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拜師
字數:6801 加入書籤
第22章拜師
“哭什麽啊?”
寧休見李錦兒哭著跑開,也不好意思拉住她,又低頭從縫間看到了母親和李門主還是在說話,隻是她眼眶紅紅的,李門主也是一臉傷感。
所以呢,寧休能看出這個李雲和自己母親絕非泛泛之交,但這有什麽好哭的?
寧休一時摸不著頭腦。
嗞~
“寧兒,你過來。”
這時寧休聽見門被推開的聲音,接著就聽見母親在喚他過去。
寧休不再多想進了門,跟著趙沐禾來到李雲身邊。
“寧兒,把手伸出來。”
“好。”
話畢,寧休就看見李雲伸出一隻手與他掌心相合,一股磅礴內力霎時間便將他的經脈根骨探了個遍。
“天生百脈俱通,根骨極佳……”
回想無為子說的話,李雲又親手試探了一番,也確定寧休的資質卓越這個事實。
這時,趙沐禾聽見兒子得到這麽高評價,也有些不知所以,她深知自己的孩子天賦不過中上之姿,怎麽會……
天生百脈俱通,無需打破任督玄關,隻需不斷積累內力,先天之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李雲又加了一句根骨極佳,能得到他這位武道實力天下第一的強者這種評價,不用多說都知道寧休的天資是多麽驚人。
“沐禾,寧兒天資極高,乃是世間一等一的修武奇才。既然寧兒天賦異稟,我倒是有了愛才之心,想收他為徒。”
李雲滿意地看著寧休,像是看見了一塊未雕琢的璞玉。
“能做李門主的徒弟,是寧兒前世修來的福氣。”趙沐禾心中一沉,還是拉過寧休說:“寧兒,還不快拜見你師傅。”
寧休當即跪拜:“拜見師傅。”
“好啊。”
李雲輕輕將寧休扶起。
……
過了幾天。
在歸藏峰主峰頂的大殿內,一眾歸元門位高權重的武道高手紛紛端坐在正殿內,其中最上方的無疑便是歸元門門主李雲了。
三千青絲,笑比河清的李雲坐在掌門寶座上,雙目微瞌,從容淡定的氣質如雨露潤澤蒼生,單是這一身的磅礴氣場,坐著便足以鎮壓全場。
寧休雙手捧著拜師禮,在大殿中央駐足,隨後由一位板著臉的瘦弱男人接過,遞給了李雲。
端坐高堂的李雲隻是打開看了兩眼,就將這精美盒子合上。
“諸位,我李雲一生力求攀登武道極致,如今神功大成,卻無一人可傳我衣缽。
幸得上蒼憐惜,賜麒麟子一位於我歸元門。”
李雲說著,看了一眼周圍的長老護法,鄭重說道:
“今日,在諸位的見證下,我將收趙寧為徒。”
一人送來蒲團,放在寧休身前,隨後寧休行拜師禮。
李雲嚴肅正聲道:“從今日起,你趙寧就是我歸元門主的徒弟,我李雲就是你的親傳師父。即日起,吾畢生所精,必傾囊相授。
隻求你尊師重道,勤奮刻苦,不離經叛道,不忤逆犯上,以恒貫之,攀登武道。”
等到禮畢,李雲拍拍手,三個侍女就手托大木盤,依次站在李雲身後。
“好了,寧兒,為師特意為你挑了幾件禮物,看看吧。”
李雲說著,他身後的三個侍女有序走到寧休身前,這三個侍女看著瘦弱,實則都有武功在身,大木盤加上上麵的東西不知多重,卻也端得穩穩當當。
這三個木盤都被蓋得嚴實,寧休首先掀開右邊第一個幕布:
一把刀鞘華麗,造型獨特的寶刀出現在寧休眼中。
而這時寧休也看到了這把刀的信息:
【昆吾刀】:重三十七斤七兩,長三尺兩寸。采昆吾石煉鐵,加之珍貴玄鐵,流玉,千錘百煉而成的寶刀。
殺人不沾血,鋒利至極,無堅不摧。
附加刀氣、刀意殺傷增強,刀芒鋒銳,具備破罡奇效。
寧休握住護手,手感出奇的好,十分合手,再用手指一頂,露出一截刀身,刀背厚實滿是金色雲紋,有血槽。
仔細一看,刀刃有波浪似的紋路,射出陣陣寒光!
再看下一個木盤,寧休一揭開,就見一把修長的寶劍出現,護手處是龍首模樣,端是霸氣。
同樣,寧休腦海中出現了這把劍的信息:
【龍首吞雲劍】:重二十四斤一兩,長四尺。由珍貴玄鐵摻入西方精金打造而成,工藝複雜,打磨精細,造型精美。
無堅不摧,品質低於紫色的護甲或武器,每次攻擊有概率毀壞敵方裝備。
因受到武道強者神魂孕養,可增強劍氣,劍意殺傷力,屬實難得一見的神兵利器。
這把劍比之昆吾刀,外觀造型更精致了些。
收回目光,寧休看向最後一個木盤,掀開一看,一件純白色的內甲赫然映入眼簾:
【天蠶衣】:重七錢。由異獸天蠶吐出的細絲製成,刀斧難傷,水火不侵,薄若蟬翼,輕若鴻毛。
好寶貝!
寧休由衷感歎,這三件兵器內甲,都是高品質的寶物,其中的「昆吾刀」更是金色品質,可謂不凡。
很多武道強者的成名武器都是紫色或者橙色品級,而他寧休不過一個剛踏入武林的小家夥,卻一下子得了三樣寶物,怎叫他不高興?
“寧兒,這三件東西無不是天下難得的珍寶,你今後定要好好練武,不可辱沒了這寶物的名頭。”
李雲負手而立,叮囑寧休。
“弟子定謹記於心。”
……
隨後,就是拜師宴,飯菜豐盛,其中不乏異獸肉,名貴藥材,讓寧休吃得過癮。
隨後,李雲將寧休帶去屬於他的小院,之前送給他的三件寶物也被放在此處,自行取用。
兩人又坐在亭子裏聊起一些事,寧休站在李雲身旁認真聽起來。
“寧兒,我觀你內力強勁,《皇極驚世寶典》也有些火候了吧?”
“稟師傅,我的寶典已經練成了第二層。”
李雲聞言一笑,說道:“好在趙氏《皇極驚世寶典》和為師的《歸元功》都是走的匯百家之長,融於己身地路子,兩者內力同樣剛猛霸道,卻又陰陽調和——即使你沒有修煉我歸元功,也可發揮出我門絕學的威力。”
聽到李雲這麽說,寧休倒是放心了許多,畢竟若是他修煉的內功與歸元門絕學相衝突,那絕學威力肯定驟減,大不如前。
如今李雲的一席話則是幫他打消了這個顧忌。
兩人又談了一會兒,寧休想到了什麽,出聲問道:
“師傅,我想問問,當今江湖裏三流,二流,一流實力是怎麽劃分的。”
聽到寧休的話,李雲耐心解釋道:“三流,就是有些內力,掌握幾門粗淺功法的江湖人士,武功不高,但是對於未習武之人來說,也是夠厲害的了。
至於二流,起碼也有四五十年內力在身,精通兩門上乘武功,其實力已足以直麵上百鐵騎而不落敗。
若想評上一流實力,在為師看來,不到先天皆不能稱一流武夫。先天武者內力成罡,收放自如,並且練氣化神,可久戰而立於不敗之地,在軍中為一猛將也。”
寧休點點頭,關於一流武者實力的描述,寶典的與師傅說的無二,都是說先天武者可吐納天地間遊離的元氣,破壞力和持久力較之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為千人敵。
“敢問師傅,先天之後可還有什麽境界?”
李雲笑道:“你倒是好高騖遠,不過以你的資質步入先天也是遲早的事情,我便與你說說。”
“先天之後,便是不斷壯大精氣神三者,以期三花聚頂之境界,隨後便是五氣朝元,堪稱陸地神仙。
三花聚頂——如此實力者,算上些隱士高人,當今世上有此實力者也不會超過四十人。
北有魔頭天魔,南有全真王重陽,西有禪宗活佛,東有俠客島石破天……”
李雲一連說出幾個武林頂尖高手的名字,有的寧休知道,有的則是他毫不知情的。
看來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變數了,寧休本還想靠著自己所知的那些秘辛幫助自己快速成長呢。
等到李雲說完這些成功三花聚頂或者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高手的名字後,寧休卻沒有聽到李雲說起自己。
不禁問道:“師傅,您恐怕早已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了吧,怎麽剛才……”
“怎麽剛才沒有我的名字是吧,哈哈,當世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高手雖少,但也有十來位,為師之所以能鎮壓當世,無非是超越他們而已。”
而已……
寧休臉皮一抽,這話說得輕描淡寫,鎮壓一世武林豪雄,當之無愧的武道第一,可沒有說起來這麽輕鬆。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後,為師突然感受到了一種隔膜的存在,這種隔膜阻斷了我的實力進步。
於是我苦心鑽研,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減弱乃至打破這種隔膜,讓自己實力大增,於三年前的與各地江湖頂級高手切磋中一舉擊敗所有三花五氣強者,拿到了天下第一的威名。”
“我把這種削弱甚至打破天地隔膜的境界叫做——登仙台!
而今,為師已經削弱了兩次天地隔膜,實力早已不知道了何種地步。”
說道自命武道境界時,李雲也頗為自得,但說到後麵竟然找不到對手,也難免會有高處不勝寒,寂寞勝雪的滋味了。
寧休聞言,心中又添疑惑,前麵的先天境界,之後的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境界都說了,師父李雲還走出了所謂的“登仙台”境界,難道記載的真仙境界就隻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了嗎?
所以按照前世小說中的設定,現在的李雲還能是天仙,或者金仙境界了?
“師父,那傳說中的真仙境界呢?”
李雲歎道:“那些古籍記載的真仙境界,乃是能破碎虛空的至高無上,為師所謂的登仙台,便是追求破碎虛空。”
“所謂的真仙,早已在唐朝之後便斷絕。在傳鷹得到戰神殿傳承破碎虛空後,後世五代十國,直到現在,未有一人能達到那種程度。”
求各位投資哇,現在我才更新了十一天,每天六千字,還有十九天時間可以投資,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啊。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