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朝堂爭議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二月初二,長安,太極
李二正在主持今日的朝
朝會之後,將是一年一度的農耕大
李二會帶著長孫皇後以及三公九卿,至社稷壇舉行親耕
此時的朝會已接近尾聲,群臣所議之事,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皆可應付,李二有點心不在
他的心思已經全鋪在了親耕禮之
眼看已經沒什麽重要的事,李二正要宣布散朝,禦史大夫杜淹站了出
“聖上,今有慈州、澤州刺史,襄陵、沁水縣令上書,參太平縣令李陌,痛斥其肆意征集民夫數萬人之多,毀壞良田,置春耕於不顧,大興土木,太平周邊已民不聊”
“另有蒲州刺史上書,參太平縣李陌,斥責其大興商賈之事,哄抬物價,擾亂秩序,致使蒲州流失鄉民、工匠萬餘人,銀錢數萬貫之”
“……”
杜淹一一列舉了李陌十幾項罪
隨後又有兩名官員站了出來,表示也收到了絳州周邊州縣類似的奏
李二聽了杜淹的上奏,先是有幾分驚訝,接著又生出幾分怒
這個李陌他是知道
前些時日為了救災,先有其父李道同病死在任上,後有李陌帶領全縣鄉民乞討為
為了表其功績,自己還親開金口免去了太平縣三年的賦
這還沒過去一個月,怎麽竟惹出這麽多事
他正要開口責成吏部、大理寺嚴查此事,吏部侍郎溫彥博站了出
“啟稟聖上,臣近日也收到絳州刺史上書,表太平縣令李”
“絳州刺史薛世良讚李陌乃大唐之棟梁,為緩解災情,先是組織鄉民造田,後又籌得粟米數萬石,銀錢數萬貫,李陌采取以工代賑之良策,既解了太平之災情,還得到良田萬畝,實為明智之”
溫彥博的話剛說完,工部尚書段綸也站了出
“聖上,近日臣治下水部司執事上書於臣,表太平縣令李陌技藝精湛,發明可自動汲水之水車以及新式耕水車可灌溉農田萬畝,耕犁可日耕農田五畝,且隻需一頭畜”
聽罷眾人一番言論,李二並沒有當場表態,而是冷眼觀瞧了一
此刻他心裏也是難以定
兩組人,說的卻是同一個人,一組人把李陌說的十惡不赦,而另外兩人卻將李陌說成了國之棟
這在朝堂之上是極少出現
關鍵還是這個李陌,他隻是個小小的縣
如何能博得朝堂之上這麽多重臣的關注,竟為他起了爭
“今日春耕大典,不可耽”
“此事朕稍後自會安排得力之臣,親赴太平徹查一”
“眾卿不必再”
“散朝”
李二說罷,便從龍椅上起身,自顧離
杜淹與溫彥博、段綸兩人則是互相怒視,一副誰也不服誰的樣
社稷壇位於皇城內含光門
這裏有兩座宏偉的建築,分別叫做大社和大
社就是土地,稷則是糧
這裏是大唐最重要的禮儀機構,也是舉辦此次農耕大典之
散罷朝會,李二沒多做耽擱,帶了長孫皇後及三公九卿,趕至社稷
見李二前來,早已等候多時的禮部人員開始鼓樂齊
一名典祀郎高聲喊到:“聖上皇後,春天好!諸位嘉賓,春天好!”
李二則是信步來到祭壇前,祭奠一番,又誦讀了幾句祭詞,然後便來到農田邊象征性的刨了幾下
接著他又扶著犁杖,驅趕著前麵的四頭牛,開始耕
“果真有一頭牛便能拖動的耕犁?”李二一邊勞作,看著眼前四頭牛才能拉動的長直轅犁想
來回耕作了三趟,他的活兒便算是做完
接著便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依次出場,也來回耕作了幾
長孫無忌、房玄齡還好,杜如晦耕作完顯得臉色蒼白、氣喘籲
“克明,朕觀你氣色不佳,且不可過於勞”李二關心
“多謝聖上關心,臣無礙,不妨”杜如晦拱手表示感
“近日無事,若不然,克明還是修養一番”李二還是不太放
“如今天下初定,正是用人之際,臣當鞠躬盡”
杜如晦說得沒錯,此刻朝中,人才看似很多,但實則極為匱乏,五姓七望還虎視眈眈,到處安插心腹,玩弄朝政於股掌之
“不礙的,身體要緊,若不然此番太平之事,不如就由克明替朕親自探查一”
“一來可以將事情查個水落石二是趁機修身養”
在李二看來,太平小小一縣之事,用不了多久就能查明,趁機也可以讓杜如晦修養一
“但憑聖上調遣驅”杜如晦欣然受
此刻他對這個太平縣令李陌也是充滿了好
到底李陌做了什麽大逆不道的事情,才惹得周邊各州府群起而攻
“對了,順便將承乾也帶上吧,太子當知民間疾苦,克明也可沿途教導一”李二讓杜如晦附耳過來,小聲說
李二對自己的長子那可是喜歡的緊,生下來就是當未來的君主培養
就連李承乾的名字也暗含了“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
杜如晦聽了也是暗暗的感激,李二這是要讓自己和太子建立師徒之情
但轉念心情又變得略微沉重,太子出宮那可不是一件小
要是出了什麽意外,自己全家人的腦袋都不夠掉
“此事當秘密圖之,且不可泄露半點風”杜如晦鄭重的說
“克明盡管放手去做,有克明在,朕不擔”
這得是多大的信任,把自己的太子托出去都能放心,杜如晦也是再三的表達了感激之
春耕大典結束,且不說杜如晦開始事無巨細的準備太平之
東宮裏,長孫皇後、李承乾相視而
長孫屏退所有宮女太監,將李二安排他出宮體察民情之事講了出來,還再三叮囑切不可說於其他人知
李承乾雖然隻有八歲,但他自幼便受多位名師指點,自然是有城府之
他知道茲事體大,不能說於旁人,但仍難掩激
八歲的孩子,誰不會對外麵的世界充滿了向往與好
兒行千裏母擔憂,長孫對李承乾可是疼愛的
她像是個普通的母親一樣,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個時辰,直到李承乾再也沒有耐心聽了,這才作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