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重拳出擊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A+A-




    在禮部侍郎楊士聰之後,又有十幾個南方官員出班附議。
    他們憤怒程國祥在新皇即將登基繼位前提出逋賦之事,此舉等於殺人誅心。
    可他們又不敢反對新皇提出追繳逋賦之事,隻能提出減免部分逋賦。
    因為南方士紳幾乎每家多多少少都存在這個問題,特別是南直隸下轄州府。
    曆史上逋賦多次因為天災被減免,江南士紳豪商並非沒有銀子。
    可以說絕多數都是故意拖欠賦稅等著來年減免,其行為極其惡劣。
    要知道朝廷赦免的是災區小民的賦稅,並不是所有人全部赦免。
    百姓十畝地受災赦免,絕收肯定餓肚子,可有世家大族十幾萬畝甚至幾十萬畝,肯定不會全部受災絕收。
    即使有些田地遭受損失,他們家還有商鋪和其他收入,甚至存糧幾年都吃不完,不可能挨餓。
    結果在多方操作下,有錢有權世家全部進入赦免之內,肥了很多人,苦的唯有朝廷。
    朱慈烺和程國祥昨晚已經談過此事,對內情了如指掌,怎麽能讓這些文官忽悠。
    他目光如刀冷冷看著這些文官,隻看的楊士聰他們後背開始發涼。
    老奸巨猾的楊士聰頓時感覺不妙,今天似乎不該出頭,於是急忙拱手說道:
    “陛下,臣隻是提個建議,朝廷若有困難,臣收回剛才所奏,全力支持陛下收繳逋賦!”
    好一個不要臉的楊士聰,竟然自己主動打臉,說罷就退回朝班。
    他好像什麽話都沒有說似的,把支持他的那些文臣晾在當場。
    朝中群臣都被他無恥之舉震驚到,看他的目光既厭惡又佩服!
    而那些支持他的文官當時就被同伴搞懵逼,他們反應過來後,個個氣的臉色鐵青,甚至有人直接大罵:
    “楊士聰……你無恥之極……”
    楊士聰假裝什麽都沒有聽到,心裏卻在想:
    “一群笨蛋,難道不知道什麽叫識時務者為俊傑,小殺星眼神想殺人,難道你們看不見……”
    看到楊士聰不為所動,又有七八個文官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他們也麵紅耳赤拱手退回朝班。
    戶部郎中王永吉依然振振有詞:
    “陛下,臣依然請求減免南方逋賦……”
    “臣附議……”
    三四個文官不屑楊士聰等人無恥之舉,繼續力挺王永吉。
    朱慈烺眼睛盯著王永吉,心裏已經默默在和係統交流:
    “係統,查查王永吉為官之道!”
    “叮,王永吉,字修之,南直隸高郵人,崇禎十七年冀遼總督,曆仕明清朝兩代,貳臣之一,與劉澤清一起投降建奴。家族逋賦一萬二千兩!”
    “叮……”
    在朱慈烺係統麵前不要想玩花樣,係統能把他們底褲都扒出來。
    就在王永吉吉他們感覺新皇不會為了他們諫言減免逋賦而開罪之時,朱慈烺緩緩開口了:
    “王永吉,南直隸高郵人,家族逋賦一萬二千兩,你身為朝廷命官,完全不顧朝廷安危拖欠逋賦一萬多兩,居然大言不慚減免逋賦,知不知道羞恥二字怎麽寫?”
    朱慈烺一番話,頓時讓王永吉渾身一顫,他知道家族有逋賦問題存在,可新皇如何知道的如此清楚?
    雖然心裏慌得一逼,可新皇空口無憑,王永吉當然不會承認。
    “撲通……”
    他急忙跪倒高聲喊冤:
    “臣冤枉,並不知家族之事,請陛下明查。”
    雖然曆史上是二臣,可現在曆史已經因為朱慈烺穿越而改變。
    朱慈烺不可能因為王永吉逋賦一萬兩就殺人。
    至於他敢公開反對逋賦,主要因為在崇禎做皇帝時養成的習慣。
    “來人,把他們全部帶下去,立即查抄家產,若府中不超過五萬兩銀子可以寬恕。若從你府中查抄出五萬兩以上,貪汙受賄殺你們一個二罪歸一。”
    “遵旨!”
    李若璉一揮手,錦衣衛立即把這幾個文官帶下去。
    “好險,幸虧我反應的快……”
    楊士聰感覺雙腿一軟點嚇癱,暗暗慶幸剛剛跑的快,不然下場和王永吉一樣。
    王永吉和幾個文官聽到要查抄他們府邸,頓時大驚失色,急忙磕頭求饒:
    “陛下,臣冤枉,臣不反對逋賦,請陛下寬恕……”
    現在朝堂變成新皇一言堂了,誰敢公開反對他,基本死路一條,王永吉此時終於開始後悔。
    可朱慈烺根本不理睬王永吉等人,他們立即被一群錦衣衛拖走。
    王永吉被拖走後,朱慈烺目光看向李邦華道:
    “首輔大人,朕命你為欽差大臣,賜尚方寶劍,三品以下有先斬後奏之權,三日後啟程到江南收繳逋賦。
    愛卿到江南之日算起,補交逋賦期限為一個月。對拒絕上繳和拖延上繳逋賦之人,要嚴格處置。
    勳貴降爵一級處理,有世襲罔替的取消世襲。士紳大族三族十八代不能參加科舉,有官位在身的族人,即刻免除官職永不錄用。”
    這下不但滿朝文武駭然,連內閣閣臣和首輔李邦華都嚇一跳,新皇對拖欠逋賦處置過於嚴厲。
    李邦華急忙躬身施禮:
    “陛下,如此處置是否過於嚴厲,請陛下三思!”
    朱慈烺淡淡道:
    “在大明江山危難之時,他們可以在秦淮河一擲千金,卻故意拖欠朝廷稅賦不交,有何資格在朝為官,朕意已絕,無需多言!”
    李邦華立即躬身領旨:
    “老臣遵旨!”
    大明中後期,逋賦一直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有朝廷官員不作為,也有地方官官相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