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太夫人那臨武不亂的相公呀
字數:6935 加入書籤
嫋嫋的東風吹拂起了麵麵彩旗,吹響了銀製的九宮風鈴,撥開雲霧掙紮而出的陽光,強烈而明媚,照耀了綠色的琉璃磚瓦,朱紅色的宮牆之下站滿了侍從和衛兵,一聲聲編鍾之聲隨著整齊的一句“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從宮殿之內,傳到宮牆之下,悠揚綿長。
“越副使,沒想到,你們大雍人這麽晚才上早朝啊,不似我們南蠻,即使氣候環境沒你們大雍來的這麽山清水秀,但上朝的時辰,可你們早的多,畢竟,關乎民生,可不敢多睡。”南蠻使團中不知是哪個不長腦子的官員,一邊跟著人群往大殿內走,一邊譏諷的開口道。
越霄笑了一下,說道
“我們大雍禮製規定,本事在卯時上朝的,但無奈,貴國似乎不懂得何為言出必行和準時二字,故而,為了遷就貴國,我天朝君主,特才將今日早朝時辰推遲至此。”
越霄一番話說完,整個南蠻使團頓時鴉雀無聲,而被崔凱一直推著的楚辭聽到此話,卻默默舔了舔唇角,似乎覺得早上的血腥味兒好像淡了些,隨後,輕笑出聲,可把他身後的崔凱莫名其妙的下出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踏過了一層又一層的白玉台階,進入了那一扇朱紅色的大門,朝著大雍皇帝麵前走去時,楚辭這才收斂了笑意,神色淡淡的打量著周遭的人群。
首先看到的,便是離殿門口最近的一群品階略低的青衣官人,衣冠整齊,脊梁倒是不曾彎曲,隻是隻敢低頭看鞋,到底還不成氣候。
再往裏走,便是一群資曆頗深的紅衣官人,衣冠楚楚,脊梁挺得筆直,麵上皆都是一副堅毅之色,目視前方,倒看著很成樣子,未來,說不準,南蠻的勁敵便會從這些人之誕生。
不過,到底也不會是他們南蠻此次出行大雍的心腹大患。
等著楚辭的輪椅緩緩停了下來之後,楚辭等人靠近的便是大雍王朝的文武百官之核心。
一群紫衣官人,神色肅穆或是桀驁之輩皆有,混跡天下這鍋大亂燉多年,個個在他們南蠻的情報網裏都排的上號兒的人物,個個都是他們南蠻的心腹大患,個個都是這場外交的變數之一……
“南蠻使團正使楚辭,見過大雍國皇帝,皇帝陛下萬福。”楚辭暫且收回自己心中對大雍朝臣的打量與想法,恭敬的對上座的九五至尊大雍國皇帝拱手行了禮。
“南蠻國各位使臣們都請起吧,各位使者不遠萬裏來我大雍,為了兩國的百姓,辛苦了。”坐在皇座上的大雍皇帝在眾人行禮片刻之後,緩緩說道。
“不辛苦,我國國主早下旨,讓臣下等人定要盡心盡力出使大雍,以求與大雍共謀得利益最大化,護兩方百姓安康,今日之付出,乃是為兩國百姓,為君為主為大義,談不上任何辛苦。”楚辭低頭回答道。
“正是,南蠻國主與朕兩心相同,為兩國百姓的安康生活,一切辛苦的付出都算不了什麽,不知南蠻國主可有何文書,要使團帶給朕?”
“我國國主,自有手寫文書一份給大雍皇帝陛下,還請大雍皇帝陛下過目。”說著,楚辭便讓身後的獨孤敗天呈上了一份文書,遞交給了大雍皇帝身邊的內官。
看著大雍皇帝打開了文書,楚辭才繼續開口說道“我國國主所求,我想,於大雍皇帝陛下您而言,不過爾爾。
大雍皇帝陛下您的國家富饒無比,您隻須每年予我南蠻糧草100000擔,金銀各千斤,十年為期,並派遣萬名工匠隨我等使團回南蠻,助我南蠻重建家園,便可換取十年與我南蠻十年不動幹戈,百姓十年安居樂業,絕無戰火連天之禍,何樂而不為乎?”
楚辭此言一出,朝野上下紛紛議論紛紛,更有甚者,如鄞王爺這樣的皇親貴胄,更是直接將無恥二字罵了出來。
而其他的文武百官,雖不像鄞王這般直接,但也是紛紛站出來,開口說道
“陛下,臣認為,此番南蠻國主所書文書,實在不妥,所求甚多,條款苛刻,難免有違兩國和談之互惠互利之初衷,臣懇請陛下,發放回南蠻使團之文書,再做打算。”
“臣附議,南蠻使團提要求,無非就是在強人所難,哪家遭了天災,一遭就要十年的補助的,還是有哪家的天災,一遭就要遭十年的,更有甚,有哪家的百姓屋子,一蓋要蓋十年的?!”
“正是!這未免有些失實了吧,南蠻若是沒有什麽好的算量師,我大雍倒是不惜出借幾位,幫著各位再好好算一算南蠻所需要的補助數額,若是就這般的要求,臣以為,實在不妥!還望陛下三思!”
有了幾位出頭的官員當了出頭鳥之後,其他的官員們無論是品階貴賤高低,還是文官武官甚至是嚴官之流也紛紛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統一了戰線,拒不答應此事。
隻除卻靠著皇帝最近的謝汝卿,依舊穿著他的官服,拿著他的象牙板,閉目養神,一言不發,引得上座的皇帝,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而身為謝汝卿師弟的楚辭,更是在心中驚歎於自家師兄這些年“忍”字功力的見長。
自然,無人知道,謝汝卿此刻並不是在隱忍不發,而是根本就毫不在意,甚至,謝汝卿已經神遊天外,在想今晚陪自家寶貝媳婦吃什麽飯菜好了。
當然,這並不代表謝汝卿不在意國事,甚至是鼓勵皇帝同意了這荒唐事情,而是他並不想做這些無用的爭辯,這於他看來,不過是一封永遠不可能被答應的天書罷了,既然是天書,他又何必出言反對呢?
首先,大雍雖然富饒,但一直以來奉行的都是與民生息,故,即使,大雍每年糧產量位居諸國第一,可達百萬擔,但取之,不過十之二三,最多十分之四而已。
且,這其中收上來的二三十萬擔糧食,好大一部分,就要拿來供給邊關將士的糧餉和勞工以及官員的正常俸祿支付,更別算那些什麽日常的皇室宗親開銷,以及那些時不時就會出現的天災的應急損耗,每年國庫所剩之糧食,滿打滿算,也不過七萬餘擔罷了。
此番南蠻一開口卻是十萬擔,還要連續供給十年,大雍的糧草情況,根本無法一口氣供給這麽多年,若非要供給,必要長稅收,但若是增加稅收,必然要增加民怨,後患無窮。
就算大雍多年以來的資本底蘊夠厚,根本不怕出這個血,但,這給南蠻的糧草有好比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隻有付出,沒有往回要的那一天呢。
還有金銀千斤,更是不可能,大雍國庫雖然富裕,但每年所支出也是龐大,即使大雍商業繁榮,若是能聚天下商賈之力,未必不能夠負擔得起這筆開支。
但天下商賈自有自己的算盤和勢力,可不是什麽傻子,個個可都是精明的不行的守財奴,想讓商人們乖乖的掏出腰包,更是難上加難。
再說了,商人的銀錢歸根到底,還是出自底層的農民,若是剝削了商人,保不齊,最後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最後,再說這千名工匠之事。若是要仔細探究先頭兩個糧草與金銀之事與這事情的對比,前兩個不過是剝層皮,落個罵名的事情,但若是給南蠻送去了工匠,那無異於,就是把自己國家的立足核心往別人手裏送。
天下五分,各國除卻了為之根本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之外,在這亂世天下,都還有各自的倚靠,不可被他國所知曉。
如南蠻靠的就是他們精湛的火藥武器,傲世群雄,而西楚靠的就是易守難攻的地勢和他們那橫掃千騎的紅色鐵騎,東趙靠的則是讓人聞風喪膽無孔不入的東趙刺客,北韓憑借的則是天下四通八達無處不通戰無不勝的北韓水師和壟斷八分天下的鹽產之業,那麽,他們大雍靠的則是千奇百變的機關之術和變幻莫測的奇門遁甲之術才能夠在這天下站穩腳跟。
工匠機關之術千變萬化,且為了防止,機關之術被他國間諜所盜取,為其守護,可謂是嚴之又嚴,工匠的人身安全受到保護不說,就連他們所收的徒弟,都要上查五代,下查三代,查個底朝天,才準學習機關之術。
甚至,為了更好的將機關之術和奇門遁甲之術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一般的工匠在設計機關時,幾乎都會連結到奇門遁甲,將二者相結合,設計出威力驚人的機關,故而,工匠,大多都也要學習奇門遁甲之書。
但奇門遁甲之所謂相關之書籍,自古以來都被列為一等要書。
除掉皇室核心人員和朝廷百官之首以及那些重要的大國工匠及其嫡係傳承弟子之外,幾乎無人可以得知這些書籍的核心內容。
若是此次冒冒然就答應了南蠻的要求,出借千位工匠,無異於送羊入狼口,將自己國家的機關要術和奇門遁甲之瑰寶,送入了他人的口中……
不異於自取滅亡……
總得來說,楚辭所代表的南蠻國家所提出的每一個條件和要求,都無異於是在動搖大雍之根基,滅大雍之國威,毀大雍之未來……
大雍的文武百官和皇帝隻要不是個傻的,都不會答應這個要求。
果不其然,當朝堂之上的諫言聲達到了一個“人聲鼎沸”的極端的時候,大雍皇帝合上了文書徑直將文書扔到了一旁的太監手中,開口說道
“楚大人,你們此番提出的要求,朕已然知道了,朕也知曉,南蠻此次遭遇天災,損失嚴重,物資的缺口,定然十分龐大。
朕身為大雍國的皇帝,也能夠理解你們南蠻國主的拳拳愛國之心。
但朕覺得,此封南蠻國主所帶來之文書,還是有諸多不妥之處,應當還需要好好商定,和談和談,總是要好好的談一番才對。
不知,楚大人你意下如何。”
楚辭看了看周圍恨不得要將他吃了得文武百官,笑著說道
“既然大雍皇帝陛下這樣說了,楚辭自然也是聽從,隻是,楚辭認為,南蠻所需,已清清楚楚的寫在了紙上,想來,和談,也並不能改變多少。”
“楚大人這樣說,就不妥了吧,什麽事情都還沒有蓋棺定論呢,你這麽就能夠這麽自信呢,難不成,你們南蠻人,皆像楚大人你一般,盲目自信不成。”鄞王十分不滿的開口譏諷道。
“自然不是,不過是南蠻如今形式如此罷了,斷然沒有讓南蠻百姓忍凍挨餓的道理,若是大雍不能滿足我國之要求,我南蠻將士,為南蠻百姓之生命,難免的要采用一些非常手段了。”楚辭倒也不氣惱鄞王的嘲諷,隻是,坐在輪椅上,眼含笑意的看著鄞王說道。
“我聽說,大雍疆域遼闊,百姓諸多,其中邊關百姓之數亦不在少數,想來,鄞王定然不會想要生靈塗炭吧。”獨孤敗天更是適時的站在楚辭的身後補充道。
“哼,我們大雍可不是什麽懦弱的國家,獨孤敗天,你這話什麽意思!你是不是想和老子現在就回邊關上邊打一架呀!”被越霄足足拉了大半天的鄧總得在聽到獨孤敗天的那一句話後,總算是,忍不住了,一把甩開了越霄的手,插著腰,擼起袖子,就朝獨孤敗天罵道。
“我什麽意思都沒有,主要看你們大雍什麽意思,你們大雍不是愛民如子嘛,我們南蠻這種粗鄙小國,也想跟著你們這個禮儀之邦好好學習一下什麽叫民如子。”獨孤敗天不愧被叫做老狐狸,看著鄧總得麵紅耳赤的模樣,一點也不在乎,反倒是笑著繼續出言挑釁道。
眼看著兩邊人的氣氛越來越劍拔弩張,坐在上頭的大雍皇帝實在忍不住朝著謝好問和謝汝卿的方向咳嗽了兩聲,示意他們兩趕緊解決。
謝好問無奈的向上頭的皇帝使了使眼色,無聲的說道[陛下,你別看我呀,我爹早說了,這件事情輪不到我插手。]
皇帝[那怎麽辦,他們都要打起來了,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像話嘛,朕的臉麵往哪裏放啊?!]
謝好問[我也不知道啊……你有本事問我爹去……]
皇帝[我要有本事,還讓你當丞相?!]
謝好問和皇帝你來我往的用眼神交流了好幾回,才看謝汝卿睜開眼緩緩開口道
“各位稍安勿躁。
無論是大雍還是南蠻,最終不過還是為了百姓著想,既然是為了百姓好,便不止有一個方法為百姓好。
你們南蠻既然有了為百姓好的方法,我們大雍自然也有我們為百姓著想的法子,若是不談,又這麽知道,誰的方法更好呢。”
“正如兩杯茶,若是不品,又怎麽知道哪杯茶更好呢?”
楚辭看著自己這一直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師兄可算是說話了,內心總算是起了一絲波瀾,也十分給臉的說道
“燕國公所言極是,說不準是我一葉障目了,既然燕國公你另有高見,我倒是不介意與你探討一番,我倒是也很想知道,燕國公您到底有什麽的好法子呢……”
看著楚辭總算是願意和談了,大雍皇帝趕忙開口說道
“既然楚大人對我們大雍的想法如此感興趣,不若,就先入住我們驛館,後續,自有燕國公和鄧將軍等人與各位協商這文書細節,朕想,不出十天,定然能有個讓我們兩國都滿意的結果。”
“謝愛卿,此事全權交由你負責,你定然要好好與楚大人商討此事。”
謝汝卿聽到皇帝的話,才睜開眼,隨即緩緩的從百官隊伍中站出,跪在地上,深深磕了一個頭,鏗將有力的說道“朕,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