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江東書院

字數:3348   加入書籤

A+A-


    “元直,我欲在秣陵附近建一書院,取名為江東書院,我有意讓你出任書院的山長?”
    徐庶一聽,微微一愣,他預料過各種孫策對他的安排,卻唯獨沒有想到,他會被派去當書院的山長,一時間,他有些看不透孫策的用
    他想了想,開口問道:“不知這江東書院建立的意圖為何,還請主公示下!”
    孫策答道:“如今我已經據有江東廣大的地盤,人口頗豐,卻苦於人才不足,讀書人太少,郡縣地方缺少守令佐丞,雖然我已讓人在軍中開戰軍事教育,但江東書院也很重要,其首要任務就是替我選拔人才!”
    徐庶想了想後又問道:“不知主公對進入書院學習的學生有何要求?”
    “要進行入學考核,達到一定水準方能入書院讀書!”孫策說
    “那主公以為幾年結業可好?”徐庶再次提問
    “就以四年為期把,結業後舉行考核!”
    “結業考核到時候一同舉行,考核題目則由各部門先自擬,再交由我等審核,取其中優等者可以直接授官,通過者分為三等,一等可為縣令,二等可為縣長,三等可為縣中丞”
    “剩餘學生可以選擇再回書院深造,參與下一屆考”
    聽完孫策的想法,徐庶稍微愣了一下,隨即便理解了孫策的用
    如果通過書院的結業考核就能授官,恐怕整個江東都會沸騰,甚至會吸引江北以及荊州的士子前來,尤其是那些寒門士子,或者是出身不好的讀書人,對他們的吸引力還要更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會影響到一些世家豪族的利益,當然對一些已經與孫策交好的世家來說,其實影響不
    不過,徐庶也能夠理解孫策的無
    雖然經過前段時間對於世家的威逼利誘,江東的官民如今表麵看起來無不敬服孫策,但仍有一部分江東豪族在暗地裏對孫策不是很服氣,而且還經常做出點小動
    這些行為雖不至於對孫策造成傷害,但也惡心人,他有些惱火,卻沒有合理的動手借口,總不能無緣無故地將其全部殺了吧!
    而建立書院還有考核製度,則是釜底抽薪之計,到時候無論是哪個世家豪族,隻要敢和他呲牙,那就對不起了,反正他隨時都可以培養出一個替代其的家
    其實孫策也是在給這些世家豪族一個機會,畢竟,在這個時代,百姓們一般是看不起書的,讀書識字且能通過書院入學考核的人,即使不是出身於官宦世家,家中也定然是有足夠的資
    見徐庶遲遲不作答,孫策開口問道:“元直可是有何異議?”
    聞言,徐庶略微有些遲疑,最終還是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主公可是想要廢除察舉製?”
    孫策搖頭說道:“當然不會廢除,隻不過是再多一條入仕的道路罷了,否則沒有官員儲備,新下一地後我到哪裏去現找人才來?”
    “主公此舉大善!”徐庶開口讚
    這個想法絕對稱得上等,因為江東書院不但能夠解決官吏的問題,還能拉攏士族之心,是個一箭雙雕的計策!
    孫策點了點頭,他知道徐庶會答應的,這個簡化版的科舉製雖然與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製都是為了拉攏士族,但是效果是截然相反
    九品中正製是一種慢性毒藥,未來會不斷地侵蝕整個王朝和世家的根基,而科舉製度,不但相對更加公平,也是對世家豪族的激勵,還能夠確實地不斷為王朝輸送新鮮血
    不管從哪一方麵來說,科舉製都要比九品中正製強太
    “元直放心,建立秣陵書院所需錢糧,皆從府庫所出,我會和打個招呼,凡是元直調取錢糧,一切皆準!”得到徐庶答複後,孫策笑著對徐庶說
    “屬下謝過主公!”
    建立秣陵書院這一步棋,既合理,又能向那些還未完全臣服與自己的江東士族拋出橄欖枝,通過書院的結業考核,便可入仕,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想必那些世家豪族是無法拒絕
    眼下孫策最要緊的政事,便是將孫氏宗親,江東士族,以及武將集團牢牢地綁在一起,形成一個以他為核心的利益集
    這個利益集團一定要具有擴張性,且必須完全效忠於孫策!
    在這個利益集團完全形成後,孫策便可以通過不斷地對外擴張,以及一次又一次戰爭的勝利,讓這個以他為核心的利益集團嚐到甜
    在不斷得到好處的同時,利益集團也會被刺激,進而大力支持孫策的各項舉
    之所以他要將孫氏宗親,江東士族,和武將集團三股勢力捏合在一起,就是為了避免像曆史上一樣,東吳內部爭鬥不斷,將大量資源浪費在了內耗
    孫策是有信心將這三股勢力糅合的,接下來他打算和江東士族聯姻,如此再加上由他親自提拔的武將集團,以及亦步亦趨的孫氏宗親,這樣的利益集團所能爆發出的能量絕對是不可估量
    不過,這裏麵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可能出現在孫氏宗親之中的野心之輩,孫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親弟弟孫權和孫靜的長子孫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人對於孫策來說都是不穩定因
    《吳書》記載:“策薨,權統定武中郎將暠,策之從兄也,屯烏程,整帥吏士,欲取會會稽聞之,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因令人告諭”
    《會稽典錄》也記載:“虞翻說孫暠曰:‘討逆明府,不竟天今攝事統眾,宜在孝廉,翻已與一郡吏士,嬰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為孝廉除害,惟執事圖’於是暠”
    通過這兩個記載看來,孫暠是極有野心的,而且孫暠的後代也對東吳統治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如孫暠之子,孫綽、孫恭及其孫孫峻、孫綝都是東吳權
    至於孫權,雖然孫策已經查證到上次刺殺之事與其無關,但無論如何,曆史上孫策死後的第一受益人就是孫權,而曹操則是第二受益人,孫權後來為了成為江東的統治者,而曹操也成功避免在官渡之戰中腹背受
    孫策也不是什麽自負之人,覺得自己天命在身,該有的謹慎還是得保持的,今後的孫權的,隻能是一個無甚實權的孫策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