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學寫字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回到家時,蘇青鸞先去堂屋,果然暗道弟弟妹妹趴在一條木質長幾上麵。
    妹妹的表情倒是還算輕鬆,弟弟的表情可以用“麵目猙獰”來形容了。
    這長幾是前些日子蘇青鸞央著蘇廣福打的,主要是給兩個小的沒事練字來用。
    雖然隻是很簡單的木板,並沒有雕刻什麽鏤空花紋,對於兩個小孩子習字來講是絕對夠用的。
    最開始看到那麽多沒見過的文具,兩個孩子興奮了一天,甚至臨睡了還念念不舍拿著毛筆鎮尺擱筆來回把玩。
    所以等到第二天蘇青鸞回來開始教兩個孩子怎麽使用各種文具,兩小隻也學的非常開心,一副下一刻就要揮毫潑墨的架勢。
    然而書法這種東西,最開始入門是非常枯燥的。
    從蘇青鸞教他們兩個怎麽握筆開始,已經過去三天了,兩個孩子隻反複練習了“橫”和“豎”兩個筆畫。
    蘇雪雁相對來說更沉得住性子,因此目前為止還算適應良好,不過蘇玄鶴這個皮猴子麽……
    看他寫著字身上恨不得紐成麻花的各種小動作,也知道他定是不耐煩了。
    見蘇青鸞走進來,蘇雪雁率先扔了毛筆,把正在寫的那一頁紙拿來給蘇青鸞獻寶:“阿姐你看!我今日有沒有比昨日寫的整齊些?”
    其實並沒有,三四歲的小孩子,雖然能夠記得筆順,但落在紙麵上,手腕把控的力道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但是看得出來,小丫頭已經足夠努力了。
    於是蘇青鸞摸了摸小丫頭頭上今早給她戴上的蒼耳花頭飾,把手上的魚簍子遞給她:“雪雁這麽辛苦,今天阿姐做好吃的給你!”
    “阿姐每天都做好吃的!”小丫頭嘴巴甜的很,但是仍舊好奇地探出小腦袋瓜看了看今天的好吃的是什麽。
    不曾想那大黑魚安生了半晌,見小丫頭湊過來,一個打挺差點咬了小丫頭的鼻子,把蘇雪雁嚇得“啪嘰”坐了一個屁股墩兒。
    小孩子骨頭軟,跌了一跤也不怎麽疼,小丫頭的注意力全都被那黑魚吸引了,顧不上疼,拍拍身上的灰起來叫道:“阿姐,你怎麽帶回來這麽一條大醜魚!”
    蘇青鸞被逗得哈哈大笑,晃了晃那魚簍:“這大黑魚可好吃呢,而且沒有什麽魚刺。”
    “那我要多吃一碗!”說著回頭向蘇玄鶴吐吐舌頭,“阿兄寫的不好,少吃一碗!”
    “我……我也寫完了!”蘇玄鶴不甘示弱地拎起手上那片紙給蘇青鸞看。
    自從那一天晚上蘇青鸞在給這個皮猴子弟弟揉肚子順便談心之後,皮猴子弟弟終於放下了對自己這個阿姐心裏的防備。
    具體表現就是,雖然皮還是一樣皮,不過那種七個不服八個不忿,蘇青鸞說什麽都要頂一句嘴的習慣少多了。
    比如現在,雖然他不喜歡寫字,但是還是會老老實實完成蘇青鸞布置的“作業”——當然,完成質量有待商榷。
    蘇青鸞仔細看了看蘇玄鶴的書法,在控筆方麵的確是強於三妹——畢竟年長幾歲,手上也更有力氣,這是自然的事。
    不過由於安不下心,蘇玄鶴的筆畫在收筆的時候總是很潦草,甚至“豎”的結尾處由於收尾太急,原本圓潤厚重的收尾變成了毛毛躁躁的“小掃把”,很顯然是某皮猴兒不耐煩收筆,隨便一劃拉完事造成的。
    蘇青鸞看著低頭盯著腳麵的弟弟,讓三妹去洗洗手上的墨汁,把她支開。等周圍沒有第三個人,才問:
    “不想學寫字?”
    “累……”小家夥的聲音充滿了不情願。
    “那不寫了?”
    小家夥拚命搖頭。
    “既然累,為什麽不幹脆不寫?”
    蘇玄鶴想了想,低聲說道:“我知道,阿姐是為了我好,但是我還是不喜歡寫字。”
    什麽叫在感動和無語之間反複橫跳?這就是!
    蘇青鸞有些哭笑不得,隨後想了想看向弟弟:“可是我也不想出去出攤子,爹娘從前也不想辛苦種田——可很多事情,不想做也要去做的。”
    “寫字是不想做卻要去做的嗎?”
    “對你來說是的——這就是你現在的‘工作’。”蘇青鸞摸摸弟弟的頭。
    這一次,原本總是炸毛的小家夥沒有躲開她的手。
    沉默半晌,蘇玄鶴有些為難地說:“那……我再堅持一下。”
    蘇青鸞看著弟弟皺成一張包子的笑臉,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那你要多堅持一會兒哦。”
    囑咐一聲讓弟弟記得洗手,蘇青鸞扭身去了灶房。
    在灶房外麵,蘇青鸞見阿娘和妹妹蹲在牆角嘰嘰咕咕在說什麽。
    蘇青鸞湊過去一看,樂了:前些日子隨便埋在這裏的洋蔥和胡蘿卜廚餘,竟然長出嫩綠色的新芽了!
    “這洋蔥和胡蘿卜真皮實!”楊氏感歎道,“都不用特意澆水施肥”。
    雖然這兩樣食材在這個時代有別的特定稱呼,但是受蘇青鸞的影響,全家都跟著她慣常的叫法稱呼了。
    蘇青鸞點點頭:“阿娘,這兩樣蔬菜不僅很好種植,而且很耐儲存——當然這是那個買菜的番商告訴我的——所以我想著如果這次能夠順利種出來這兩樣,咱們可以適當多種一些。”
    楊氏點點頭。
    這時候,屋頂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音。
    蘇青鸞笑道:“阿爹又去爬屋頂了?”
    楊氏歎口氣:“之前雇傭的那幫子泥瓦匠和木匠,他都覺得人家活計不好,偏要自己一點點弄房子。”
    這話還要從幾天之前蘇青鸞得了“鴻福樓”的分紅那次說起。
    蘇青鸞一下子又得了幾十兩銀子,留下了十五兩想買各種價格不菲的調料和食材,又給爹娘一人花了十兩置辦了一套新衣裳,剩下的便交給蘇廣福,讓他翻新一下整個屋子。
    原本蘇青鸞的想法是,花錢買省事,直接雇傭幾個人,把破損的房頂、窗格、家具都修補換新,缺什麽家具也都置辦上。
    奈何蘇廣福身為一個同時精通木工和泥瓦工的古代技術達人,不放心雇傭的人,覺得他們的活計質量不過關。
    於是人工費倒是省下了,蘇廣福隻能憑著自己一個人,每天出攤回來之後爬上爬下叮叮當當,修修這裏,補補那裏。
    他本人自己倒是十分樂在其中。
    於是原本有些擔心他累到的楊氏和蘇青鸞幹脆隨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