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九死一生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A+A-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還好,還好我沒有人雲亦雲。”
    一眾大臣在驚呼的同時,都暗自慶幸慶幸自己留了一個心眼。
    但更多人看了看文武大臣最前麵那個,胖胖的身影。
    太子朱高熾在文武彈劾朱高煴的時候,就一直閉目養神,一言不發,顯然這位是早就知道朱高煴一切所為的。
    等眾臣子將來自西安府,藍田,耿忠、諸葛玄、周正雄等人的奏折看完了,朱棣才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一邊活動手腳,一邊說道:
    “咱太久沒殺人了,你們真當咱的刀,不利呼?”
    “陛下三思!”
    見到朱棣活動手腕的動作,一眾文武大臣立即嘩啦啦跪下!
    一眾大臣齊跪,也沒有阻止朱棣的殺心,隻有太子朱高熾了。
    隻是這次朱高熾雖然和一眾官員一同跪下了,但除了一句:“父皇三思”就沒有再為那些官員求情了。
    雖然六部尚書都再三懇求,卻是無濟於事。
    “金吾衛何在?”
    “在!”
    隨著朱棣的命令,一排虎背熊腰的金甲侍衛從奉天殿外湧入,殺氣騰騰的立在眾大臣身後。
    “戶部尚書鬱新、兵部左侍郎齊泰、監察禦史黃明,監察禦史杜世輝……不辯是非行誣告之事,該死,拉下去,斬了!”
    “是!”
    上百金吾衛齊聲應是將整個奉天殿都震了一震。
    “陛下,不可!陛下不可啊!”
    不少文臣跪行而前聲淚俱下地求情。
    這裏麵可是有一個六部尚書之一的戶部尚書鬱新啊,如果這麽輕鬆殺了,先不說戶部會不會亂,整個大明官員又將人人自危,整個文官體係甚至都可能因此崩塌。
    “父皇,不可啊!”
    跪在地上的太子朱高熾也是一驚站了起來,高聲阻止。
    已經老大大臣中間,準備抓人的金吾衛頓時停下腳步看向龍椅上的朱棣。
    整個大明都知道太子的地位,也知道太子說話,朱棣多少會聽。
    剛剛哭喊的震天動地的官員們,也趕緊噤聲,以免皇帝陛下聽不見太子殿下的聲音。
    “熾兒,你要為他們求情?”
    朱高熾躬身先一拱手,行了個君臣之禮才平靜地說道:
    “是的,兒臣要為這些大臣求情,但不是要求父皇赦免他們的罪責,隻是想請父皇繞他們一死,讓他們親自去陝西看看陝西的情況。”
    “嗬嗬……你和老八倒是一個心思,都舍不得殺人。
    你們兩兄弟就是太心善了。”
    “父皇,非是心善而是諸位大臣真的罪不至死。
    鬱新是戶部尚書,本就有監察天下鹽鐵職責,四弟在藍田製鹽雖然已經上報,但他販往北元確實有些不妥;
    齊泰是兵部左侍郎,他的職責就是監看天下兵馬,特別是提防外敵來犯;
    至於其他禦史言官,他們本來就有風聞奏事之責,雖有錯,但罪不至死。”
    “嗯……”
    朱棣聽了太子朱高熾的話,心中火氣稍減,他也不是一定要殺人,隻是這些文官的動作太低劣下作了,直接明晃晃的就是打擊報複。
    而這次打擊報複的目標是自己的兒子,這就讓他有點不能忍了。
    讓他冷靜是不可能的,但這十八人全部殺了,又確實不適合。
    “是啊,陛下,他們罪不至死,還請陛下恕罪。”
    左春坊左讚善劉世六,也站了起來躬身行禮後求情道:
    “陛下,您定下《大明律》,是為了明正典刑,而非為了一時好惡而殺人,臣請刑部和大理寺聯合偵辦幾位官員的罪責,以正《大明律》。”
    劉世六是當世大儒,是宋濂死後的文人領袖,他的話朱棣也會聽個三分。
    而且朱棣也確實不想多殺人,但也不會輕輕放下。
    “太子,你和刑部,大理寺聯合將這件事查清了,該死的就給咱斬了!不該死的都丟陝西,讓他們給咱去陝西過冬!”
    “是!”
    朱高熾躬身應是,臉上如釋重負,嘴角卻有一絲冷笑。
    而他身後的劉世六張張嘴,最後隻出來了一句“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跪在地上的其他官員都是渾身一顫,跟著應了一聲。
    “謝……謝主隆恩……”
    鬱新,齊泰等人煞白著臉色謝恩。
    冬天的西北,而且是沒有房屋的西北,他們就算沒有被當場砍頭,也是難逃一死啊!
    剛剛他們可是看了涼王發回來的奏折,上麵清清楚楚的寫著,藍田沒有房屋,石材木材離得太遠,
    涼王想要用交易回來的牛羊皮縫製帳篷,以過冬,申請大量宰殺來自北元的牛羊。
    在沒有房屋禦寒的西北,隻要一場雪,就能死上萬人!
    十八個出頭的官員都是心如死灰。
    特別是鬱新,現在心中恨死李善長了。
    他就是受了李善長的提醒,才來彈劾朱高煴的,沒想到朱高煴卻是早就想到會有人彈劾他,竟然早早上了奏折報備和申請了。
    被押出奉天殿的時候,他都在心中想著,要不要把李善長咬出來?
    咬出來後,自己會有什麽好處,又要付出什麽代價。
    不過,一直到大理寺天牢,他都沒有下決定。
    ‘唉,聽天由命吧。’
    鬱新歎了口氣,不作反抗。
    而另一邊,朱棣的朝會可還沒結束。
    等文武隊列再次站好,朱棣找到人群中的工部尚書賈麟說道:
    “賈麟,你看看這些圖紙,現在就評判一下他們的價值。”
    朱棣話音落下,老太監馬和就將朱棣早就準備好的一遝圖紙送到賈麟手中,
    同時有幾個小太監在他身後跟著,背對著賈麟將其他人的視線隔開。
    賈麟見朱棣這安排,也知道這些圖紙非同小可,趕緊將視線放了上去。
    第一眼他不是看圖紙,而是看筆跡,見不是涼王朱高煴的筆跡大大鬆了一口氣,才將注意力放在內容上。
    “嗯……這圖紙,有點……有點異想天開了。”
    一開始,他沒有看出好壞,直言不諱自己的感受。
    “對,確實異想天開了。”
    龍椅上的朱棣也是同樣的感覺,要不是張俊在他麵前親自講述了大犁耙的工作場景,他第一時間也會認為是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