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虛懷若穀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去年剛從徐家把鹽業利益吃到肚子裏的各種權貴全都炸毛了!
其中以會昌侯府最為暴怒。
成化二年,禦馬監太監李棠令家人於遼東地方開中成化二年分兩淮存積鹽五萬八千引,皇帝下詔準了一萬引,還特地說了不為例,可戶部尚書李昂偏偏陽奉陰違,不僅引以為例,還大開方便之門。
從此鹽法敗壞,邊關重鎮糧草難以為繼,與會昌侯府勾結的內監、權貴等個個賺的盤滿缽滿。
李棠雖然是禦馬監太監,可也隻是掛了個虛名。禦馬監之前的實權掌握在劉永誠手裏,後來掌握在投靠了皇帝的葉達和錢喜手裏,李棠日益邊緣化,在禦馬監沒什麽實權。
朱見深興奮地去了劉永誠府邸私訪。
終於,他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劉府見方元芷了!
朱見深再見她時,她正坐在劉府的花園涼亭中,與劉永誠喝茶聊天。
她穿著一身粉色對襟窄袖衫,下身搭配的湖色八幅流仙裙,在滿園春色的映襯下,更顯嬌柔明媚。她似乎與劉永誠認真交談著什麽,表情認真而誠懇。
朱見深不由得癡了,半天愣在原地,挪不動腳步。
還是笑吟吟的劉永誠先發現了朱見深一行,強撐著身子,搖搖晃晃站起來就要原地跪下。
方元芷順著劉永誠的視線看去,很快也看到了朱見深。
她驚愕難耐,可也還是快速去扶著老邁的劉永誠,一同跪了下去。
朱見深連忙三步並作兩步快速上前,親手把劉永誠扶了起來,又與方元芷一同把劉永誠扶上了輪椅。
方元芷待劉永誠坐好後便要遁走。
朱見深卻喊住了她:“方姑娘,朕想與馬兒太監一同逛逛園子,還請方姑娘帶路。”
方元芷不敢看他,眼神求助地看向劉永誠。
劉永誠笑了,眼尾的皺紋像菊花一樣綻開。
“元芷,來幫咱家推輪椅。”
方元芷無奈,隻好去推輪椅,卻被朱見深搶了先。
“方姑娘代朕侍奉馬兒太監一月有餘,朕心甚慰,也該朕略盡綿薄之力了。”
方元芷無語。
我明明是錢太後派過來的,和你有什麽關係?
你倒是挺會自攬功勞。
朱見深推著輪椅上的劉永誠在花樹間緩步而行,方元芷略落後一步,其他內侍、侍衛等老遠跟著。
朱見深沒有說話,劉永誠倒是發話了:“皇上親自推輪椅,真是折煞老奴了!”
朱見深態度誠懇,微笑道:“馬兒太監乃真英雄。朕自幼聽聞您的豐功偉績,今日能效微力,乃是朕之幸事。”
方元芷微嗤,拿得起放得下,倒是收買人心的好手!
劉永誠臉上洋溢著淡淡的笑容,語氣裏少了許多恭敬,多了些許親切和感動:“皇上今日登門,可是有什麽要事?”
朱見深也不藏掖:“如今朝堂之上正在重點討論鹽政弊端,戶部推出了十條鞭法。隻是這第一條便是斷人財路的大事,怕是要得罪一大幫權貴。”
頓了頓,朱見深才道:“禦馬監的李棠,乃是鹽政敗壞的始端。若是能拿他以儆效尤,自然事半功倍。隻是此事若無馬兒太監支持,朕也不好貿然下手。”
劉永誠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凡事不操之過急。
皇上要動李棠立威是好事。隻是這樣就把皇上推到了最前方,反而落了下乘。
我們內官前程本該係於皇上一身。
李棠投奔孫家,本就壞了規矩。早該清理。
隻是皇上不必把他和鹽政牽扯到一起,省得反抗力度太大。
那個錢喜,皇上既然想用他,不如讓他使使手段,幹淨利落地解決了李棠,既達到了目的,也保護了皇上,鹽政落實也不會反抗太過激烈。”
朱見深有些詫異,也有些感動。
鹽政的“十條鞭法”動的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落實必然困難重重。
他本想大刀闊斧地幹一場,劉永誠反而及時提醒了他。
劉永誠怕自己的話皇帝聽不進去,又補充了一句:“你可知道,當初土木堡之變的根源是什麽?”
“是先帝急於糾正九邊弊端,動了邊關守將的利益。”
“是啊。弊端在那裏,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要糾正就得花些耐心。”
“朕受教了。”
方元芷好奇地瞥了一眼輪椅上白發蒼蒼的老人。
他宛如長輩一樣淳淳教導,勸諫的話從他嘴裏說出來,讓人如沐春風,接受起來容易了許多。
她也有些感慨朱見深的虛懷若穀、禮賢下士。
年輕人通常會有幾分氣性,未必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他倒是從諫如流。
朱見深和劉永誠又聊了一些別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鎮守太監、監軍太監的任用、選拔和升遷罷黜之事。
方元芷這才意識到,全國各地、各軍中的太監,都是由禦馬監派出。
如果說司禮監是宮廷內相,禦馬監看來就是宮廷內將,一文一武,共同輔佐皇帝統治天下,免得皇權旁落。
她又有些鬱悶。
這些都是機密要事,他們兩人密談就是了,何苦拉什麽都不懂的自己在一旁當背景牆?
若是回頭有什麽消息泄漏了,怪到自己頭上,自己還不是得喝一壺?
想到這些,她故意放慢腳步,落在了後麵。
朱見深很快就意識到了,他停下腳步,回頭等她。
方元芷無奈,也隻好快走兩步,跟了上去。
劉永誠自然看出了朱見深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今日來找自己雖然確實有正事,但很顯然心思大頭都放在身旁的這位方姑娘身上,連自己提的那些人氏,他也隻是含糊地應一聲,沒太往心裏去。
劉永誠心裏暗歎一聲。
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
自己這位暮年英雄,看到眼前的方姑娘也會生出欣賞之心,何況是年紀輕輕的皇帝。
好在多日相處,他也知道這位方姑娘心思端正,並非奸猾之徒。若是能提點一番,讓她成為皇帝身邊的一大助力,倒是一件美事。
他劉永誠再能幹,也沒幾年好活。若能再給皇帝身邊選拔幾個人才,等去了黃泉地下,也可以對太宗皇帝毫無愧疚地說一聲,自己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