

    “不是,老人家壽元到了……爺爺,你到時候別太傷心,因為您和老人家的命運牽在一起,您若太過難過,您也會曆劫!”

    “好!”

    章溢並不準備跟一個孩子計較這件事,張異也不在意他信不信。

    他的母親明年去世,是板上釘釘之事。

    也許因為蝴蝶效應,這個世界的許多人,許多事,命運都發生偏轉。

    可該去世的人,終歸還是會去世。

    一路走來,張異在思索一件事。

    他本人已經夠低調了,甚至包括他父親和龍虎山,也算是遠離朝堂。

    可是那些人隨便卷起一個政治鬥爭,就能將無辜的他卷進來。

    這種無力感,讓他覺得十分難受。

    自己必須盡自己的努力,給自己加一點保護色。

    作為一個道士來說,裝神弄鬼,就是最大的保護。

    哪怕再英明的帝王,對於得道之人也有敬畏。

    張異算是看明白了,像張正常那樣低調做人,一樣逃不過朝堂中的風雨。

    不如,做一個妖道!

    可怎麽做,如何做,甚至做妖道本身都是他臨時想到的事,

    他幹脆從章溢身上開始,為自己未來的人設布局。

    章溢信不信不重要,這個身份他暫時也用不上,隻不過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從今天開始布局,未來自然會有用好這個人設的一天。

    章溢將張異領到一個房間,讓他進去!

    房間門被從外邊關上,裏邊隻有一盞昏暗的燈。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等環境肯定會讓人恐懼,從這裏開始,對於張異的審查已經悄無聲息開展。

    好在他並不是真正的孩童,張異四處打量之後,就選擇獨自坐在椅子上,複盤今天得知的內容。

    “曆史的走向變了,楊憲成為右相,這是足以改變天下局勢的變動!

    可是為什麽?

    朱元璋要提拔楊憲?”

    張異先拋出一個疑問,這個疑問劉伯溫並沒有幫他解答,他們倆的情分還沒到那份上。

    “南北分榜!”

    對於張異來說,這件事背後的邏輯,其實不難猜測。

    他將最近能影響局勢的大事一一擺出來,這個答案不言而喻。

    比起劉伯溫還需要皇帝提點,張異能直接看到楊憲本來的命運。

    排除所有錯誤的答案,正確答案顯然易見。

    “楊憲的出身,是他唯一能被皇帝提起來原因,原本的曆史中老朱確實有讓他成為宰相的心思,可他自己享不了這個福,才升左丞就被人宰了!

    按照楊憲的尿性,他成為右相也活不了多久!

    這個人不知輕重,也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活該找死!”

    楊憲本來的命運,應該是在成為中書省左丞之後,去說李善長的壞話太多,讓老朱不喜,最後找了個由頭殺了!

    這個人在張異的評價中,是一個沒有找清楚定位的蠢貨。

    他出身檢校,加上本身外交能力不錯,楊憲很長時間內都是被朱元璋信任的人,

    尤其是跟李文忠共事的那段經曆,讓老朱對他越發欣賞。

    但他不明白一件事,老朱將他放在中書省開始,他就已經不是檢校了,

    固然,進入中書省,朱元璋有要安插一個人監視李善長的意思。

    可一旦晉升中書左丞,老朱對他的要求已經變了。

    成為朝中大員的他,皇帝對他的期許應該是真正為國家辦事。

    可他不但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還更加賣力的去構陷李善長。

    這就是典型的做著左丞的官,還把自己當成一個隻會打小報告的檢校。

    朱元璋對他的失望可想而知。

    李善長是什麽人,朱元璋難道不清楚?

    不管如何,在洪武二年的當口,天下都還沒定下來,李善長身為淮西一脈在朝堂中坐鎮的人,老朱就是再怎麽樣也不可能去動李善長。

    動了李善長,整個淮西集團的軍心都是不穩的。

    就憑伱楊憲也配?

    朱元璋本想將他培養成另外一個劉伯溫,可楊憲的表現,甚至已經擊穿了老朱的心理底線。

    加上他任人唯親的毛病,

    所以這貨上任一個月,就被老朱給殺了。

    可是到了自己所處的時空,老朱提拔楊憲的底層邏輯已經變了。

    他身上承載的,應該是洪武皇帝對他能立起一個新派係的期許。

    張異想到這裏,笑了。

    楊憲這麽蠢,朱元璋知道嗎?

    大概率,那位洪武皇帝現在還是不知道的,人總有燈下黑的時候。

    再英明的皇帝,未必不會看錯別人。

    至少作為檢校來說,楊憲的表現是合格的,可成為國家重臣,這貨還不配。

    那麽問題來了?

    現在楊憲和劉伯溫的爭鬥,又來自什麽?

    張異將事情一件件捋順了,大概也明白事情的真相。

    “td!原來老子真的成為別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了……還是最殘酷那種!

    所以,我現在是坐劉伯溫那桌?”

    從劉伯溫透露的訊息來看,現在是大家圍繞著孔府的事情做文章。

    楊憲跟劉伯溫做切割,並且瘋狂打壓劉伯溫。

    李善長屬於吃瓜,順便插一腳的存在,但也是因為他插一腳,自己的處境反而變得更加危險。

    他們打不打倒劉伯溫不重要,自己很有可能在這場風波中直接沒了。

    “也不知道老朱是怎麽想的,我可不能將命賭在那個喜怒無常的老家夥身上呀!

    少不得,要出點血了!”

    張異自言自語的時候,外邊突然有了動靜。

    “誰?”

    外邊有人?

    張異馬上站起來,警戒地盯著。

    禦史台並非刑部,他被軟禁在這個地方,也沒有什麽嚴密的看守。

    這要是有人對他不利,也是有可能的,張異從袖口中華夏力一把匕首,外邊卻沒了動靜。

    他打開門,卻發現有張紙條放在門口。

    張異拿起紙條,卻是笑了。

    這些人是真把他當孩子糊弄了,用這麽簡單的手段有用嗎?

    張異此時發現,他的年齡也確實是他的保護色。

    很多人不知不覺,會看輕自己。

    他緊張兮兮,將紙條捏在手裏,趕緊關門。

    躲在黑暗處的某些人,滿意離去。

    第二日,早晨!

    禦史台來了許多大人物,張異被人叫醒,在房間裏等待。

    等過了一會,一些人進來,引導張異前往審訊之處。

    到了地方,張異一看,裏邊坐滿了人。

    劉伯溫,章溢這兩個禦史中丞,各自坐在一邊。

    中堂審訊自己的人,張異本身也認識,是昨天對自己有惡意的一位禦史。

    他的下邊,有兩人坐得比劉伯溫更靠近,兩人身上的官服,也出賣了二人的身份。

    中書省左右二相,李善長,楊憲!

    張異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人物,卻惹得兩位丞相同時光臨。

    再看劉伯溫,他此時低眉順眼,早就沒了昨天承諾自己的態度,張異心一沉,這不是什麽好事呀。

    “張異,本官問你,你是否曾經為前衍聖公孔克堅行過法術?

    孔克堅老爺子,是否是在離開你的道觀之後,開始重病……?”

    張異搖搖頭,否認這件事。

    “大膽!本官勸你從實招來,若不然給你好看……

    老實告訴你,孔家人已經承認了,若是你再如此,莫怪本官用刑!”

    周圍的空氣瞬間變得凝重,若是換成一般的孩子被威嚇之下,恐怕已經破了心理防線。

    張異卻一臉天真,自顧道:

    “我沒有說謊,孔老爺子也沒有需要我動用法術的地方!”

    “看你還敢狡辯,來人,帶人上來!”

    張異否認的時候,楊憲和李善長都笑得意味深長,那禦史喊人上來的時候,他忍不住回頭,卻見孔福,被人押上來。

    孔福的出現,讓張異心咯噔一下。

    他相信孔訥絕對不會出賣自己,但孔福恐怕就不一定了。

    “來人跪下,說清楚你的身份!”

    “各位老爺,我叫孔福,是孔府的老仆人……”

    孔福老爺子看了張異一眼,又看看朝堂上的大人們,有些恐懼。

    那禦史問道:

    “孔福,我問你,你前陣子每天帶著孔老爺去清心觀做什麽?”

    孔福臉上露出恐懼之色,卻不敢回答,此時楊憲開口:

    “你昨天都認了,今天難道想反悔?”

    這句話一出,場中諸人這才驚覺,孔福這個證人恐怕是楊憲找來的。

    而且看孔福的表情,他用了一些手段。

    劉伯溫眼神冰冷,昨天他們去孔府走過場的時候,孔訥守口如瓶,卻不曾想,對方竟然找到孔福這個突破口。

    孔福被楊憲威脅,果然跪下來,誠惶誠恐:

    “各位大人明鑒,我大老爺前陣子確實在小道長這裏治療,老爺他失了魂,是我建議孔少爺去找人叫魂的,一切責任都在我身上,與少爺無關!

    求大人們放過少爺,一切責任都在老奴身上!”

    老頭子跪在地上,朝著眾人磕頭。

    楊憲得意的表情,和其他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場的人,都是修行千年的老狐狸。

    孔府三言兩語,就把他為什麽會招供的原因說出來。

    分明是楊憲找到人去威脅,恐嚇孔府,將這件事無限擴大,孔家這個仆人怕連連孔訥,才被迫招供。

    張異輕笑,楊憲這家夥的風格,還是檢校那一套呀。

    虧他還覺得誌滿得意,卻不知道自己是取死有道。

    不過他的手段,也的確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

    孔福一五一十,將關於孔克堅如何失魂,又如何偶遇張異的事情說出。

    張異的手段,讓孔克堅長時間得到安眠,到最後遭遇賊人,改在孔府治療。

    孔老爺子並沒有故意構陷張異,隻是將事實說出。

    他的說辭與其說是陷害張異,不如說是給他打了一個廣告,

    其他人盯著張異,忍不住多看兩眼。

    這世間道人許多,可真有異術的道人並沒有多少。

    這孩子能叫魂,就算是異人一個了,別人望向張異的目光,不自覺多了幾分深意。

    不過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這場風波一旦開始,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那堂上禦史大喊:

    “你果然說謊……

    張異,你當著朝中諸位大人的麵當場糊弄大家,實在該死!

    我念你是個小兒,不跟你計較,但你若再不說實話,我就要對你動刑了!”

    那禦史說完,有幾個人靠近張異。

    他隻以為張異會害怕,恐懼,再多恐嚇幾下,這孩子就會屈服。

    真相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張異破防,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隻是張異一臉茫然,絲毫沒有害怕的樣子。

    “你還不承認,說……

    你究竟有沒有對孔家老爺子行巫蠱之術?”

    張異還是搖頭,那禦史大怒。

    就在他準備讓人動手的時候,張異回答:

    “大人,有沒有一種可能,孔家老爺子確實失了魂,隻是,失魂之症不是中邪,而是心病?

    我為老爺子治病,自然算不上行法術,所以貧道也沒說謊呀!”

    張異一番話,說得眾人眾人一陣無語。

    古人從來沒有心理疾病這個概念,自然不會認可張異的說法。

    那禦史大怒:

    “你還在這裏胡言亂語,再如此,休怪我動刑!”

    張異身後的人,一把將他按住,似乎就要動手。

    隻是此時,他絲毫不驚,卻道:

    “大人,貧道想問一件事,請大人回答!”

    “你說!”

    那禦史冷著臉,讓張異說話。

    張異說:

    “不知道是大人懂術法,還是貧道更懂術法?明明貧道說老爺子沒事,你卻非要說老爺子有事!

    大人莫不是也偷偷修行巫蠱之術,才如此一口咬定?

    如若不然,貧道實在想不通大人為何如此篤定?

    是大人希望孔老爺子失魂,想看孔家的笑話?

    所謂,心存浩然氣,何懼鬼魅侵!

    您是信不過老爺子養了多年的浩然正氣?”

    這個靈魂提問,一下子問住對方。

    那禦史氣的臉都黑了。

    張異的反問從邏輯上其實一點毛病都沒有。

    你說孔克堅是失魂,我說不是,到底是你懂還是我懂?

    你非要說孔家老爺子失了魂,是不是故意要看孔家笑話?

    一邊看熱鬧的章溢,差點笑出聲來。

    他是第一次認識這個龍虎山的小道士,做完見他天真爛漫,卻不曾想如此伶牙利嘴。

    偏偏張異還是一副懵懂模樣,好似真的不懂。

    那樣子惹得在場中立的禦史,對他頗有同情。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張異不過是楊憲和劉伯溫爭鬥的一個棋子。

    恨不得利用張異來打擊劉伯溫的人有,對張異抱有同情的人也有!

    這場無聲的爭鬥,他本來無足輕重,但此時這個孩子,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心存浩然氣,何懼鬼魅侵!”

    一直沒有標明自己態度的章溢,卻重複起這句話:

    “我一個儒門子弟,看得都沒有一個道士通透。

    老夫學讀了十幾年的書,卻沒想到被一個孩子給教育了!”

    儒家雖講浩然之氣,但卻不近鬼神。

    張異這句摘自《聊齋》的句子,卻莫名深得在場諸人之心。

    尤其他龍虎山嫡傳的身份說出這句話,等於抬高了儒家的地位。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句話聽得十分順耳。

    可那些急於給張異定罪的人,卻坐不住了。

    那禦史大喊:

    “就你伶牙利嘴,給我動刑!“

    他剛說完,劉伯溫開口:

    “林大人,陛下說過,此事不涉刑罰,你是不是當陛下的話是耳邊風!”

    他從張異進來開始,並不曾說半句話,此時方才開口:

    “大人是禦史,還是刑部的人?老夫從不見禦史台有如此做派,聖上讓我們過來查事,這人怎麽樣自然由陛下定奪!

    如果大人真想過一過刑部的癮,不若老夫明日去宮裏,為大人求個前程?”

    劉伯溫話音一落,滿場寂靜。

    房間裏的氣氛,一時變得劍拔弩張。

    “嗬嗬!有意思……”

    眾人都不知道,在大堂後方。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對視而坐。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