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水的魅力
字數:4018 加入書籤
沐蛙們的速度很快,並不準備給劉承召集人手的時間,直接奔到劉承家樓
五隻,比預料中的要少,躲在山坡草堆裏的劉承偷偷關注著沐蛙
沐蛙跳到了二樓,其中一隻沐蛙一腳踢開了才修好一天的木門,它走近房間,瞧得白色被子裏似乎有人,抓死青色的魚叉用力捅進了被
入肉的感覺不會錯,它臉上剛浮現笑
蹦隆砰
被子裏麵的屍體爆炸,猝不及防下它的腦袋爆開了一半,身體直挺挺的倒地,房屋牆壁在爆炸之下開裂,灰塵撲撲,隨時要塌的樣
還在過道的沐蛙們懵了,靈蘊中期的同伴就這麽死了!連一點反抗都沒
若問劉承威力最大的法術是什麽,那必定是充滿能量的屍爆,屍體之前一直存放在花生的幻獸空間裏,如死了沒幾天的法杖沐
“該死的人類,殺了他”
沐蛙奮力踢開花生的房門,一道水龍卷過去衝散了蟻穴,留下滿地黃土,裏麵一隻螞蟻都沒有,早就轉移
身披杏黃色鎧甲的沐蛙仗著防禦力強,一腳踢開李鈺淑的房門,腳還沒來得及收回就被殤一把抓住往後用力拖
李鈺淑趁機一劍刺喉,有了防備的沐蛙們及時救援,一個頭上長綠草的沐蛙刹那間編製了一個木環保不住了鎧甲沐蛙的脖
衝,
兩隻弩箭詭異的從地底衝出,長草沐蛙千防萬防也沒有想到地底能鑽出來兩隻弩箭,大腿根部和後背受到重創,最為致命的是弩箭穿進了身體裏,箭頭處還綁著繩
它隻感到一股超強的拉力傳來,身體在重拉之下跌落在地底,還不等爬起來,躲在粗壯柱子後麵的兩隻矛盾骷髏一個插住了它的脖子,一個插住了它的舌
為了確保它徹底死亡,兩隻骷髏各自不停的刺出收回鐵叉和銀
本來在辦事處的會議室信心滿滿的滑榕一巴掌拍碎了桌子,氣的要殺
它身上帶著十二顆水珠,正好對應除它之外的十二隻沐蛙,死一隻碎一顆珠子,才幾分鍾,就碎了兩顆
它帶著沐蛙們衝出辦公室,直奔劉承而
脫困的高鳴峰出門大聲呼喊巡邏隊的人前來支援,他率先去往劉承那,在大街上邊跑邊喊:
“快來人,跟老子殺沐”
有聲望的人很容易就能聚起一眾百姓,如果這個人還是一個喜歡喝酒聚餐的社牛,更是如
鎮子裏有太多人跟他吃過飯,喝過酒
……
作為召喚師,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要學會隱藏自己,大家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大家都
劉承老老實實的趴在草堆裏,隻要他分出精力去控製骷髏,骷髏的視角就是他的視
廚房和廁所同時奔出三隻矛盾骷髏和兩隻骷髏射手,一擁而上的攻擊沐蛙們,殤已經搖過黃旗和赤旗,但沒有選擇主動進攻,比起去殺敵,它保護好旗幟更重
古代打仗時,旗幟代表軍魂,特別是衝擊在前線的士兵們,隻要能看到旗幟,心中的戰意就萌
如果入目都是別人的旗幟,哪怕明明是自己這邊人多,也會心生退意,以為自己被敵人給包圍
咕咚咕
幾道水泉衝天而起,把骷髏給擊飛了出去,但骷髏們無視身上開裂的骨頭,爬起來就要繼續作
解救了岌岌可危的三隻沐蛙的滑榕臉色青灰,本來以為是有其他人幫忙才導致隊友死亡,結果那些鎮子裏的人都在看戲,沒有幫
李鈺淑和劉承的戰鬥力太可怕
正要出手的滑榕身前多了一道人影,賞金協會埋骨分部會長謝
“我是不會讓你出手殺他”
“你頂多看住我,但我有這麽多沐蛙,你怎麽救”
“作為一個會長,你怎麽愚蠢的以為我隻有一個人”
從一旁的二樓過道跳下五個人,都是協會裏能爭會戰的好
高鳴峰也趕了過來,身後跟著十多人,團團圍住了沐蛙
滑榕身體浮現白波,從地麵漂浮在空中:
“愚蠢的人,你們應該知道這一片領土,我們想打隨時能打下來,惹怒我們的後果你們承擔不”
“哈哈哈哈,你們能耐,那就來打啊!老子拚了命都要跟你鬥一”
高鳴峰率先出
“對,打,打死了也要”
“老子跑到埋骨鎮,寧可和死屍打交道,也不願意做這些雜碎的奴隸,還怕什麽”
“你們還不滾出埋骨”
來之前滑榕完全沒有預料到會是如今這種情況,按照情報,劉承才來埋骨鎮一個月而已,怎麽就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一個鎮子得罪一個軍閥,明智嗎?不明智,但如今這不明智的一幕就這麽出現
滑榕長出一口氣,緩解心中的不快,放低了姿態道:
“我不是來惹事的,我是來跟你們談合作的,隻要我殺了劉承,就可以和你們簽訂契約,以成本價給你們提供水”
“提供水源!”
“我們為什麽要相信”
“我可以對著我手中的羅盤發誓,我是河神的徒弟,修煉的也是天道,和你們的天師一樣,不可隨意說謊,否則會影響我的道
今天我發誓,隻要你們不妨礙我殺了劉承,每天我們會給埋骨鎮以成本價提供十噸水”
對於修煉天道的人來說,道心受損,可能終身再無寸進,這是非常有信服力的誓
“十噸!那豈不是我們都不用缺水”
“再也不用到很遠的地方打水了!”
滑榕很得意,這些人動搖
“那李鈺淑怎麽辦,她可是天師的徒”
“我同樣發誓,殺了劉承後,再也不會抓捕李鈺”
殺劉承是滑榕來之前,河神說的底線,它不知道為什麽河神要對劉承這麽上心,隻知道河神說:
“劉承讓它心有不”
“水!”
“峰哥,這是造福鎮子的好事,我們不好幫啊!”
“對啊,幫忙歸幫忙,但大家都要生”
本來跟著高鳴峰的隊伍,散了,他美滋滋的,為之自豪的人脈,散了,身邊隻留下了副隊長關雲鳳和自幼一起長大的發小姚錦
他抬頭右看,二樓的過道上孫同默默的站著,他明白了,如果沒有孫同參與,這些人未必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