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北方布局

字數:2859   加入書籤

A+A-




    楊皇後接過太子手中的報捷文書,粗略的看了一小公主甄姬忍不住問道:母後真的有人可以突然大徹大悟,像變了一個人嗎?我以前可聽說鎮南侯府世子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
    皇後答道:“據我所知南度國出過一位,叫羅本嘉措,二十五歲以前連秀才都沒有考二十五歲突然頓悟,到二十八歲的時候就中了狀元,而且是南度國成績最好的狀元三十五歲就官至正三品吏部侍隻是之後就遁入空門,出家為僧了,成為南度國首屈一指的高僧,一度成為南度國師,一百多歲才坐化想必嶽文楓也是此類吧!
    孝宗皇帝看了看擺擺手讓太子和小公主退下
    “皇後,如今太子才十七歲,以前我還不放心,現在有了嶽文楓此等人才,我高枕無憂孝宗皇帝過來拉住皇後的手,你說嶽文楓如此大功該如何封賞才好啊!二品軍侯如何
    楊皇後冰雪聰明,馬上明白了孝宗皇帝的意“陛下,還是太子提議封定北將軍為正一品軍侯,定北侯為好
    孝宗皇帝看著楊皇後,拍拍楊皇後的香肩,還是皇後深得我心啊!是該給太子籠絡人心
    傳旨,設宮宴款待報捷獻俘的劉勝劉將晚宴隻有孝宗皇帝和劉勝將無人知曉他們說了什麽,隻知道劉勝呈上定北將軍嶽文楓的密旁邊隻有高公公伺
    當夜勤政殿禦書房,除了孝宗皇帝之外,還有當朝中書令柳青書柳大人,鎮南侯嶽雪義,戶部尚書慕容間,國子監祭酒劉文和與太子甄
    “眾位愛卿,今日都是可信之都看看嶽文楓的密奏
    大家開始傳
    良久柳大人開口:陛下,太子殿下,各位同嶽文楓立下如此大功,朝廷支持一下是應該不過要掌握一個度才
    鎮南侯嶽雪義回道:畢竟是我的親孫子,臣還是避嫌吧!
    慕容間帶著微笑,心裏想著不愧是婉兒看重之人,這小子真行啊!緩緩開口:陛下,太子殿今日隻臣等幾人奏對不是沒有出處的吧!
    孝宗皇帝:看向慕容間,抬手指指他,不愧是老狐狸,什麽都猜的這也是嶽文楓的意思,盡量減少阻
    國子監祭酒劉文和劉大人,無奈的搖搖頭,又笑嶽文楓此人當真是文采驚世,國之棟梁啊!謀略,治國,安天下恐怕無人出其右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太子甄文:父皇,各位大不如招進京獻捷劉勝將軍奏對如
    眾人點頭,孝宗皇帝,
    劉勝用完宮宴密奏孝宗皇帝之後,就未出宮,一直在偏殿等聽高公公宣,馬上進禦書房
    一番禮儀,寒暄之
    “陛下,太子殿下,各位大嶽將軍的計劃是整個平城北方全部納入我大風治下,以上京城為中心建立行劉勝指著一份輿圖講解著,上京城東側八十裏秋城以後作為貿易和囤積物資之所,這裏向北近鄰東臨國的遂城,東接落北落北寨嶽將軍是要建立專職的屯田練兵之所上京城的右側兩百裏是河西城,嶽將軍打算布置重兵,北據絨蠻,西抗布並且在旁邊修建像落北寨一樣的屯田練兵之上京城南側一百五十裏有塔城,在塔城附近的科爾沁草原建立養馬上京城北側距北絨國邊城扶風城五百裏,將軍打算取一中間合適的地方建新城,以後作為對抗絨蠻的最前沿,專門的邊防軍請幾位大人過來也是嶽將軍的意思,畢竟風朝還有六大世家,根深蒂否則容易出現像平城鍾南衡鍾將軍那樣不出兵的情況,差點害死嶽將”劉勝拱手一禮,退到一
    在場之人都看著劉勝將軍,以前在京城的時候沒發現啊!現在跟著嶽文楓去了北地,勇氣見漲啊!當著皇帝的麵,說話都如此不客
    孝宗表情也有點不自然,畢竟六大門閥做大到如此程度,自己是有一定責任的,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難!眨眨眼掃了掃太
    太子甄文開口:父皇,各位大我就直說了,大家多擔我提議嶽文楓授朝廷一品軍侯,定北北方設立山北行省,嶽文楓總理山北行省一切軍政大中書令柳大人長子正三品工部侍郎柳遠山升任山北行省正二品布政使,國子監祭酒劉大人的師弟原國子監司業現從三品大理寺少卿賈瑞安升任山北行省正三品按察戶部尚書慕容間大人的學生現京城軍械局正六品司正範陽升任山北行省軍械局正四品少山北行省所需官員,書吏,有關人員可從各處抽調組定北軍副將徐朗徐將軍升正二品鎮北將軍,定北軍副將劉勝劉將軍升正三品遠北將山北行省五府三寨十三縣正三品以下官職皆由定北侯任命,吏部報備即定北軍擴軍至十萬,各營主將均授予朝廷正四品武將官由邯鄲正四品鎮守將軍徐勇帶兵五萬,北涼馬種兩萬,各種應用物資,器械急速北上,馳援山北行
    眾人左右看看,才發現這是人家父子倆商量的差不多了,才叫我們來的啊!不支持沒理由啊!隻能支持啊!合著我們就是工具人啊!太子殿下的魄力可以啊!相當可
    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
    柳大人,慕容間,嶽雪義紛紛附
    劉文和劉大人說道:陛下,太子殿下,列位大是不是調平城鎮守將軍華山鍾家鍾南衡鍾將軍回隴西或者京城,更妥當一
    柳大人看看劉大人,不得不說朝中大臣都是老狐狸,一語中
    柳大人開口:微臣提議調金陵鎮撫使慕容衝升任正三品平城鎮守將
    慕容間感激的衝柳大人點點
    太子殿下:父皇,兒臣覺的可!
    孝宗皇帝看看大局已定,直接拍“來人,擬待明日太廟舉行完報捷獻俘大典就當堂宣旨,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