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知府大人的靠山
字數:4502 加入書籤
有的人身上還帶著傷,傷口已經化膿流血,不時有蒼蠅落上去,他們卻都渾然不覺一樣,一動也不動。
這樣下去,傷口很容易就會發炎,嚴重的話也會要人性命。
還有的人,明顯是在發著高燒,臉色不正常的紅,氣息奄奄。
朱高煴心情沉重,幾乎不忍多看,直接又從房子裏麵退了出來。
那個老人家跟在他身邊。
“王爺,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話,這些人連一半都活不下來。”
“這兩位都是本地的郎中,但是他們現在也束手無策。附近根本就沒有草藥……”
“而且關鍵是,我們也沒有更地方去安置他們……”
惡劣的生存條件,會讓人的身體的免疫力降到極點,想要把人救回來,不僅需要草藥,還需要其他的很多物資。
但是這些,朱高煴這裏暫時都做不到。
另外一個老人家開口。
“我們好不容易把人給救回來了,總不能就這麽放棄了。王爺,因為無論如何要想想法子,弄些草藥過來呀。”
朱高煴點了點頭。
“這些事本王馬上會安排的,你們統計一下,這附近還有多少年輕人,然後讓他們準備一下,待會兒把其中生病的一些災民,送到知府衙門去。”
幾個老人家麵麵相覷。
“可是這妥當嗎?”
“他們現在都病的厲害,萬一把病染給知府大人的家眷怎麽辦?”
“而且知府衙門好像也住不了這麽多人吧?”
朱高煴笑了。
“這就不用你們操心了。本王到時候自有安排。你們馬上去把人叫過來便是。”
幾個老人聽他這樣說,也就不再多問什麽,張羅著去叫人了。
然後大約用了半個時辰的時間,眾人就直接上路。
因為,他們攜帶了很多的病患,而那些話大多都無法自己獨立行走,所以行進的非常緩慢。
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他們才總算是抵達了知府衙門外頭。
而這個時候,知府衙門的大門已經緊鎖了。
明安知府鄒大人,據說在另外的區域組織救災,這幾日也是晝夜奔忙。
所以,朱高煴還沒有見到人。
此時有人上前叩響了府門,剛開始裏麵無人回應,敲了好一會兒,才聽到裏麵有人罵罵咧咧的出來。
“大半夜的叫魂兒呢?知不知道這是什麽地兒?知府大人的府邸,也是隨便什麽人都能進的嗎?”
敲門的兵士很是惱火。
“涼王殿下要見你們知府大人,還不趕緊把門打開。”
裏麵瞬間安靜。
然後沒一會兒的功夫,有人推開了大門。
朱高煴皺眉打量那個管家打扮的男子。
男子已經帶著手下呼啦啦跪倒在地。
“見過涼王殿下。”
朱高煴開口。
“知府大人在府裏麵嗎。”
那男人這時候抬起頭來,向著他身後的方向望一望,就見無數災民渾身上下狼狽不堪,相互扶持著,才能勉強站在原地……
他不由得就愣了一下。
“回王爺的話,我家大人剛剛回來不久,正在休息,我馬上叫人去叫他。”
朱高煴點了點頭。
“去吧,傳本王的懿旨,讓他把府裏所有的人都轉移出去,騰出來給災民們養病養傷,越快越好。”
那老管家聽他這麽說,臉色唰的一下就變了。
“可是這恐怕不妥當吧……”
朱高煴冷冷打斷他的話。
“什麽妥當不妥當的?難道你們還要忤逆本王的意思嗎?不想活了嗎?還不快去?”
老管家不敢多說什麽,快步向著府裏跑去。
朱高煴讓眾人原地休息,自己則直接進了大廳。
清遠知府衙門,雖然算不上是金碧輝煌,但是也足夠奢華。
前廳裏麵寬敞明亮,紫檀木的案幾上,擺放著青瓷花的瓷器,還有各種各樣的擺設,每一樣都價格不菲。
而且,家人們泡過來的茶,也都是上好的大紅袍,茶香非常濃鬱,隻是聞一聞,也叫人心曠神怡,比起來宮裏麵的茶也不逞多讓。
這知府大人好像過得很富足啊。
朱高煴雙手捧茶,隨口問一句。
“你們大人,是什麽樣的出身?好像這家底倒是挺殷實的。”
那下人愣了一下,隨即笑著開口。
“王爺不會不知道吧?我們大人的祖母,可是郡主啊,若不是因為郡主念舊,我們大人也不會委屈來這裏做一個小知府。”
郡主?
想不到這柳大人這層靠山……
難怪這一屋子的珍稀物件呢?
隻是這就有點難辦了。
自己把知府弄出府外去沒什麽,郡主大人那裏要如何安置?
朱高煴清了清嗓子。
“郡主現在身體如何?”
下人年紀小,說話毫無顧忌。
“郡主千歲身體還好,就是不喜歡熱鬧,自己圖清靜,住在府後的院子裏。”
原來郡主並沒有住在前頭。
那就好辦了……
朱高煴這裏正打著自己的算盤,就聽到有腳步聲,從後麵回廊裏由遠即近。
然後沒一會兒的功夫,知府柳辰就大步流星的入內了。
這知府大人雖然也算是皇親,比起來那位總督大人可是低調的多。
而且他最近好像的確也在因為災情的事情奔波忙碌,整個人看上去格外憔悴。
“不知王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王爺恕罪。”
朱高煴隻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放下手裏的杯子。
“本王把一些身體患病或受傷,需要好好休養的災民都帶了過來。本王的意思是,讓你的家眷都搬出去知府衙門。等到這些災民修養好了,再讓他們離開。”
那知府大人皺著眉頭。
“這,恐怕不妥當吧。畢竟下管家裏有很多女眷,而且就算是下官點頭。祖母那裏也未必能點頭,祖母的性子……”
他果然把郡主給搬出來說事兒。
朱高煴打斷他的話。
“郡主千歲千金之軀,身上流淌的是皇室的血脈,自然也和當今陛下一樣憂國憂民。又怎麽可能隻圖自己安逸,不顧百姓死活?”
“而且本王聽說郡主是住在後院的,我們隻要不打擾到郡主便是了。”
“這次洪災是發生在大人的管轄地界,如果不是因為大人失職,好像也不會有這麽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