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人事調整

字數:5888   加入書籤

A+A-




    左丞相府中,高重其心腹丞相府長史李弧將皇帝批閱過的奏章放於公案上,說道:“相國大人,這是宮裏送來的奏章。”
    高重嗯了一聲,取過一卷竹簡開始閱讀起來,半晌後,高重看向長史皺著眉頭若有所思。
    高重道:“李弧,你說說看,眼下陛下任命趙芻為右丞相,是什麽意思?”
    李弧道:“啟稟相國大人,在下分析,舒城事變後,中尉軍中的霍家親信已經被清洗幹淨了,中尉軍也回京後又進行了新一輪整編,軍改結束後,那接下來便是要動一動朝堂了,如今趙丞相受陛下重用,便是想借趙相的手繼續撤換掉朝中霍家提拔起來的一批官員。”
    高重微微頷首道:“言之有理。”
    長史李弧見高重讚同,便不失時機的遞上了數十封拜帖,說道:“相國大人請看,這些是前幾日朝中官員想來拜訪您的拜帖。”
    左丞相高重接過拜帖一一翻看,心中了然,說道:“這幫人還真會見風使舵,鼻子夠靈的,現在就想走通本相的門路了。”
    丞相府長史陪著笑,說道:“相國大人,這些官員曾經都是霍太師當國時提拔起來的,如今朝廷上下大換血在即,這些人怕祿位不保才求告到相國大人您這裏的,他們眼下也隻能走您的門路,若是相國大人您保下他們,這便是天大的恩情,他們過去曾經是霍太師的羽翼,今後可就是相國大人您的羽翼了。”
    高重知道他說的有道理,還是故作姿態道:“不急,容本相在想一想。”
    這時相府外行來一屬官,稟報道:“啟稟相國大人,呂簡前來拜訪。”
    高重一聽,原來是呂家堡的人,大概也知道他來幹什麽,想了想還是說道:“讓他進來吧。”
    “諾!”
    左丞相府外呂簡帶著數名隨從入得相府中,見到高丞相上前一頓熱情寒暄,便命人將帶來的禮物般進內堂,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備重禮來高丞相府上拜訪了。
    高重笑嗬嗬的客套道:“呂君來就來了,何必在備重禮。”
    呂簡笑道:“高相國,今日前來,正是恭賀相國大人您正式接任左丞相一職,此番略備薄禮不成敬意。”
    高重下意識的撇了一眼那幾口箱子,他知道呂家乃是煉丹世家,富可敵國,所謂薄禮也足夠讓任何人心動了。
    高重笑道:“呂君來此,不僅僅是為恭賀本相正式接任這麽簡單吧?”
    呂家笑道:“相國大人明察秋毫,在下來此正是為家兄呂家家主呂一坊一事而來,希望相國大人您看在過去的交情上,能放我呂家家主一馬。”
    高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然道:“呂君啊,此番本相已經是為你們呂家免了破家之禍,如果不是本相在陛下麵前據理力爭,你們呂家全族都得被發配戎邊,如今隻是判了家主呂一坊一人之罪,這已經天恩浩蕩了,你們呂家可不要得寸進尺。”
    呂簡陪著笑臉說道:“是,是,相國大人教訓的是,您的恩情我代表呂家永世不忘,今日前來隻是想讓相國大人您稍微抬一抬手,可否讓家兄出廷尉獄回東安城拘押,我們呂家堡上下可不能一日無主,若是家兄能回東安城拘押,也能就近安排我們呂家上下的事務。”
    呂簡意思很簡單,不求免罪,但求把呂太公運作回老家服刑,在那裏呂家是地頭蛇,呂家與東安城的一把手東安令趙綱關係也比較好,在大牢裏安排個vip包間,那坐牢就更沒做一樣,隻要麵上過得去就行了。
    高重問道:“簡兄啊,呂家難道離了呂一坊就不靈了,大不了你們呂家在選一個家主不就得了。”
    聽聞此言,呂簡一臉苦笑之色,說道:“啟稟高相國,您有所不知,我大哥被押解來慶陽服刑前,隻是簡單交代了一下讓大公子代理呂家家主之位,大公子雖有家主之實,卻無家主之名,如今我們呂家家主之位空懸日久,大哥的其他三房,四房的公子便按捺不住想與大公子爭奪家主之位。俗話說,治家如治國,如今我們呂家幾位公子爭權,已經是鬧的呂家堡上下雞飛狗跳,不得安寧。不得已,我隻能在來慶陽求一求相國大人您,唉!”
    高重聞言,心中也是啼笑皆非,這呂家還真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這老爺子還沒死呢,兒子們就已經先打起來了,呂一坊真要死在慶陽廷尉獄,那呂家堡不得被他幾個不孝之子給掀翻了?
    高重起身背著手轉了幾圈,又不經意間撇了一眼呂家送上門的重禮,說道:“辦法嘛,也不是沒有,可呂太公沾上的可是謀逆的罪過,這牢獄之災肯定免不了,不過本相倒有一策。”
    呂簡聞言精神為之一震,趕忙上前拱手道:“請相國大人示下。”
    高重道:“呂太公雖然不是主謀,但失丹之罪確實不能輕判了,隻能等下一次大赦天下,到時候重罪也能輕判,其餘別無他法,隻要等到大赦,本相便可以傳話廷尉把呂太公從廷尉獄改判到東安城服刑。”
    呂簡聞言,愣在當場,心中暗罵,這還用你說?這大赦天下可不是什麽時候都能遇上的,隻有國家發生了什麽天大的好事才可能會大赦天下,運氣好等幾年就出來了,運氣不好等個十幾年出不來的都大有人在,搞不好呂一坊就死在牢裏了。
    呂簡雖然心中罵娘,臉上還是陪著笑臉,說道:“相國大人,這…這…大赦天下得等到猴年馬月去?”
    左丞相高重笑嗬嗬道:“呂君請寬心,本相自有辦法,很快呂太公就能等來陛下親自下詔大赦天下。”
    呂簡聞言,心中一鬆,上前輕聲道:“相國大人,我大哥若蒙大赦,我呂家必有重謝。”
    高重聞言,心中一動,說道:“好說,呂君,你盡管回去等候朝廷的好消息吧。”
    有了左丞相高重的再三保證,呂簡躬身行禮道:“多謝相國大人施以援手,呂某告辭了。”
    呂簡退出內堂後,丞相府長史李弧從後堂出來進言道:“相國大人,說服陛下大赦天下,恐怕有些難啊。”
    高重聞言,神秘一笑道:“不用本相去費勁唇舌說服陛下,很快就會有一件大好事發生,陛下一定會大赦天下,本相也不過是送呂家一個順水人情而已。”
    長史李弧聞言,心中明了,問道:“相國大人,可是那鄧將軍進獻的番芋種植有了重大進展?陛下因此有可能在全國推廣番芋時宣布大赦天下?”
    高重微微頷首道:“嗯,本相也沒想到陛下對農事前所未有的重視,民以食為天,此物若在全國順利推廣,可活人無數,真是一項善政。”
    李弧讚歎道:“陛下高瞻遠矚,在下佩服。”
    長史李弧說罷,取出一封地契交給了左相高重,說道:“相國大人,這是呂簡來拜訪相國時私下拜托下官轉交給您的,這是蒲陽五千畝良田的地契。”
    左丞相高微微頷首道:“有心了。”又重轉首問長史道:“李弧,本相要進宮麵見陛下,奏章準備好了嗎?”
    李弧上前奉上竹簡,說道:“相國大人,早就準備好了。”
    左丞相高重收好奏章,便施施然起身去往章台宮覲見皇帝。
    高重入得章台宮大殿,見右丞相趙芻也在向皇帝上奏,知道肯定是朝廷的人事任免。
    右相趙芻奉上朝野內外需要調整的朝臣官員名單,說道:“啟奏陛下,這是臣上任以來,反複調查過的一些不合格官員,這些人在任上屍位素餐,空耗朝廷俸祿而無所作為,臣以為,這些人應該盡早免去官爵,以正朝綱。”
    其實不過是找個借口把前左丞相霍錚提拔起來的官員掃地出門而已,同時為新君提拔起來的親信騰位置,當然這些官員裏也確實有些人就是混日子的,掃地出門也是應有之義。
    曆朝曆代,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不論是國家製度如何變革,新領導上台後要坐穩位置,必然要換一套行政班子,上任還留著前任提拔起來的人,純粹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同時換人也是領導宣示權力,展示權威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震懾手段,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如此,不論中西內外,最基本的行事邏輯是差不多的,常規操作而已。
    穆晟看罷名單,微微頷首,這也是他默認趙芻要這麽幹的,他提起筆圈了幾個表示要留用查看的人名,說道:“嗯,這幾個人雖然出自霍太師門下,但能力還是有的,暫時留用,以觀後效,其餘的就照你的意思去辦。”
    右丞相趙芻得到皇帝首肯,說道:“臣這就按照陛下的意思調整任免。”
    左丞相高重見狀,也遞上了一批官員的任免的奏章,皇帝看罷,直接就是一句話“準奏。”
    左右丞相見事情辦的差不多了正要告退,皇帝單獨留下了右丞相趙芻安排一些事情。
    穆晟直接開門見山道:“舅公,過去的事情也應該了結一下了,此事就全權交給舅公去辦吧。”
    右丞相趙芻當然知道皇帝說的便是趙姬的事情,說道:“陛下,臣這就去辦。”
    見趙芻退出大殿後,穆晟便隨手取過一道任命書,朱批正式確認了新任中尉軍統帥為周建。周建原本為北軍護軍校尉,在奪權的過程中,政治立場堅定,忠誠可靠,慶陽事變也處理的很好,自然也得了皇帝歡心,這守衛都城的重任便交給了他。
    文官調整基本交給了左右丞相處理,但軍隊中的職位調整,穆晟必須親自過問,嚴格把關,根據前朝慣例,他又安排自己身邊忠心可靠,世家子弟出身的郎衛擔任了中尉軍中的副職。
    守衛皇宮的南軍兵衛由皇帝親信衛尉郭珇統領,穆晟依舊是如法炮製,有些南軍關鍵崗位的副職位,調整為身邊忠於皇室的朗衛接任,以確保內外分權製衡之態,如此才能確保禁中兵權牢牢把控在皇帝手中,穆晟才能在宮裏睡個安穩覺。
    調整好最為關鍵的禁中兵權,接下來就是調整各大常備野戰軍的統帥人選,嶺南兵團的人選早就在巡遊途中,安排妥當了,現在要做的便是安排近五十萬長城兵團的統帥人選。
    這個時代大晉帝國的邊防精銳長城兵團分為兩個部分,守衛北境長城的兵團武衛軍,也叫北方兵團,各類騎軍,步軍合起來有三十萬兵馬,守衛西境長城的兵團龍武軍,也叫西北兵團,有二十萬兵馬,當年統一天下後,三世皇帝可沒閑著,除了南征嶺南,還同時出兵三十萬西征如今的帝國西北地區,也就是西域,西征大軍一路上也是滅國無數,拓地萬裏,西征結束後,帝國在西域設郡置縣,又長期屯住二十萬大軍,安定西北局勢。
    穆晟掃了一眼現任邊軍兵團的統帥人選,還是決定不著急大動幹戈,還是以恩賜拉攏為主,比之數目龐大的邊軍兵團,中央禁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離權力核心太近,反而是最要命的,他隻要能控製住禁中兵權就足夠了。
    邊軍別看五十多萬兵馬,人數眾多,戰鬥力強大,但是邊軍在駐地的後勤保障完全是依賴朝廷從內地輸送糧餉,邊軍平時分散駐紮,士卒軍官三年一輪換,邊軍統帥的家屬都住在京城為質,邊軍想造反,反而是最難的,隻要朝廷一斷奶,邊軍將士走不了多遠,就得全軍潰散而去,沒飯吃,哪怕再厲害的人,最多堅持三天,別說造反了,連兵器都拿不穩。
    曆史上邊軍能夠造反成功,基本上都是朝廷昏君佞臣當道,對邊疆軍區放權太過,導致邊將做大,威脅朝廷,如唐中期設置的藩鎮製度,然後就是各種智商下線的迷之操作讓叛軍得了勢,隻要有一個明白人當政,都不至於讓國家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麵。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