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災後重建的第一步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A+A-


    是城郊四二村的村長叫劉二蛋,賑災的時候非常配合官府發放救濟糧,所以對他印象很深。
    看那家夥探頭探腦的蹲在那裏,朱高煴便好奇地走過去,想要看看這家夥又在看什麽了。
    當他走近,就是臉色一黑,原來劉二蛋就在看人家小夫妻沒起床。
    朱高煴瞄了兩眼轉身就走,他還有正事呢。
    不過他和侍衛張俊的腳步聲還是驚醒了劉二蛋,讓他一個激靈直接跪了。
    “殿……殿下,不,不是您想象的那樣,小人,小人不是故意的。”
    “滾起來,本王不知道你在看什麽,現在回四二村,將人召集起來,本王給你們村送一個賺錢的門路。”
    “真的,謝謝殿下,殿下,小人告辭,小人找人去。”
    劉二蛋這家夥也是機靈鬼,都不問涼王殿下給什麽門路,一溜煙就跑了。
    轉身回王府牽了馬,朱高煴才和張俊去往五十二村。
    這些村子原本不叫四二村,朱高煴為了自己方便,他決定讓百姓們先忍受一段時間的數字村名了。
    五百多村民在村外排著隊等待涼王殿下的到來。
    “拜見涼王殿下。”
    當朱高煴和張俊到來,村民們在劉二蛋的帶領下,直接跪下高呼。
    看著呼啦啦跪了一地的百姓,他心中有幾分驕傲,有幾分高高在上的自得,還有一分執掌他人生死的滿足感。
    “平身吧。”
    他隻是在馬上輕輕抬手,讓百姓們起來,就直接策馬進入村中。
    等他走來,百姓們才站了起來。
    劉二蛋小跑著過來為朱高煴牽馬,臉上又掛著他那獻媚的笑容。
    來到村子中央,有幾個少女正在燒水,一張簡易的木桌和凳子已經擺好。
    見到木桌,朱高煴滿意地點頭問道
    “你們村有多少人會木工,幾個會瓦匠,幾個鐵匠?”
    “回涼王殿下,五十二村有木工十三個,小人就是村裏最好的木工,至於瓦匠就多了,一共有八十五人,鐵匠沒有。”
    作為村長,劉二蛋還是很村長還是很稱職的,所有村民的特長和能力他都有整理和記錄。
    “少了,你先將這些人召集起來,然後到附近村子再招些匠人,特別是鐵匠。”
    “殿下,我也會點鐵匠活,您看……”
    “你個沒臉沒皮的家夥,我還不知道你?
    快點去找人,要是影響了本王的大事,本王會撕了你。”
    “是……是……”
    見朱高煴說得嚴重,劉二蛋不敢再耍寶,趕緊轉身去傳達朱高煴的命令了。
    涼王召見,附近三個村子,自覺有點手藝的的百姓都來了,不少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
    見到人員組成,他雖然有點失望,卻也理解,畢竟他遷徙的移民就是以老弱婦孺為主。
    他將蜂窩煤的幾張圖紙拿出來,簡單解釋了幾句,這些老人就明白了,並且盛讚涼王的辦法高妙。
    “殿下,這煤球,交給小人,小人今天就能把煤球打出來。”
    “殿下,煤爐交給小人,咱們有石灰,還有草灰,耐火管不是問題,至於絕熱層現在用不到,冬天正好取暖。”
    幾個識字的老人看了朱高煴的圖紙後跟其他老人一商量,就給了他確定的答案,他們雖然都不是正經匠人,但是有足夠的生活閱曆。
    有些東西你跟老人解釋科學,他們或許不懂,但是你隻要告訴他們想要達到的效果,他們就能給你找到取巧的解決辦法。
    “好,就你們四個村子了,紅薯的種植你們不用參加了,專心給本王生產蜂窩煤和煤球。
    本王出錢買,煤爐一個十文錢,煤球一百個一文錢。”
    “謝殿下……謝殿下大恩……”
    聽到還有錢拿,原本準備免費服徭役的百姓們,直接又跪了,不少人還感動到淚流滿麵。
    這樣的親王,曆朝曆代都找不出一個吧?
    朱高煴之所以要用煤,當然是用來製作種地用的工具,比如說犁耙,鋤頭什麽的。
    要製造這些東西就需要鑄鐵,鑄鐵就需要用煤,煤的好壞影響到鑄鐵的質量。
    朱高煴知道這些原理,所以從基本的製煤開始打好基礎,一步一步的做好賑災工作。
    “殿下,這運煤有點困難,煤太重了,用人力背有點,有點……”
    劉二蛋將一籮筐煤炭放在地上,喘著粗氣說道。
    哪怕他身強力壯,但是背著百斤煤炭,走了十多裏地,也是很累的。
    “你們沒有獨輪車,平板車嗎?用這些簡易的車輛運輸煤炭啊。”
    見到劉二蛋用籮筐背煤,他更是不滿,這是蠢貨吧?
    都不知道運用工具的嗎?
    聽見朱高煴的質問,劉二蛋趕緊低頭回話:
    “殿下,平板車全村也就兩輛,平時都是上工的時候運農具的,我們可舍不得糟踏了。
    至於獨輪車,小人就不知道是什麽了。”
    “獨輪車也就是俗稱的【雞公車】、【二把手】、【土車子】。”
    “雞公車啊,有是有,但是都是各家私有,又是每家每戶的重要財物,小人不敢擅自征用啊,要不殿下您來征用。”
    “這樣啊。
    張俊,給我找紙筆過來;劉二蛋,去找幾個木匠過來。”
    聽劉二蛋這麽說,朱高煴了然點頭,他就說嗎,這種獨輪車怎麽可能沒有,之前移民遷徙的時候,他可是見到有大量百姓用獨輪車趕路呢。
    這獨輪車的構造簡單,農村都有能力打造。
    朱高煴可是清楚得很,小時候老家就有一輛,調皮的小朱高煴可是用一頓屁股開花的代價,將其拆解了。
    很快張俊抱著幾張紙,一手端著硯台跑回來;另一邊的劉二蛋也催促著三十多木匠跑來。
    “你們中有人會打造雞公車嗎?”
    “會……小人會……草民也會一點點……”
    “草民世代木匠打造的雞公車可好了…………”
    聽朱高煴問起,所有木匠都舉手表示自己會打造。
    也是,這種簡單的車輛,有人載貨,還能載人,在農村百姓中簡直就是家家必備的工具,地位甚至堪比鋤頭鐮刀。
    自然是木匠們學習和打造的首選了。
    “很好既然你們都會打造,我就不廢話了,我給你們畫個圖,你們參考著改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