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章 啟程
字數:2867 加入書籤
次日正午,曹丕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了生活了五年的譙縣。曹丕、卞氏、曹真、曹彰和曹植同在一輛馬車之上,曹芸和曹鑠則是隨著丁氏同乘。
浩浩蕩蕩的車隊在大批軍士的簇擁下緩緩向北而去,街巷中的百姓看到後都駐足側目,探頭觀望。
“阿叔,這些是什麽人?怎麽這麽大的陣勢?”一個十來歲的男孩放下手中的竹筐問著身旁的壯漢。
“這些都是命好的人。”壯漢抹了抹額上的汗水,頭也不回地徑直向自家院中走去。
……
曹丕緊握著曹昂送給他的玉佩,心想自己已經改變了曹嵩與曹德的命運,也要對避免曹昂慘死宛城的事情提早做些準備,以免像那日曹嵩離開時那般突然,絲毫沒有準備的時間。
“娘,你去過鄄城嗎?”曹丕在馬車的顛簸下無法入睡,煩躁間隻能與人交談解悶。
“娘似你這般大的時候去過,不過早就忘了鄄城是什麽樣子了。”卞氏撫著懷中的曹植,曹植正閉著雙眼睡得酣甜,絲毫沒有受到馬車搖晃的影響。
“大兄走了以後,咱們習武怎麽辦?”曹真忽然發問道,“以後不會每日下午也要讀書吧。”
曹丕猛然反應過來,曹昂走後便沒人教學自己的武藝了,他思前想後也想不出什麽解決的辦法,心中煩鬱的情緒更甚。
“要我看你們讀書學經才好,打打殺殺的多危險。”卞氏一直秉持著平平安安才是福的理念,她看著二人垂頭喪氣的樣子反而感到很開心。
曹丕正在思考之際,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帷裳外傳來了嘈雜的聲音。曹丕探頭望去,他看見隊首一群粗布麻衣的百姓正跪在路上不住叩首,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娘,我出去看看。”
曹丕跳下馬車走到隊首,他看到一個老叟跪在車前,老叟的手邊還有一根鳩杖,老叟身後的男男女女幾十人也長跪不起,細看去很多人都是麵黃肌瘦的模樣。
在大漢國法中鳩杖是七十歲以上老者的身份象征,持杖者不僅可以得到生活上的保障,也會在法律上獲得一些特權。
“賤民求見君侯。”那老叟不停地重複著這句話,終於等到了曹操前來。
“老丈這是做什麽?”曹操上前扶起老叟,並將地上的鳩杖拾起交還,“老丈有什麽事情找我,盡管開口便是。”
“賤民是這澧亭的亭民,前些日子亭裏鬧了賊寇,亭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隻剩下我們這些人了。”老叟枯槁的皮膚下瘦骨嶙峋,曹丕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享有大漢律法特權的人,“我們這些人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想請君侯施舍些粥飯來果腹。”
“給每人二十日的配糧,把備用的冬衣拿出來分發下去。”曹操聽道老叟的話後立刻吩咐手下給眾難民送糧送衣。
“謝君侯!謝恩公!”老叟再欲下跪,卻被曹操一把托住,曹丕從老叟激動的淚水和災民久逢甘露的欣喜中看到了底層百姓對於生的希望,“恩公怎麽稱呼?我們澧亭人一定不會忘了恩公的救命之恩的。”
“我叫曹操。”曹操並沒有愉悅自得,反倒是一臉的苦悶,曹操的表情被曹丕盡收眼底。
“子桓,你怎麽在這?”曹操看見曹丕發問道。
“父親,我來看看前麵發生什麽事情了。”曹丕其實對於曹操救濟百姓的行為有些詫異,在曹丕的認知中,在這個時代救濟百姓是劉皇叔才會幹出來的事情,而黑臉曹操能夠做出施糧的行為讓曹丕覺得很不真實。
“你隨我來吧。”曹操帶著曹丕進了自己的車輦之中,車中還有曹丕昨日在府中見過的戲忠戲誌才。
“誌才,你說得不錯,果真是來求糧的。”曹操的語氣當中帶著明顯的佩服。
“使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戲誌才咳嗽著對曹操說道,“積少成多才能慢慢積累民望。”
“你說的這些我自然知道,我曹孟德也不是在意幾斛糧的吝嗇之人。”曹操歎了口氣說道,“我隻是看著一個持杖老叟跪在我麵前時,覺得這世道太過荒謬了。”
“使君這般行徑,比起袁本初、袁公路等人不知要好了多少。”戲誌才看著曹操愁眉苦臉的樣子勸慰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啊。”
“誌才總是這般鼓勵我,不過本初可被你給說慘了。”曹操收起了自己愁悶的表情,對著曹丕發問道,“子桓,我給百姓贈衣送糧,你是怎麽想的?”
“父親,救濟災民是效仿先賢之舉,孝宣皇帝與孝武皇帝都因為愛民如子被後來人歌功頌德。而現今兵亂四起,兵士取之於民,糧草也取之於民,若要儲備軍資更要做善民利民之事。”曹丕看到窮苦百姓的現狀後深有感觸,想要以名利之談來誘導曹操多做一些幫助貧苦百姓的事情。
“你倒是說說如何做善民利民之事?”曹操被曹丕的話語勾起了興趣,隨即問道。
“兒子認為可以開墾荒田,積蓄災民,行屯田之法。”
曹丕的回答出乎了戲誌才的意料,戲誌才是窮苦出身,從小刻苦讀書以求改變自己的命運。戲誌才對於世家子弟的高談闊論向來是不屑的,他在曹操軍事集團中的人緣也不是很好。戲誌才沒想到曹丕一個六七歲的公子哥可以認識到愛民的重要性,不由得刮目相看,心想傳言非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