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一月的期限
字數:4603 加入書籤
“各位大人反對,無非是因為林公子的身份,怕惹得世人恥笑。可林倉並未任職,他這官做得好壞也全都是後話。”
古如風繼續:“依照小人愚見,還不如給他個機會,讓他暫代禦史一職,看他做得稱不稱職,再決定他任職去留。”
南宮天點點頭,認同地說道:“此言甚是有理,朕批準了。”
就在剛剛,就連右相王振海的諫言,都差點惹來殺身之禍。
剩下的這些朝中大臣,自知身份遠不及右相,他們大臣就算心裏再不滿,也不敢表態多說一個‘不’字。
另一邊。
王振海此刻依舊心有不甘,忍不住開口質疑,“穀先生說得容易,但他這個官做得好不好,如何判定?”
陳亮也跟著說道:“大夏盛世,國富民強,製度嚴謹,他這官監察禦史隻要不犯大錯,便能當得安然無恙,可無功無過又算不算稱職呢?”
文武百官也跟著點頭,“對啊,甭管讓誰去做這個禦史,也不可能失職啊。”
“口說無憑,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便會淡忘了這茬事,到時候又有誰會在意他這個禦史是不是正職呢?”
“古先生就不要再插手此事了,我大夏泱泱大國,威名遠震九州大陸,絕不允許太監玷汙!”
朝中大臣的意見朝一邊倒,皇帝南宮天的臉色不大好看,他當然願意讓林倉成為外臣,可這群老匹夫就是事多。
英雄莫問出去,三歲稚童都懂得道理,這群老匹夫怎麽就理解不了呢?
合著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可礙於剛才右相作死的諫言,聽得他腦袋嗡嗡作響。
他也嫌麻煩,懶得跟這群老匹夫糾纏下去。
“我國禦史一職,主要負責監察諫言,可以看他再兼任期間能不能查出重大案件,或者對於我朝遺存的問題能不能解決。”
“隻要他能做出有利大夏的事,就算他過了一關。我們大夏任人唯賢,隻要他有能力,就算是太監,也能令大夏百姓信服。”
古如風說完,南宮天大手一揮,霸氣的說道:“好,就依古先生所言。”
“你們誰要是不同意,先自請杖責五十大板。”
至此,文武百官也不再敢多說什麽。
隻要他們上下一心,林場絕對沒機會查出重大案件。
至於大夏存在的問題嘛:一是造紙技術不行,每年需要向大約采購大批紙張,
二是皇帝愛才如命,不惜成本地培養精兵,因此國庫空虛,糧食更是供不應求。
這兩個問題他們至今都解決不了,更別提林倉那個小太監了。
文采跟辦事能力是兩碼事,就算他再怎麽才華橫溢,也根本不可能解決得了這些。
罷免林倉隻是時間的問題。
南宮景榮知道這事情的困難程度,出聲反對道:“這不公平!”
“父皇,甭說別的,就說在場的這群百官有幾個能幹正事的,憑什麽他們可以安穩地拿著朝廷俸祿,卻要刻意刁難林倉?”
他這句話說得真情實感,卻徹底得罪了文武百官。
要不是礙於他皇子的身份,此刻他絕對會被這群人的吐沫星子淹死!
陳亮勢頭正盛,壓根不想跟五皇子要麵子,直接反駁道:“五皇子此言真是傷了我們這群臣子的心。”
“我們大多數人雖然無功,但也是寒窗苦讀數十載,憑本事考取的功名。”
“隻有極少數是出生功勳之家,但也是他們的祖輩用血汗拚來的。”
“也正是因為我們這俸祿拿得不易,才更要把好關,省得朝中滋生蛀蟲!”
陳亮他這句話說得好聽,滿朝文武都為之動容。
特別是王振海,好不容易沉穩下來的‘忠君’之心,再次被這熱血發言所點燃。
他老眼含淚,“五皇子出生高貴,自是不懂我們這群臣子的不易,我們所思所想無不為了大夏江山,你這話真是寒了忠臣之心。”
“老臣從陛下十歲登基以來,夜不能寐,生怕有負先帝囑托。盡心竭力三十載,卻被五皇子一番話給諷刺得徹底。”
這話雖是看著南宮景榮說的,可句句都在戳南宮天的心窩子。
南宮天十歲就登基,王振海作為監國輔臣,對南宮天稱得上是鞠躬盡瘁。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南宮天即冠之年,立刻毫無保留地把權力歸還。
也是因著這層關係,南宮天深受大夏舉國上下的敬仰。
即使南宮天性格再火爆,也連王振海的頭發絲都不敢動過一根。
南宮天有些動容,暗自感慨道:“老匹夫,又說這些,這叫朕如何是好?”
太子南宮景恒見狀,走上前安慰道:“王相莫要傷心,您永遠是我們大夏皇族的恩人,我們都銘記著您的功勞。”
“我五弟性格魯莽,他那些話並不是針對您,”
“父皇也隻是想獎勵有功之人,依我看不如給林先生一月時間,到時候依舊不能令王相滿意,就將他撤職,可好?”
話畢,南宮景恒朝王振海一拜。
他的眼神懇切,看得王振海心裏一暖。
“太子殿下,快快請起,您真是折煞老臣了。”
原本他也認同古如風的提議,隻是受到了陳亮的挑唆,才心生不滿的。
如果大夏的問題能夠解決,大夏的國運絕對會更加旺盛。
就算解決不了,隻要罷免太監,大夏的名聲依舊!
左右不過一月期限,這期間絕不能泄露林倉太監身份。
王振海躬身說道:“好,臣全聽太子的。”
陳亮心有不甘,不陰不陽地譏笑道:“太子殿下說得有道理,這小太監能力通天,肯定能解決的。”
眼裏閃過轉瞬的殺意,扳倒英國公府,隻是他計劃中小小的一步。
眾大人見王相鬆口,便更沒了阻止的理由。
龍椅上的南宮天直接大手一揮,瀟灑地寫下任命聖旨。
不一會兒,老太監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才子林倉品格高尚,學富五車,乃我大夏的棟梁之才,現命林倉暫任監察禦史一職,欽此!”
林倉走出來,恭敬地用雙手接旨,拜道:“微臣遵旨。”
眾人的視線紛紛落到林倉身上,或不懷好意、或咬牙切齒。
可林倉的一句話,將他們的好奇心瞬間加滿。
“回稟陛下,微臣有要事稟報。”
“愛卿但說無妨。”
文武百官聞言麵麵相覷。
要事稟告?
這才剛上任便能立功了?
一個小太監能有啥正經事?
果不其然。
林倉繼續道:“微臣今早聽聞,冷宮陳妃,命不久矣。”
聞言,眾大人看他的眼神鄙夷更甚。
就算再有才華又怎麽?
還不就是個小太監目,光短淺得很,後宮那點雞毛蒜皮的破事,也好意思當朝說出來。
陳亮譏笑道:“陳大人這監察禦史當得真稱職,連後宮總管太監的職責也都包管了。”
唐峰搖搖頭,“外臣跟宦官是不一樣的,你這些話應該稟告皇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