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大雪落幽燕之三:東便門之戰(上)

字數:2955   加入書籤

A+A-


    “殿下”
    雖然特魯琴軍的布防已經泄露了出去,但清軍的布防顯然也在特魯琴人的掌握之中。
    按照特魯琴情報機構的規製,負責北京城情報搜集的顯然是大使館,眼下大使館裏的人並未撤離,之所以這麽做,那是因為清國大使館的人也還在博格達城。
    而大使館負責搜集情報的除了明麵上的幾個武官,自然還在內外城布置了掩藏身份的密探,他們中間既有策反的當地人,也有從其它地方派過來的。
    這些人之間並不認識,他們唯一負責的對象就是大使館武官。
    故此,就算其中有一個密探泄密,依舊有其它地方的密探將真實的消息源源不斷報過來。
    當然了,密探也是分了層級的,像北京城這麽廣袤的地方,肯定不止一部電台,擁有電台的顯然都是被認為絕對可靠的人物。
    這不,就在永琰正在商議如何守城之時,駐紮在西便門附近白雲觀的阿史那就接到了乞塔德的電報,讓其加快攻城進程。
    作為整個遠東地區的最高情報總管,周吉勳正在向他匯報城內布防的情況。
    “北京城分作內城、外城,不過這隻是一個名義上的說法,實際上內外城都是外城,內城在外城之北,周長略小,疊在一起大致呈‘呂’字型”
    “中間也有城牆阻隔,按照大使館傳遞出來的消息,三大營全部退到城內後,八旗精銳、步軍統領衙門精銳全部駐防在內城”
    “其中駐防在內城東側,守衛建國門、朝陽門、東直門的是前通州大營總管、滿洲正黃旗副都統額勒登保,此人曾經擔任過巡撫、總督,帶兵打仗也很有一套,堪稱文武雙全”
    “額勒登保麾下的精銳約莫兩萬人,加上住在內城東側的青壯旗人及其包衣奴才,總數可達三萬”
    “駐防在內城北側,守衛德勝門、安定門的是前密雲大營總管、滿洲鑲紅旗副都統勒保,此人經曆與額勒登保類似,不過卻是文官出身,據說最富智計”
    “勒保麾下的人數與額勒登保差不多”
    “駐防在內城西側,守衛西直門、阜成門、西便門的是前豐台大營總管、蒙古正黃旗副都統德楞泰,此人出身於呼倫貝爾索倫烏米特部,實際上是索倫人,有巴圖魯的稱號,驍勇善戰”
    “德楞泰麾下人數同樣在三萬左右”
    “也就是說整個內城的正規軍在六萬左右,隨時待命的旗丁約莫三萬,加上包衣奴才,最多可投入十五萬人進行戰鬥”
    “內城城牆普遍高達十二米以上,城牆寬度也在六米左右,本就遍布火炮,增加三大營的火炮後,更是密不透風,他們甚至將一些極為沉重的紅夷大炮也放了上去......”
    “撲......”,一聽此話,阿史那一口茶差點噴了出來。
    他笑道:“據說滿奴的紅夷大炮最重的有幾萬斤,如此大炮,後挫力該有多大,區區一段城牆經受得住嗎?”
    周吉勳也笑道:“這個世上除了我國有完備、先進的確定坐標、固定火炮的一整套技術,就連歐洲人也是大致固定一下就完了,清人就更不用說了”
    “根據情報,他們的紅夷大炮射程也就與我國的陸軍野戰用十二厘米加農炮差不多,四裏頂天了,雖說城牆普遍都在六米的寬度,但有些地方卻有十米以上,這些紅夷大炮便布置在這些地方”
    “其餘的火炮倒是小覷不得,由於其排放密集,在英國人的建議下他們倒是將一個個都牢牢地固定在城牆上,然後采用了艦炮的滑軌裝置,但射程普遍有限,大多都在兩裏以內”
    “雖然都是固定轟擊,但是由於布置密集,一起施放時,其火力密度和效果還是頗有些可觀的”
    阿史那點點頭,“這麽多火炮,他們有充足的彈藥供應嗎?”
    “殿下,在大明時代在內城就有太監監管的火器彈藥作坊,清人接手後擴大了作坊,又在外城設置了一座,每隔作坊都有幾千人,近幾十年,清廷對外戰事不斷,但對上的都是像大小金川土司、白蓮教這樣的對手”
    “京城的彈藥實際上並不需要運到那裏,彼等在成都、武昌內城也設有火器作坊,用那裏的就行了”
    “這麽說,北京城竟存有大量的彈藥?”
    “殿下,以我國的科技實力,火藥最長時間也隻能保留半年,然後就需要拿出來重新晾曬,清人的顯然達不到半年水平,按照密探的觀察,三個月就要重新晾曬了”
    “故此,他們不可能一次性生產太多的火藥,也隻能是最近三個月,最多半年的,剩餘的則當成鞭炮用物發買了出去,或者撥給直隸綠營,以及駐紮在邊境地區的軍隊使用”
    “外城則沒有按照城門來劃分防區,隻設了一個鎮守將軍,就是福康安之兄明亮,三大營、步軍統領衙門裁汰下來的人馬,加上少量滿蒙漢八旗兵全部駐紮在那裏”
    “那裏的人數更多,總數也達到了六萬,每一麵城牆約莫兩萬,時下整個北京城人口近百萬,大多數在外城,故此,若是戰事緊急,他們也可以抽調青壯上城作戰,總數可達十萬之眾”
    “與內城相比,外城城牆雖然也密布火炮,但密度遠不如內城,連紅夷大炮也無”
    “內外城外側都有護城河,護城河寬約十米左右,深度都在一丈以上,並不容易逾越,護城河的河水都流向東便門附近的通惠河,而通惠河連著大運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