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采購完成

字數:4312   加入書籤

A+A-


    陳景瑜的生意進行的很順利,畢竟這年月是賣方市場,商品生產出來不需要擔心賣不出去,就算孫有財不買,陳景瑜駕著他的海滄船沿著東南沿海一路北上也很容易把商品賣
    甚至說他的這批武器本身也不是給台南唐人準備的,他原本的目的其實是北方的建奴和朝鮮,那邊正在打仗,衝突雙方都有武器需求,把東西送過去就會有人願意給高價,所以他並不太在意與孫有財能否達成合
    相反,孫有財反而非常在意這筆交易,這從他匆匆處理完街上的鬥毆事件就立刻回來,並且一直保持著比較客氣的姿態就能看得出
    台南警察局才剛剛掛牌,林楓又不是陸慶春那種選人都要精挑細選的性格,所以300個名額很容易招滿,甚至大多數人還在輪訓期間就已經開始在街麵上執行任務了,孫有財這算是給警察局采購武器,由不得他不重
    泉州的冷兵器一直都很有名,但產量方麵也確實有點特別是泉州海貿發達,僅有的那點產能要麵對的確實南洋、大明本土等地,所以孫有財一直都買不到太多冷兵
    陳景瑜對於台南唐人的商品很感興趣,他準備直接在這裏采購一批帶回廣州去發售,所以資金方麵就要求著他必須把手裏的武器在台南處理
    兩人算是各取所需,所以最終就以22000元的高價出手了全船的兵
    其中包括了1000柄大明衛所製式佩刀,每一柄都有嶺南陳家印記的那種,算得上是當前大明少見的批量產
    槍頭有2000個,其中1500個屬於常規的槍頭,隻需要配上木杆就能直接拿來使另外500個則是帶有鉤子的槍頭,還配屬了500個鐵環,是需要裝在槍杆尾部
    這500個特殊槍頭和尾環是嶺南陳家效仿西南土司兵的裝備打造的,算不上一模一樣,也是嶺南陳家根據聽聞自行開發的,多少有點效仿白杆兵的意味,陳景瑜還特意提醒了孫有財最好去找木材商人訂購專門的白蠟
    大明的商人往往是最為現實的,他們比那些士紳的思想更加開放,所以聽說了西南土司兵能打,聽說石柱馬家白杆兵名氣不小,他們就想著根據傳聞進行仿製,反正這年月也沒有專利法,馬家也不可能跑去嶺南找他們要專利費,做一批拿出來賣也算是試試
    此外還有200張弓和6000支箭,這玩意也是學的建奴那邊的野人女真,說起來陳家不僅從野人女真那邊搞來了製作技術,甚至還根據衛所使用的弓弩進行了技術改良,說不上好與壞,至少價錢一點不便
    牛皮盾牌200麵,這玩意算是添頭,因為當前這個時代的盾牌並沒有統一規格,各個將軍都會根據自己的習慣定製盾牌,而且軍隊列裝的數量並不多,除了戚家軍會專門定購盾牌外,其他軍隊基本上都是自
    大頭是100套棉甲,單獨一套的售價就高達100元,占了這次采購的一
    這年月鎧甲屬於違禁品,嶺南陳家也是收了女真人的定金才敢偷偷打造,而且還是以遼東某個軍頭的名義訂購的,陳景瑜這躺北上主要就是送這100套棉
    對於孫有財的截胡行為陳景瑜並不會太在意,甚至他還有點竊畢竟這玩意運輸途中的風險很高,誰也說不上哪個抽風大明水師會不會路上抽查,沿途要在很多港口停靠,保不齊就會被發
    其次就是孫有財給的價格很合理,這玩意出廠價不到30兩白銀一套,走通關係平均要在每套鎧甲上分攤10兩到20兩銀對半的利潤需要靠陳家多年經營來維持,而且遼東那幫軍頭付款還比較麻煩,要走戶部的賬,全靠陳家在朝中的人脈關係才能回款,而且回款期也很漫
    對標價格戶部隻能給到70兩白銀,標價剩下的30兩是習慣性漂沒,一套算下來陳家隻能賺20兩銀子,還要承擔全家掉頭的風
    要不是為了維持朝中的關係,維持住遼東軍頭這個長久生意,陳家根本就不願意做甲胄生
    孫有財不在意價格,這筆錢是管委會批的款子,而且羅列的項目很多,每一個巡警甚至給發三套衣服和鞋子,帽子、手套甚至鞋墊都在采購清單上,價格都是台南到港價,有很大的富裕空
    林楓也跟他提過要給巡警和緝私警配發鎧甲,所以他並不在意價錢,更不會在意截胡建奴的事情,反正建奴也不可能打到台南來,他是一點心理負擔也沒
    陳景瑜更是沒有什麽負擔了,真到了要交貨的時候大不了就從大明沿海那些衛所裏收購一些洪武和永樂年間儲備的甲胄,實在不行可以推脫海上風浪太大損失了一條船,反正遼東軍頭也不給定金,讓他們慢慢等
    雙方在價格上沒有意義也就意味著這筆交易不存在任何爭議,幾句話之間由吳光琮和楊禹兩人算出了具體價格,按照唐人的交易規則算了關稅,很快雙方就直接去了碼頭開始交
    台南這裏的貿易稅很有意思,船隻到港的時候繳納的是保證金,那筆錢如果沒有在台南完成貿易是可以退還
    如果貿易達成,那麽雙方就需要提供交易金額來計算稅收,然後多退少補的原則優先從保證金裏扣
    說起來還是有很多漏洞,但是浮動並不大,畢竟唐人掌握著商品價格,而且是按照市價減少百分之十計算交易價格,商人們算是占了便宜,也很少有人會過於計
    至於大明商人沒有交稅的習慣,在台南這裏就隻能嗬嗬唐人的手段很多,不說那些反製措施,僅僅是商業信譽登記方麵記上一筆,很多商人就會非常難
    唐人給每一個商人在登記的時候都會發放憑證,商業信譽的汙點會被嚴格登記在冊,而且港口公告欄還會公布汙點商人的信息,提醒其他商人這些人的商業信譽不好,這種名聲上的打擊可不是這個時代的商人能夠承受
    其次就是唐人沒有亂收費,也不存在其他地方那種小吏上下打點的費用,一切都按照規矩來,商人們實際的支出成本遠比在大明和其他國家少,所以交稅這玩意自然就不會那麽抗拒,甚至很多商人已經習慣了唐人這種凡事擺在明麵上的操
    交易的過程很簡單,雙方簽署一份貿易合同然後就可以去司法部門尋求公證,繳納少量的公證費就可以去銀行取
    這筆采購走的是警察局的公賬,林楓已經提前在空白合同上簽了字,所以孫有財直接帶著陳景瑜去銀行取錢就
    至於取了錢陳景不給貨的情況也沒有可能,因為合同生效並且銀行放款的時候就已經通知了碼頭倉庫,從那一刻開始陳景瑜在碼頭倉庫裏的貨物就不屬於他了,他本人過去也取不出來,算是台南碼頭和銀行在聯合給交易做中間人,非常方
    一整套流程下來隻用了一個小時左右,時間基本都浪費在公證處和銀行的排隊方麵,實際交易流程很短,但也遠比當前這個時代的交易更加輕
    完成了一整套流程之後陳景瑜就不需要再關注他的商品了,所以送走孫有財去取貨後,他便直接帶著吳光琮和楊禹返回了他的船
    兩個臨時賬房把賬目簡單匯總,陳景瑜當場便給兩人結了賬,隨即又笑嗬嗬的對著二人說道:“二位先生,此次貿易順利,陳某接下來便是準備在這台南采購一批商品返回廣聽二位先生的意思是準備留在台南,不知這幾日二位先生可有空閑,待陳某完成采購時不知能否煩勞二位再幫忙籌算賬”
    楊禹拱手笑道:“陳船主客氣了,楊某家中已經給楊某安排了一份差事,不日就要去唐人那邊上不過聽說是給唐人一個叫農業局的衙門辦差,清閑時間很陳船主也知道唐人的工作時間,要是陳船主不介意,楊某願意在下差時給陳船主效”
    陳景瑜笑著點了點頭,他倒是很喜歡唐人那種工作時間和休息製相比大明那些官吏,唐人的工作時間更加清晰,而且這台南算是不夜城,下了差也會有很多時間休閑,找人做些賬目的工作還真就很方
    目光轉向吳光琮,後者也趕忙拱手說道:“吳某還未某得差事,倒是較為清閑,陳船主但有所需盡管可以來找吳剛剛楊兄邀我到他家在這邊的宅子小住幾日,近幾日吳某都會在楊兄那邊叨擾,陳船主隨叫隨”
    三人簡單客氣幾句,畢竟都是臨時搭班子湊在一起,自然也談不上有什麽交情,事情一結束便在碼頭上分
    陳景瑜忙著帶自己手下去城裏采購商品,吳光琮卻跟著楊禹一路沿著購物街走到了一家綢緞鋪的門
    站在人聲鼎沸的綢緞鋪門前,吳光琮不禁感歎了一句:“楊兄家原來是做綢緞生意的啊!沒想到楊兄豪富之家卻也能屈身做個賬房,倒是讓小弟感佩啊!”
    楊禹苦笑著搖了搖頭,也沒回話,抬手做了個邀請的手勢便引著吳光琮直接進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