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李自成的抉擇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李自成注目凝神看向西北方向,遠方時隱時現有點點火光閃現,他知道那是洪承疇麾下官兵。
幾天下來,他們幾乎很少休息,一直在和官兵進行翻山越嶺大賽。
官兵和李自成他們一樣沒有休息,主要擔心追丟流寇。
李自成突圍時選擇的軍隊是賀人龍部,賀人龍也是陝西人。
兩支軍隊中有不少認識的老鄉,有時他們會不經意間手下留情。
他周圍的流寇大多數都穿得又髒又破,還有不少人的衣服上,特別是袖子上,帶著一片片的幹了的血跡,那些血跡有些是自己流的,更多的是對手身上濺來的。
雖然是夏天,但晚上山裏有些冷,有的人兩臂抱緊,盡可能把脖子縮進圓領裏邊。
有的人搖搖晃晃,蒙矓睡去,忽然猛地一栽,前額幾乎碰在馬鬃上,同時腰間的兵器發出來輕微的碰擊聲,於是一驚而醒,睜開眼睛。
“弟兄們,下馬休息一下吧!”
李自成傳令後輕捷地跳下馬,劍柄同什麽東西碰了一下,發出來悅耳的金屬聲音。
聽到闖王命令,流寇老營紛紛翻身下馬,等到所有的將士們都下了馬,他向麾下又掃了一眼,邁步向那棵虯枝蒼勁的古鬆跟前走去。
那兒的地勢更高,更有利於發現追兵情況,正常情況下官兵不會在夜間進入山區,他們擔心中埋伏。
一輪明月從烏雲中姍姍露出異常皎潔,李自成忽然看見樹身上貼著一張告示,急忙快步上前觀看。
這是陝西總督孫傳庭張貼的懸賞告示,上邊畫著一個人頭,與李自成的相貌略微近似,下邊寫著一首詩:
此是李闖逆賊,
而今狗命垂亡。
東西潰竄走慌忙,
四下天兵趕上。
撒下天羅地網,
量他無處逃藏。
軍民人等綁來降,
玉帶錦衣升賞。
這首詩的後邊寫著李自成的姓名、年齡、籍貫、相貌特點,以及活捉或殺死的不同賞格。
布告看完,李自成鼻孔輕輕地哼了一聲,回頭望著跟在背後的一群親衛笑道:
“你們都見過嗎?”
“都見過。”
親衛都輕蔑地笑了。
李自成對著告示呸了一聲,拔出寶劍,在告示上刷刷地劃了兩下,幾片破紙隨風飛去。
李自成,陝西省延安府米脂縣人,農家出身,幼年替地主家放過羊,也讀過私塾,學過武藝,長大了當驛卒。
驛卒裁了後,在家生活無著,因負債坐過幾個月的牢,出來後又去投軍。
不久,因上官克扣軍餉,士兵大嘩,他率領一股軍隊起義,殺了帶隊的將官和當地縣令,投奔舅舅高迎祥,在高闖王的手下帶領第八隊,號稱闖將。
跟隨高迎祥數年,他的智勇、戰功、日常行事,深為眾人敬佩,高迎祥被孫傳庭生擒送到京師淩遲,流寇共推他做了闖王。
他的原名叫李鴻基,在私塾讀書時,老師按照當時習慣替他起了個表字叫做自成。
闖王離開大樹,回到流寇中間。看見有些人倚著馬鞍打盹,他望著麾下說道:
“一連三天,咱們不是行軍就是廝殺,人馬都沒有得到休息。今晚大家痛痛快快睡一夜,隻要明天衝過去文縣進入四川山區,官兵就再也包圍不住咱們。到那時,咱們想走就走,想休息就休息,糧草也不發愁。”
雖然他的聲調是平靜的,神氣是安閑的,完全是隨便閑談的樣兒,但是這幾句話卻給麾下很大鼓舞。
一個叫王長順的老營頭目拱手道:
“咱們一定能衝過文縣,別說是孫傳庭的官兵擋在前麵,就是有刀山劍林擋在前麵,也能夠衝得過去,咱們要沒有這股闖勁兒,就不是闖王的人馬!”
李自成微笑點點頭:
“說得好,這幾年來咱們闖過了多少州縣,闖垮了多少官兵,闖開了多少圍困,扳著指頭也算不清,孫傳庭擋不住咱們的路!”
“闖王,聽說孫傳庭親自在前麵迎接咱們,真的麽?”
一位叫做張鼐的、隻有十七歲的小將天真地笑著問。
“是的,他帶著一些人馬在迎接咱們,說不定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也在前邊。怎麽,小鼐子,有點膽怯麽?”
李自成故意問,他的語氣聲調和眼神都流露出他對這位小將十分寵愛,如同慈父一般。
“膽怯?”
張鼐側著頭問,“咱什麽時候膽怯過?咱還打算活捉孫傳庭替咱們高闖王報仇哩!”
“好啊,小張鼐!你說的很對,應該跟洪承疇和孫傳庭他們算算血賬,替咱們高闖王報仇!”
李自成欣慰的拍著張鼐的肩膀。
滿臉絡腮胡子的王長順跟著笑道:
“闖王,咱們明天會把孫傳庭的人馬殺得落花流水,要想活捉孫傳庭可不容易。”
“為什麽?”
張鼐很不服氣。
王長順拍拍張鼎肩膀笑道:
“因為咱們的馬有好多天沒有喂料,連草也吃不飽,老孫的馬吃得飽,跑得快。咱們追不上……”
“哈哈……”
大家都笑了起來。
“噠噠……”
但是這笑聲很快被一陣馬蹄聲壓下去。
聽著這陣馬蹄聲,李自成自言自語道:
“啊,來啦,應該是雙喜回來了……”
馬蹄聲愈來愈近,隨即在蒼茫的月色下,出現了一隊人馬影子。
李自成的烏龍駒突然把頭一抬,噴噴鼻子嘶鳴幾聲。
張鼐起身迎向前來的那支騎兵隊伍叫道:
“雙喜哥,是你們麽?”
“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