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碧空遠影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A+A-




                      看到方元芷低頭垂淚,徐元楷覺得心頭一燙。
    那兩行熱淚仿佛熱蠟滴上了他的心頭。
    終究,元芷妹妹對他並非完全無動於衷。
    這就夠了。
    他跟祖父母求過,祖父母卻沒給他答複,隻是讓他先去京城孝順父母。
    祖母倒是給他指了一條路“婚姻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自專。”
    徐元楷心中卻微涼。
    若是祖父母支持自己,行事自然事半功倍。
    他們不表態,多半是婉拒。
    可他又想起老祖宗壽宴日祖父那似笑非笑的眼神。
    他本來以為三叔徐淳會是個阻礙,可昨天聽聞祖母的意思,三叔要和刑家千金訂親,雖然還沒確定訂哪位小姐,但三叔已經說了訂刑家,訂親日子都訂下了。
    雖然前途未卜,他還是要去爭一爭。
    方元芷把徐元楷送到街角才回轉。
    這一別,或許以後都沒機會再見了呢。
    等徐元楷離開蘇州那日,方元芷並沒有去徐家送別,而是坐馬車來到了京杭大運河的碼頭。
    她跟橙紅打聽過,徐家人去京城,都是去碼頭乘船沿著京杭大運河北上。
    她隻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來與徐元楷做個告別。
    也與她那還沒怎麽萌芽就被扼殺的初戀,道個別。
    等了好幾個時辰,快到午時的時候,守在碼頭必經之路的青山終於過來稟報了“小姐,元楷少爺剛才已經上了船,就是那邊那隻三桅船。”
    方元芷掀開車簾朝青山指的方向看了看。
    青山卻盯著方元芷多看了幾眼。
    他從七歲開始就跟著小姐,頭一回見她打扮得這麽靚眼,晃得人都挪不開眼。
    方元芷並沒管青山。
    見那隻三桅船扯起風帆,正要緩緩啟動,她索性下了馬車,站到碼頭臨水送行的地方。
    因為一般的船隻早就趁清晨涼快出發了,這會兒碼頭的人和船都不多,方元芷的盛裝打扮顯得尤為突出。
    可惜,方元芷並未看到徐元楷。
    她默默看著三桅船緩緩離開碼頭,揚帆而去。
    這時,岸上突然有人高喊“元楷!元楷!”
    徐元楷本來在收拾書籍,聽到聲音,就往岸邊看了看,發現來送他的三叔正在岸上,手指指向碼頭方向。
    徐元楷往碼頭望去,遠遠地看到碼頭立著一個美人,額上似乎還貼著紅色花鈿。
    美人那一身流光溢彩的粉底衣裳在陽光下折射出絢麗的色彩,襯得美人仿佛雲中的仙子美輪美奐。
    徐元楷深深吸了一口氣,眼眶微微濕潤。
    他對她沒去徐府送別有些遺憾。
    可沒想到她在這裏送別,一向低調的她居然如此盛裝!
    遺憾的是他沒有機會近距離欣賞了。
    不過,無論什麽裝扮,她一直都是個光芒四射的女子,早已印在他的心底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方元芷看到三桅船消失,才終於轉身離開,頂著炎炎烈日走近自己家的馬車。
    快靠近馬車時,她看到隔壁的馬車車簾被掀開,露出徐淳一張波瀾不驚的俊臉。
    方元芷索性走近徐淳那輛馬車“徐公子,是我食言了,玉器生意不必繼續下去。”
    話說從滄浪亭談生意以來,她已經見過徐元楷兩回了,算不得遵守約定條件。
    她也不想以出賣朋友情誼來賺取金錢。
    徐淳隻是淡淡一笑“無妨。方小姐遵守承諾,又重情重義,徐某佩服。”
    方元芷被噎住了,半晌才另起話頭“聽聞三舅舅訂了親,侄女在這裏先恭喜您早生貴子,幸福美滿。”說著,臉上浮起應付式的假笑。
    徐淳卻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這下你可以安心了?”
    我有什麽好不安心的?
    方元芷笑問道“不知三舅母是刑知府家哪位小姐?”
    徐淳卻冷了臉,把簾子一扔,吩咐馬車夫“出發!”
    方元芷見徐淳馬車緩緩駛離,也不惱,過了一會兒上馬車回家不提。
    看來徐淳這訂親也沒那麽順利,要不然不會問到細節就翻了臉。
    徐淳不痛快,方元芷反而心裏舒坦了不少。連馬車裏炎熱的空氣都似乎沒那麽難以忍受了。
    當天夜裏,天氣愈來愈悶熱,到了後半夜,突然狂風大作,下起了大暴雨。
    接下來大半個月,天氣一直下雨,綿綿不斷。
    本來方元芷還打算在蘇州多開幾家醫藥堂,如今這個情況,倒是沒這個必要了。
    而且,她得罪了王家,醫藥堂開得越多越危險。
    再等一陣子,玉器生意個製藥作坊都上了正軌,她打算把師父賽華佗派到蘇州指導製藥作坊,索性把濟民醫藥堂和福記玉器行都關了門,隻與徐家做生意就好。
    存了這個心思,方元芷倒沒有再給濟民醫藥堂做推廣的心思,隻是堅持每旬去父親的千戶所義診。
    蘇州衛共有五個千戶所。其他千戶所的家眷聽聞了方勵旗下的千戶所有免費醫療,也吵著要義診和價格優惠藥物。
    方勵有些為難地找上了方元芷。方元芷小手一揮“這有何難?”
    有了徐家大頭生意的支撐,她樂得做些善事,還能給父親積累一些聲望。
    一連幾天,方元芷冒雨輾轉在幾個千戶所,耐心又細心地為士兵家屬義診、開藥,給蘇州衛的指揮使和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家也送了一些日常藥材,並不值錢,卻讓人覺得暖心。
    這天終於結束了義診活動,方元芷帶著青山騎馬返回蘇州城。
    連續的雨天讓官道上一片泥濘,即便騎著馬披著油衣,身上也沾了不少汙泥點子。
    遠遠看到蘇州城門,方元芷想想,還是打算找個水邊把油衣上的泥水點子簡單清洗一下。
    油衣是用桐油塗在布帛形成的一種具有防水效果的雨具,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到明朝的時候已經比較普及了,是一種常見的防雨用品。
    青山不像方元芷那麽愛幹淨,他就牽著馬等在官道旁邊。
    路上人來人往,路過的車馬行人並不少。
    有兩個莊戶打扮的行人似乎相熟,站在官道旁就開始寒暄攀談了起來
    “趙二哥,好久不見,你怎麽也進城了?”
    “可不是,我們村裏的人有門路的都進城了,如今就怕發大水呀!”
    “不會吧?我們蘇州水路四通八達,多少年沒發過大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