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章 陶謙
字數:2698 加入書籤
“什麽?任城被攻破了?”陶謙聽到堂下武官的匯報後一時氣結,把手中的筷子狠狠地拍到了桌案之上,“不是讓張闓堅守兩天嗎,你把他給我叫過來,我要問問他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主公,張闓被曹操給抓了,是他的兒子逃出來後送的消息,張將軍夜襲曹營反被算計後……”
“這個廢物!我就不該讓他去守任城!”陶謙蒼老的麵龐上怒氣橫生,左右之人瞬間閉口不言,陶謙歎了一口氣後對著左右之人詢問道,“元龍,伯光,你們有什麽對策嗎?”
陶謙詢問的二人乃是典農校尉陳登與琅琊相蕭建,此二人都是陶謙最為信賴之人。
“主公,如今我們已經失了先機,不妨後撤到郯城與曹孟德打消耗戰。”陳登撫須回答道,“咱們徐州的糧草富裕,兵員充足,那曹孟德久攻不下後自然會因為糧草不濟撤退。”
“萬萬不可,任城乃是通向兗州的戰略要地,若輕易將任城交於曹操之手,豈不是顯得我們徐州無人嗎?”蕭建厲聲反駁道,“此時就應該與曹操正麵對抗,那曹操手下的黃巾降卒如何與我們徐州的精兵良將對抗?”
“伯光說得有道理,我陶恭祖還從來沒怕過曹操這個閹宦之後,他總覺得袁本初在他身後撐腰我就動不了他了。”陶謙得到蕭建的支持後忿忿不平地說道,“伯光去通知曹豹集合兵員,我們一個時辰後就兵發任城。”
“主公,我們不可輕敵啊!曹孟德在兗州境內推行治軍策,如今正是氣勢最盛之時,我們怎麽能……”陳登還想說些什麽,卻被陶謙擺手打斷,隻能無奈閉嘴。
“元龍啊,前線對陣的事情交給伯光和曹豹就好了,你要保證下邳和東海的軍糧不間斷地送往彭城,我要在那裏與曹操做個了結。”陶謙不緊不慢地說罷後,拿起桌案上的筷子繼續用餐,陳登與蕭建對視一眼後拱手離開。
蕭建與陳登一前一後的走出陶謙的官署,陳登思索再三後攔住了走在身前的蕭建。
“伯光!此時與曹操正麵對抗肯定不利,你為何還要勸諫主公貿然發兵?”
“元龍啊元龍!你總是自恃聰明卻不知道主公究竟想要什麽?如今連曹操這種閹宦之後都能舉旗幟領一州事務,現在已經是天下大亂的局麵了。曹操敢率兵犯境是仗著袁紹的支持,主公素來與袁術親近,主公怎麽可能按你說的辦法徐徐圖之?”蕭建不屑的對著陳登解釋道。
“那我們豈不是要用徐州將士的命去填補任城的空缺?那會有多少百姓麵臨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景象?”陳登看著蕭建憤怒地反問道。
“如此亂世,誰家都缺錢缺糧,可唯獨不缺人命。”蕭建淡淡地說道,陳登從蕭建的眼神中看出了輕蔑、嘲諷和一些不可名狀的奇特情緒。
“我和你沒什麽好說的。”陳登說罷後轉身離去,蕭建望著陳登的背影,幻想著自己幫助陶謙打退曹操後的場景,總有一天你陳登會對我恭恭敬敬的,你會對今天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的。想到此處,蕭建看向陳登的眼神越發陰冷,他冷哼一聲後朝著軍營快步而去。
……
此刻的曹操正是意氣風發,任城大勝的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到了兗州每一家每一戶的耳中,曹操已經能想象到,那些不支持治軍策的士族們這時候是什麽樣的表情。
曹操想到此處,他看向一旁的戲誌才,曹操對於這個出生貧寒卻智計頻出的謀士十分喜愛,此次任城大捷正是歸功於戲誌才出的主意。
“誌才啊,這次攻破任城多虧了你的計策,如今我們隻需要能等到兗州的糧草就可以繼續推進了。”曹操誇獎道。
“主公過譽了,若不是子桓公子的治軍策,我們的兵士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堅韌,我在那深山老林裏可待不了一個時辰。”戲誌才謙虛地說道。
“這治軍策是元讓和文若共同提出的,和子桓有什麽關係?”曹操心中一驚,但還是麵色平淡地說道。
“這消息現在可能騙不了那幫人了,就連我這種不善交際的人都知道子桓公子才是治軍策真正的創始人,那些見風使舵的士族恐怕早就通過各方關係打聽到了。”戲誌才回答道。
“看來我對於子桓的保護沒什麽作用了,那幫人恐怕恨子桓要更甚於我了。”曹操感歎道。
“子桓公子天資聰穎,有仁者之心,主公以後得常常將他帶在身邊了,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戲誌才說道。
“誌才言之有理。子桓現在在我身邊倒是沒什麽擔心的,如今最為要緊之事還是徐州這邊,攻下任城隻是立於不敗之地的第一步,後續的事務還是要多多仰仗誌才為我出謀劃策了。”曹操笑著說道。
“主公放心,我戲誌才一定會竭盡全力完成主公的誌向的。”戲誌才正色道。
“陶謙那老匹夫是絕對不會避戰的,元讓已經帶著樂進和李典出發了,也不知道他們能否劫到糧草。”曹操躊躇地說道。
“彭城乃是易守難攻之地,陶謙一定會選擇在那裏集結大軍,而彭城的後援一定在下邳和東海,我們隻需把控住泗水下遊,陶謙就絕對沒有還手的機會。”戲誌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