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

字數:9768   加入書籤

A+A-




    第211章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

    反腐?

    張異愣了一下,怎麽好好扯到這個問題去了?

    他低頭想了一下,搖頭:

    “腐敗確實是每個王朝都有的問題,幾乎無可避免!尤其是咱們大明,這腐敗比起其他王朝尤其嚴重!”

    老朱愣住。

    他今天來找張異,腐敗問題隻不過是隨口一說,卻沒想到張異會給他如此答案。

    偏偏他無法反駁,因為張異能說得如此斬釘截鐵,大概就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一股怒火從心頭起,朱元璋勃然大怒。

    他怒的不是眼前的張異,而是未來的子孫。

    “腐敗這種事,無論哪個王朝都有,但咱們大明尤其嚴重!

    這其中的原因,根子還落在深宮中那位身上!

    他的剛愎自用,還有那種大家長的自信,就是大明吏治腐敗最大的根源!

    工部這點小問題,其實並不算大事!

    以後的妖魔鬼怪還多著呢……”

    朱元璋一口氣,差點被張異堵得上不來,他沒想到張異竟然將問題指向他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說:

    “你給朕多說說!”

    張異道:

    “小子在天書上看過一句話,倒是可以給叔叔分享,那句話叫做:不要考驗人性,人性經不起考驗!

    這世界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去拿人性來考驗,然後將問題歸咎在人的本性善惡之上!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的凡人,也經不起考驗!

    此事放在那些貪腐的官員身上,也是如此!

    官員們為什麽會腐敗,其一是因為利益動人心,其二,是因為相比起得到的利益,他們認為風險很小!”

    朱元璋點頭,張異這些話他再同意不過。

    他並不相信人心至善,他對於官員這個階層,也天然帶著警戒的心理。

    他不相信官員能經得住誘惑的考驗,唯有嚴刑峻法,殺得他們心驚膽寒,讓他們在貪腐之前,好好想想自己應該做什麽?

    難道是自己殺得不夠,朱元璋眼中殺意熾烈。

    張異繼續說:

    “控製風險這件事,無非就是讓官員知道貪腐的後果,以宮中那位的脾性,這點肯定做得到,而且他的手段恐怕也會更狠!

    可為什麽如此殺伐之下,大明未來卻會成為官員貪腐之最?

    其實真正的問題,出在第一點,利益……

    上次我用糧倉和狗來比喻,叔叔您不服氣,那我這次用皇帝和他的兒子們做比喻好了!”

    朱元璋和朱標聞言,不由坐直身子。

    張異怎麽隨便扯一扯,就扯到他們家去了?

    “以前咱們說過,咱們那位陛下因為出身的緣故,他對於家有很大的執念,先不提前朝皇帝,就說其他皇帝對於君王和太子之間的關係是怎麽處理的?

    太子是君王的繼承者,但也是威脅君王權威的人!

    所以一般情況下,皇帝立太子,但也會扶植一個能和太子抗爭的皇子,讓雙方去爭鬥,內耗,以完成製衡的目的!

    可朱家皇帝怎麽做?

    他和前朝任何皇帝不同,他認同了嫡長子朱標的地位之後,卻是將資源全部堆到他身上!

    其他兒子,從一開始,他就絕了對方的念想!

    過幾年,他也會將皇子們全部封王,送出去就藩!

    但為什麽會如此?其實說白了,他也明白皇位對於一個皇子來說,是實在太過誘惑,但凡他表現出一絲猶豫!

    肯定是兄弟互相殘殺的局麵!

    在這件事上,雖然出了朱允炆這個意外,但總體而言皇帝做得是不錯的!

    他至少將朱家兄弟之間的和平,維持到他閉上眼睛!

    皇帝這種做法說明了什麽,說明他也知道人心不可考驗!

    所以他沒有給任何皇子考驗人性的機會,直接一開始就就讓他們出局!

    可!

    在官員這裏,他卻一直反複考驗官員的人心,所以這製度不崩壞才怪!”

    張異從皇子身上,繞回官員本身。

    朱元璋對他的說法不如上次那樣排斥了。

    他說:

    “你說來說去,其實還是說官員的俸祿問題,可一個朝廷一品九百石糧食,一個普通官員一年六十石糧食,真的不夠?”

    張異笑:

    “夠不夠,不是皇帝說了算!

    而是大部分官員覺不覺得夠?

    一個九品官員五石糧食一個月,大約是六七百斤糧食,這夠不夠,肯定夠呀

    但咱們看看大明的官員他們要花錢的地方有多少?

    咱也不耍流氓,就基本的生活開支,規避不掉的那些!

    官員除了溫飽之外,尚且有三種開支!

    第一是衣帽,咱們大明講究禮儀,什麽時候穿什麽衣服,那是都有定製的!

    可叔叔有沒有想過,這些衣服價格幾何?

    衣服又不是隻需要一件,而是夏天,秋冬,皆有不同的要求!

    且去一些特殊的場所,也需要特定的衣服!

    這些衣服的料子,板式可是不便宜的!

    而且又不能不買,因為如果你穿錯衣服,還有可能被皇帝責罰!

    您算過這筆費用?”

    朱元璋沉默,張異繼續說:

    “衣服之外,出行!

    外邊那個路況您也是知道的,就官員的服飾,肯定是不能走路去上班的,不然路上的泥濘就足夠他們好受!

    回頭因為衣衫不整,被皇帝責罰,那是可能出事的!

    可如果不能步行,需要什麽呢?

    轎子要有吧,可這東西不便宜,還要養轎夫!

    如果不行,多少得趕驢車,驢子的草料不是錢,仆人不是錢?”

    朱元璋啞口無言,張異繼續算賬:

    “接下來,是辦公,相信叔叔也是知道的,官員的那份俸祿,可不僅僅是養家!

    如果想要處理好朝廷的政務,他可是要養半個衙門的人!

    因為如果不養活這些人,他很有可能因為處理不完身上的任務,而導致被責罰!

    所以隻是這三個,就是剛需,我說得沒錯吧?”

    老朱還有些不服氣,但張異直接用話堵死他的發言:

    “我知道您想說,有些人不這樣,可那些人是聖人!

    您不能指望天下人都是聖人!

    您都當不成堯舜,憑什麽要求下邊的人個個當聖人?

    叔叔,咱們在這裏討論的不是對錯問題。

    小孩子才說對錯,大人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朱元璋被張異懟得半天說不出話,他必須承認張異說得有一定道理。

    人性經不起考驗!

    當張異這句話的底層邏輯得到他認可之後,他無法反駁張異的理論。

    既然人心不可考驗,那麵對利益自然也會一樣。

    朱元璋本質上,是一個相信人性本惡的人,至少他對官員階級的看法是如此。

    “如果人性不可信,那就算給他們再多錢,他們也會貪墨!”

    張異嘿嘿笑,他就知道黃和會這麽說,他回答:

    “話是這麽說其實也沒錯,可是每個人的犯罪成本不一樣!

    就如在亂世,大家易子而食,可叔叔您能說天下百姓是壞人嗎?不是,是人沒被逼到那個份上!

    其實利益,貪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碼!

    譬如大哥如果去工部,我相信他就不會貪汙,為什麽,因為那幾十幾百兩銀子,對他來說犯不著冒險!

    可是如果大哥麵對的誘惑,是幾萬,幾十萬兩呢?

    叔叔的看法,也是小看了天下人!

    小道雖然相信人性不可考驗,可也相信大部分人的底線其實還是有的!

    對於大部分的官員來說,給他們一個體麵的生活,然後再通過律法去增加他們的犯罪成本!

    這就是小道認為的合適的解決貪腐的路子!

    雖然不能禁絕貪腐,但可以做到一個相對清明的朝廷!

    而當今陛下的做法,就是逼著那些還在易子而食的災民不能吃人,卻不給他們解決餓肚子的問題!

    問題是,如果不是逼得沒辦法,有多少人會選擇吃人呢?”

    朱元璋低下頭,沒有回答張異的問題。

    朱標在一邊觀察自己的父親,卻知道皇帝這次是聽進去了。

    上次張異和他說的時候,老朱還會抵觸。

    “讓人不貪,是違反人性的,這件事不可能禁絕,隻能講究成本!

    大部分人的要求不高,可能你多給他幾石米,天下就有五成本該貪腐的人因為攝於枉法不敢下手!

    有五成人不貪,那剩下的五成之人就有人監督!

    可若因為省了幾石米,天下有八成人在貪汙,按清廉之人,反而成為異類!

    人是一種群體生物,他們有個本能會追隨大多數人的做法!

    如果人人都貪,那還在堅持的人就會迅速被同化!

    所以,怎麽把好人變得多多的,把貪汙之人變得少少的

    這才是我認為的解決貪腐的方法!

    這不比花著朝廷的錢,去養著宗室有意義?”

    張異提起宗室,還忍不住吐槽兩句,老朱臉微微紅。

    宗室的禍害這件事,他到現在都沒放下,今日既然問了,他想幹脆也問清楚:

    “那你認為如果你是皇帝,宗室的問題怎麽解決?”

    張異沒好氣懟了老朱一頓:

    “有什麽不好解決的?

    往前算前朝,哪個王朝會因為宗室出過問題,宮裏那位不就是吃飽沒事幹,想要自己的兒孫世代相好,才養出個禍害來?

    其實血脈這東西,出了五代,基本都不認識了!

    他倒好,還想養著子孫世世代代!

    這是就是標準的算學沒學好,還自我感動的類型!

    這事要解決,在俸祿和爵位上下功夫不就行了。

    爵位隔代遞減,幾代之後就不管了,那不是挺好的……”

    朱元璋嘴角抽搐,他也知道宗室這個問題放在前朝根本就不是個事。

    可他不是舍不得嘛?

    人最難改變的,就是成見。

    希望多子多福,子孫延續下去,那就是老朱的執念。

    不過被張異諷刺了一頓,他自己也有些心虛,老朱訕笑,看來這宗室之法,確實不能實行呀!

    “如果他實在管不住手,將子孫往外送唄!

    世界那麽大,就跟以前分封天下一樣,將宗室分出去不就好唄!”

    朱元璋臉色微變,這可不能亂封呀!

    從大秦開始,天下從分封變成郡縣製,在華夏千百年來,早就深入人心。

    再分封的話,那是開曆史的倒車。

    朱元璋的表情落在張異眼中,他大概也知道對方想什麽?

    張異笑道:

    “叔叔可知道一個王朝的疆域由什麽決定的?尤其是咱們這種郡縣製的封建王朝?”

    這個問題老朱倒是真沒想過,他瞬間變得饒有興趣

    “你說?”

    “是從京城出發,皇帝的政令能不能一個月之內到達地方!

    如果到不了,那這個地方大概率是不能納入王朝的控製,因為鞭長莫及,地方上的百姓對朝廷也沒有歸心!

    其實別說遠方,就在咱們華夏之內,也有王權不下縣的說法!

    所以您去糾結外邊的那些領地是不是分封,有何意義?

    美洲那個地方,朝廷管得到嗎?

    別說日本,東南亞的暹羅,朝廷管得到嗎?

    不行吧,勉強設置郡縣,我要是皇帝,勉強去設置郡縣,還不如拿來賞給子孫!

    不是宗室的問題不能解決,將老朱家的旁係都安排出去,讓他們在藩屬國就藩好了,周圍都是老朱家的血脈,

    這不也從一方麵間接解決宗室問題?”

    張異的看法,和老朱當初的設想不謀而合,他頻頻點頭。

    帝國疆域的極限,是京城的政令出去最多一個月能到的地方,這個總結對朱元璋而言,猶如醍醐灌頂。

    既然疆域是有極限的,想要影響疆域之外的領土,為大明所用。

    那隻能是如春秋戰國一般,分封天下。

    而將老朱家的子孫分出去,這確實是一個好棋!

    如果讓老朱封異姓王,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但如果說讓子孫將世界上其他好地方給占了,他心裏是不排斥的。

    張異也許隻是隨口一說,可朱元璋腦海中,已經有一套戰略形成!

    他喜怒形於色,那種有種高興的樣子,惹得張異發笑。

    黃叔叔在做白日夢,張異表示理解。

    就如前世的他,也曾經想過要將華夏的影響傳播出去一般,這是個美好的夢想。

    隻是夢想終究是夢想,他們也隻是在隨便聊聊而已。

    既然如此,為什麽要去打斷眼前這個老男人的幻想?

    要不,再給他添把火?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