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運算神器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A+A-




    劉仁軌和馬周,對於現在的李陌來說無疑是左膀右臂。
    如果將李陌比做後世的董事長,劉仁軌則是總經理,馬周相當於財務總監。
    隻不過這個財務總監除了要做好本職工作,還得兼任行政總監製定太平的政令,還得兼任人事總監,幫著太平招賢納士,還得兼任商務總監,幫著太平招商引資。
    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再加上其它一些雜事,足矣讓馬周分身乏術。
    何況如今的太平,其人口、財力不亞於一個州府,任憑馬周再博學多才,也應付不暇。
    其根本原因還是太平太缺人才了,缺像劉仁軌、馬周這樣學識淵博還能活學活用的人才。
    李陌肯定不能幫太平一下子找到這麽多的有才之士。
    但他可以搞短期培訓啊,先幫著馬周將其事務分門別類的梳理清楚,再將後世的一些管理手段講給他,剩下的就任由他發揮了。
    “馬周兄長,之前是我考慮不周,導致兄長這段勞心勞力,實屬不該。”李陌先是拱手致歉了一下。
    “太平之事務,莫過於人、財、事,馬周兄長占盡其三,即便是聖人也會心餘力絀。”
    李陌幫著馬周分析了一下原因,接著又提出了自己的辦法。
    “我建議,可以挑選三名天賦稍好、為人可靠的助手,協助兄長分管一事,由兄長自上統籌即可。”
    “李陌兄弟,你適才所講,兄長我已經試過了,無奈太平實在是人才匱乏,未有可擔綱大任者。”
    馬周也很苦惱,他早就篩選了不少人,無奈這些人能認識幾個字的都算優秀了,寫得了文書、會記賬的幾乎都找不到。
    “無妨,我有一速成之法,散會後可分享於兄長,有了此法,稍有基礎之人,均可勝任類似事務。”
    “還有此等妙計,快快講來。”馬周有些迫不及待了。
    這段時間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苦逼了,連酒都不敢放開喝,簡直不是人過得日子。
    “不急,不急,會後私下商議即可。”
    “對了,馬周兄長,你有沒有想過,用貞觀數字來記賬,若使用此數字,再改進一番記賬方式,估計可提升數倍的功效。”
    李陌最頭疼的就是翻太平的賬冊了,上麵每一筆賬目全都是用文字描述的,看著費勁,書寫也麻煩,最主要的是不方便匯總統計啊。
    “貞觀數字?”
    他這話一說,在場的人全都一驚。
    在座的各位要不就是搞太平管理的,要不就是從商的,進進出出,誰離得開記賬。
    就拿王凝雪來說,每年光花在記賬、盤賬、清賬上的時間,至少得兩個月,尤其是年關前,多半月都得花在盤賬上。
    杜如晦聽了則是一頭霧水,貞觀數字又是何物,大唐什麽時候有的,我這做仆射的怎麽不知道,難不成我已經奧特了?
    “是的,簡單給各位舉個例子吧。”
    李陌說著,便起身在黑板上寫了幾行後廚的賬目做例子。
    左邊用大唐的三株結算法,又邊則是用貞觀數字做了對照。
    他又用加法分別將兩個賬目做了匯總統計。
    “相信各位都感受到了吧,用貞觀數字所耗費的時間,不到三株結算法的三成,匯總時間則更短。”
    “這才是幾行簡單的賬目,如果將其推廣至太平府庫糧倉、工程建設、商賈交易,是不是會省去大量的人力。”
    在場的人看了李陌的演示,無不眼前一亮。
    他們全都在學習李陌所編寫的教材,這些天光被李陌《語文》中的文采所吸引,結果沒想到《算術》居然更為精妙。
    看來是得下工夫好好鑽研一番。
    李陌要是知道此刻每人內心的想法,估計得笑得滿地找牙了。
    隻是一本教小孩子的數學而已,至於這麽鄭重其事嗎。
    “對了,我剛才又想到了一物,如果配合使用,還可提升不少功效。”
    李陌說完,又在黑板的一角,畫了一個算盤的簡圖。
    “此物名曰‘算盤’,在籌算基礎上加以改進而得,配合口訣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對於賬目的計算可提升不少功效。”
    “這幾日,我便安排木工坊打製幾套出來。”
    李陌這番信手拈來的“算盤”,再次引發了在座的一陣驚歎。
    隻有杜如晦和李承乾聽得一頭霧水,原因無他,他們沒了解過李陌的《算術》。
    “馬周兄長,我的這番建議,是否可為兄長分憂?”
    李陌原本是覺得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簡單總結一下,就得進入下一個議題,不曾想,馬周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自言自語般的說了句:“李陌兄弟,繼續再講講算盤吧,兄長我還沒聽夠。”
    不光是馬周,在座的所有人也全都是心裏發癢,意猶未盡。
    李陌你講事情就一次講完啊,畫這麽個圖又不說清楚,算怎麽一回事,跟斷章狗似的遭人鄙視。
    “非是李陌我不願意繼續講解,隻是今日還有諸多議題,耽誤不得。”
    “閑暇之餘,一定為各位答疑解惑。”
    “對了,還有一事補充,迎春大娘子才思敏捷,聰慧伶俐,或可協助馬周兄長打理太平的招商一事。”
    作為縣令得知人善用。
    李陌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就進入了下一個議題。
    “薛禮兄弟,太平安保可有問題?”李陌詢問薛仁貴到。
    薛仁貴是在場的聽的最認真的一個,他生怕自己忘了什麽,拿著一支羽毛筆,在紙上不停的記錄著要點。
    “李陌兄長,薛禮不才,對於這安保隊的打理倍感吃力。”
    “不瞞兄長說,之前兄長責成我組建一支二百人的安保隊時,我覺得太多了,但眼下,安保隊的人員已經達到八百人之多,仍然是捉襟見肘,疲於應付。”
    薛仁貴是在場的人中,除了李承乾之外最為年輕的,比李陌小了兩歲,言談舉止有些羞澀,但執行力卻非常到位。
    “兄弟不必過於自責,之前是兄長考慮不周,以為二百人便可應對太平的安保工作,不曾想,太平人口增長如此之迅猛。”
    “如此下去,別說是兩百人,八百人也是遠遠不夠的。”
    “兄弟可暫按兩千人的建製來逐步擴編就好。”
    關於安保隊的人數,確實是李陌疏忽了。
    眼下的安保隊員,既得查驗來往的客商,還得兼顧太平各區的安全,又得負責流民的安置,眼下這點人肯定是不夠的。
    聽了李陌的這番言論,杜如晦大吃一驚,他這是要引火燒身啊。
    喜歡大唐:貞觀叫化縣令請大家收藏:(.)大唐:貞觀叫化縣令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